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税务局充分利用新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智能+人工”24小时不打烊税企微信群等方式,全力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支持民营企业纾困解难,畅通税费优惠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再上台阶。
近日,三江侗族自治县税务局开展“税费优惠政策答疑会”以及“近期延续的优惠政策解析会”,及时解答纳税人缴费人提出的政策口径问题和办理操作问题,并由业务骨干现场辅导纳税人使用全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局,全力帮助纳税人缴费人懂政策、会操作。同时,采取“讲课+答疑”线上线下双辅导的形式,向纳税人提供税费服务,线上依托可视答疑平台、征纳互动平台、12366平台,网格服务群等“非接触式”办税渠道,能够做到诉求一分钟内回应;线下采取“纳税人学堂”“办不成事受理专窗”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税费辅导服务。2024年,三江纳税人发起人工服务需求,响应及时率98.64%,纳税人诉求解决率99.7%,“桂税e点通”征纳互动平台纳税人平均接入时长12秒,好评率达100%。
三江侗族自治县税务局积极开展减税降费政策“面对面”培训、“一对一”辅导,不断优化“政策找人”服务机制,帮助纳税人明晰政策口径和适用标准,确保政策宣传覆盖率100%,关注企业个性化需求,为企业提供契合企业需求的服务举措,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在了解到三江福鑫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正处于资金瓶颈之际,税务部门辅导纳税人依法申请了增值税留抵退税,在按规定按程序受理、审核、审批的前提下,将此次退税业务办快、办好,纳税人收到了退税款387.8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
三江侗族自治县税务局将持续推动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细,为民营企业提高更便捷、更舒适的纳税服务,以精准细致的政策辅导,让税惠春风为民营企业发展护航助力。(王红)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1月2日,工人们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南站社区的广西贵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加工生产光伏板,全力抓生产、赶订单、抢开局,奋力实现新年“开门红”。
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倾力优化营商环境,依托粤桂协作、国家移民管理局定点帮扶等资源优势,重点围绕“两茶一木”、现代林业、绿色高端家居等产业链,大力引进优质项目和龙头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力促侗乡的特色生态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带动易地搬迁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庞革平、龚普康摄影报道)
图为贵广高铁穿越恭城瑶乡柿子林。梁辉 摄
图为贵广高铁穿越三江侗寨。龚普康 摄
三江:“文化盛宴”美名扬
图为侗族琵琶歌。龚普康 摄
通讯员:龚普康
来源:中国新闻网
12月30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塘水村归大屯举行粤桂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揭牌仪式,当地群众以芦笙踩堂、多耶、百家宴等丰富形式,热烈庆祝家乡面貌焕然一新,激情抒发真帮实扶“山海情”。
据了解,该项目共投入粤桂协作资金481万元,建设内容为整屯人居环境提升、手工木楼、江川民宿、蘑菇小屋、研学电商基地打造、路灯、护栏等,惠及群众224户1080人,将进一步强化联农带农机制,有效融合农业产业、旅游资源和传统村落建设,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新农村,助推该屯打造成独具魅力的旅游康养胜地。塘水村归大屯位于八江镇西北部,距离三江县城36公里,2019年6月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该屯建筑风格独具特色,随处可见吊脚楼、鼓楼、戏台、凉亭、井亭、风雨桥等木构建筑;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有多耶、月也、讲款、侗歌、芦笙踩堂等非遗项目和纺纱、织布、染布、侗衣手工制作、木工、雕工等农耕文化;特色产业丰富多样,以茶叶、油茶、杉木、优质稻、食用菌等为主。
今年以来,广东吴川市、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携手聚焦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人才协作、社会协作等领域精准发力,扎实开展高水平、宽领域、深层次的帮扶合作,共同推动两地粤桂协作工作取得新成效、再上新台阶,为侗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全年共投入粤桂协作资金5752万元,实施乡村示范村点建设、产业发展、劳务协作、干部人才培训等项目12个,引导12家企业到三江实地考察,新增投资额3.48亿元,先后组团到北京、湛江、吴川等地开展文旅推介活动,持续办好三江油茶文化旅游节,帮销三江农特产品9608万元,动员吴川市各界力量向三江捐赠帮扶物资340余万元,发放“爱在侗乡·江川教育奖”奖金20余万元。
2024年12月30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塘水村归大屯举行粤桂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揭牌仪式,当地群众以芦笙踩堂、多耶、百家宴等丰富形式进行庆祝。
据了解,该项目共投入粤桂协作资金481万元,建设内容为整屯人居环境提升、手工木楼、江川民宿、蘑菇小屋、研学电商基地打造、路灯、护栏等,惠及群众224户1080人,将进一步强化联农带农机制,有效融合农业产业、旅游资源和传统村落建设,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新农村,助推该屯打造成独具魅力的旅游康养胜地。
塘水村归大屯位于八江镇西北部,距离三江县城36公里,2019年6月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该屯建筑风格独具特色,随处可见吊脚楼、鼓楼、戏台、凉亭、井亭、风雨桥等木构建筑。该屯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有多耶、月也、讲款、侗歌、芦笙踩堂等非遗项目和纺纱、织布、染布、侗衣手工制作、木工、雕工等农耕文化;特色产业丰富多样,以茶叶、油茶、杉木、优质稻、食用菌等为主。
今年以来,广东吴川市、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携手聚焦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人才协作、社会协作等领域精准发力,扎实开展高水平、宽领域、深层次的帮扶合作,共同推动两地粤桂协作工作取得新成效、再上新台阶,为侗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全年共投入粤桂协作资金5752万元,实施乡村示范村点建设、产业发展、劳务协作、干部人才培训等项目12个,引导12家企业到三江实地考察,新增投资额3.48亿元,先后组团到北京、广东湛江和吴川等地开展文旅推介活动,持续办好三江油茶文化旅游节,帮销三江农特产品9608万元,动员吴川市各界力量向三江捐赠帮扶物资340余万元,发放“爱在侗乡·江川教育奖”奖金20余万元。
通讯员:龚普康 梁秀明
来源:中国新闻网—广西
