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18:零碳建筑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一 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9月23日,14:00-17:30
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内环路中央公园1号)
二 特别策划
中国建筑学会零能耗建筑学术委员会
01
特邀嘉宾
徐 伟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中国建筑学会零能耗建筑学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
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
推进低碳、近零碳、零碳建筑纳入《关于完整转却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国家重大政策部署,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是落实住建领域双碳工作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2023年7月《标准》已公开征求意见。报告涵盖《标准》的编制背景、基本情况、主要技术原则、零碳建筑定义构架与碳排放分级控制指标体系、标准重点条文及当前进展等内容,并对《标准》推广应用、示范工程征集、实施效果追踪等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介绍,未来将通过科技示范工程进行技术合理性验证,通过科技示范推动成果转化。
张寅平
清华大学教授
中国建筑学会零能耗建筑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以超低能耗建筑为导向的建筑非线性热过程理论
低碳节能建筑营造,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双碳目标”战略的重要内容。传统建筑热过程理论基于线性过程和还原论学术思路,对各局部隔离分析后通过叠加原理获得整体性能,不能分析具有强非线性特征的建筑气候响应过程,建筑节能低碳水平无法大幅提升。项目组在国家科技部和基金委系列项目资助下,历时10余年,以系统论认知为学术思路,以变热物性和非线性热过程为着力点,探讨构建建筑热学新分支理论-建筑非线性热过程理论,旨在开辟低碳节能建筑营造新途径。具体研究进展如下:(1) 提出了节能低碳建筑围护结构“理想热物性”概念及其泛函反问题-变分求解法,发现“理想比热容”和“理论导热系数”分别近似为δ和方波函数,揭示了低碳节能原理; (2) 建立了以“理想热物性”为指导的变热物性相变材料制备方法,揭示了其导热系数构效关系,为节能低碳建筑提供了变热物性材料制备和热性能调控基础; (3)提出了系列变热物性建筑围护结构形式,建立了变热物性建筑热设计方法,比传统常热物性建筑节能减排30%-50%。
宋德萱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中国建筑学会零能耗建筑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南方住区的零碳途径
我国南方大量的住区改造需求呈紧迫性、高质量、低碳化趋势,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重大问题,零碳住区在解决人居空间环境质量提升同时,以探索碳缓流、碳节流和碳补偿的三个主导因素为技术路径,在充分尊重南方地域气候与行为特征的前提下,研究南方住区的零碳理论、技术途径和评价方法,实现住区的绿色节能零碳目标。
杨建荣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上海高性能建筑的发展挑战与几点思考
王登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中国建筑学会零能耗建筑学术委员会理事
青藏高原零碳太阳能建筑实施路径与挑战
青藏高原是以太阳能为支撑实现零碳建筑发展的最佳地之一。高原零碳建筑应按照严寒和寒冷区,集中式、单栋建筑和乡村农牧区分散住宅等不同场景条件进行分类实施。重点讲述零碳建筑产用能“双向约束”的技术集成优化匹配思路,以及不同场景下适宜的零碳建筑技术实施路径。分析零碳建筑面临的产品关、设计关、运维关三大挑战。
崔国游
五方建筑科技集团董事长
零碳建筑和零碳用能
如何响应国家双碳重大战略部署,在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基础上,积极推动零碳建筑和零碳产业园区项目落地推广,并不断丰富技术体系,进行关键材料装备研发和市场化,加强“光储直柔”研究及应用,实现可再生能源的优化配置与就地消纳,实现和电网的柔性互联,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报告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02
主持嘉宾
张时聪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主任
中国建筑学会零能耗建筑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三论坛报名
中国建筑学会零能耗建筑学术委员会是我国第一个聚焦研究零能耗建筑的学术性团体,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28家单位成立于2017年11月21日。其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号召相关科研设计机构、高等院校、先锋企业,积极跟进研究全球零能耗建筑的最新发展,结合我国气候分区、建筑类型、能源结构、室内环境要求和居住工作习惯等特点,探索研究建筑物迈向零能耗的技术路径;基本职责是:促进学术和实践的交流、提供交流平台、协助制定相关标准及规范。
联络、合作、入会
专职秘书:汪佳丽
微信:CPBA20141209
电话:18210431879
邮箱:wangjiali65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