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对越反击战中壮烈牺牲,母亲没路费去扫墓,等了20年终于抚摸到儿子的墓碑

文摘   2025-01-28 10:13   安徽  
1984年的4月28日时,我军战士赵占英在“对越反击战”中遭越军炮火击中,当场倒地、壮烈牺牲。赵占英去世后,其年迈的母亲因家贫没有路费,故多年无法前去扫墓。直到等了20年后,她终于凑齐路费前去墓园,至此才抚摸到儿子的墓碑。

赵占英烈士出生于云南崇明县,虽然家里非常穷苦,却自小有着保家卫国的热血志气。于1982年时,年仅19岁的他毅然参军入伍,之后在部队进行极为严格的刻苦训练。
2年后,赵占英跟随部队前往“中越对峙”的前线战斗。此时的中越交界地者阴山、老山战火纷飞不断,为了尽快歼灭敌人,我军在1984年的4月28日时开始展开绝地反击战。
那时候我军部队调集来一千多门大炮对着者阴山、老山一带开火轰炸,而越军也立即展开反击。在此次大战中,坚守在前线的我军战士赵占英被越军炮弹击中,大腿被炮弹炸飞,后来壮烈牺牲在炮火连天的烟火海之中。
赵占英牺牲在战场后,我军将他的遗骸安葬到文山州麻粟坡附近的烈士陵园,并追认他为烈士。1984年赵占英入土安葬时,他的母亲一路痛哭着前去为儿子送葬。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伤痛,又有谁能懂?
这是赵占英的母亲最后一次见儿子,自此以后整整20年都没有去过。这并不是她不思念儿子,而是因为她没有路费前去。老人家住在崇明县一带,此地距其儿子的墓地文山州有四百公里的路程。在此期间,她为了去给儿子扫墓,曾多次请求乡里帮助,不过仍旧无法前去。

一直等到20年后,当地为烈士家属们发了一些祭奠费。所以在2004年时,老人家终于有路费前去文山州的麻粟坡烈士陵园为儿子扫墓。
一晃20年,年迈的赵母几乎眼睛都已经看不见。她踉踉跄跄、悲悲戚戚地一路摸索,最终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了儿子赵占英的坟墓。
那天的风格外温柔,如同儿子赵占英用双手在拥抱“迟来”了整整20年的母亲。赵母泪如雨下地看着儿子的坟墓,然后俯下身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墓碑,最终忍不住放声大哭了起来。
根据当地陵园工作人员讲述,那时候一共有957位烈士安葬在此地。但是,其中有30多位烈士的坟墓,多年以来却无任何家属祭拜。
更令人难过的是,很多烈士家属在好不容易凑齐路费前去扫墓,回去时又没有路费返程。其实,向赵母那样情况的烈士家属,现实生活中很多。
后来随着生活条件改变,赵母在2006年、2008年都去烈士陵园祭拜过儿子。每次前去,她都给儿子带去各种祭品,例如电话、手机、彩电。她说儿子赵占英在世时从来没有享受过现代化的生活,作为母亲非常心酸,因此希望用这样的祭奠方式弥补一些遗憾。

2008年时,赵母已时年过八旬的高龄。因为身体病重缘故,此后已经很难有机会前去给儿子扫墓。于2018年的3月2日时,90岁高龄的赵母在家中年老离世。今日除夕夜,万家灯火团圆时,吾辈永远缅怀先烈英雄们!

历史书城
专注历史百态,撰写千秋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