文旅融合是旅游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立足广西山清水秀的生态禀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殷切期望。新时代背景下,深化绿色文旅融合发展,体现了文化发现创造价值与旅游体验分享价值的有机结合。近年来,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发挥侗乡浓郁的民族风情、优越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等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文旅产业,积极打造区域特色文旅IP,释放出强大的旅游集聚效应。
打造区域特色文旅IP,必须立足三江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做好绿色文旅与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文章。
把协同发展作为关键。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着力激发山水活力、打造山水生态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两茶一木”“种稻养鱼”等生态产业,构建茶叶、油茶、杉木等中长期产业与种稻养鱼等短平快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为生态旅游奠定基础。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1.6万亩,年综合产值达86亿元;油茶林面积61.7万亩,年综合产值达20.59亿元。
把绿色作为鲜明底色。统筹抓好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7%,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大力推进“绿满八桂”等造林绿化工程,县城大侗寨尽显“城在山水森林中、山水森林在城中”的独特魅力。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7%,生态乡镇命名率达93.33%,并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
把“生态+”作为致富密码。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三江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景区开发等有机结合,积极发展生态康养新业态,全面构建集生态观光农业、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体系,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目前,全县共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自治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7个。
近年来,三江聚焦本土民族民俗文化,积极塑造文旅融合特色品牌,有力推动了区域文旅IP“出圈”。
探索建立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机制。出台《三江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五年规划》等文件,建成10个自治区级非遗基地,目前有国家级非遗5项。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广西三江站的人才优势,实施非遗人才培育工程,培养更多侗族刺绣、侗族农民画等非遗传承人才。开展文物回购及修缮保护,深入推进侗族木构建筑、侗族大歌、侗戏等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
不断健全茶文化挖掘推广机制。成立侗乡茶文化研究学会,建设茶文化博物馆,打响“侗茶”文化品牌。目前全县有茶叶加工主体490多家,其中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家。同时,推动茶文化与民族元素深度融合,将多耶、琵琶歌对唱、坐妹等侗乡特色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打油茶、唱油茶歌的“侗茶”文化,延展“侗茶”文化新内涵。
持续完善民俗节庆文化开发机制。出台《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百家宴保护条例》等文件,规范民俗节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定期举办侗族大歌、多耶、琵琶歌等相关赛事,提升广西三月三、百家宴等民俗节庆活动影响力。“侗族风情美·三江茶飘香”旅游自驾线路入选“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三江侗族多耶节获评中华体育文化优秀节庆项目,三江上榜“2024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名单。
通过聚焦市场需求,三江不断强化地方特色文旅IP运营,盘活民族民俗文化,有力提升了县域文旅产业的竞争力。
加大宣传推介,提升文旅品牌知名度。2024年5月,在北京成功举办“百里侗乡美如画 我把三江带回家”文化旅游推介会,吸引80余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9月,奥运冠军张雨霏走进月也侗寨景区和程阳八寨景区,借助明星效应,三江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得到有效提升。2024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
强化科技赋能,培育文旅联动新动能。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全域旅游智慧化。引进北京华烁之星文化科技公司,打造侗族虚拟数字人“江小媚”,使其成为三江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与腾讯游戏“天涯明月刀”联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结合,形成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数字IP,持续激发三江文旅市场新活力。
盘活传统文化,激活破圈发展源动力。承办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暨“春到万家”群众文化主会场活动,189.64万的全网互动声量、20.51亿的传播量,有力助推三江“侗寨百家宴 欢乐中国年”品牌火热“出圈”,实现春节期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双激增。以中国老教授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三江召开为契机,让全国各地老教授领略三江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侗族民俗风情,借助其影响力,有力带动三江文旅“出圈”。
作者:贺莹(系中共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员会书记)
来源:当代广西网
赛芦笙。龚普康 摄
吹芦笙。龚普康 摄
通讯员:龚普康 刘振中
来源:广西云
三江:“冬闲田”变“增收田”
2024年12月27日,正值冬种关键时期,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寨塘村河寨屯生态小土豆种植基地里,当地群众正忙着翻犁、开沟、起垄、放肥、丢种、盖土,一派繁忙的冬种景象。
近年来,该乡立足本地资源、产业基础及区位优势,通过“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模式,大力推广“优质稻+小土豆”轮作模式,有效解决土地季节性闲置问题,让“冬闲田”变“增收田”。目前,全乡共种植小土豆400余亩,年产量近9.2万公斤,年产值达65万元。(龙佳倩 吴全红 摄影报道)
来源:《广西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