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过六旬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一年后官至上海市长,儿子当上中将
文摘
2025-02-01 13:43
安徽
1985年的时候,根据中央指示、调令,上海即刻取消“第一书记”的职务。很快,不少老干部主动申请退出领导的岗位。而当年在上海担任市委书记的汪道涵,他在退出领导岗位后却又被任命为上海市政府顾问。如此特殊经历,他身上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呢?![]()
汪道涵出生于1915年的安徽嘉山县,少时家庭条件优渥、父母开明,因此从小开始接受良好的文化、思想等等方面启蒙教育。少年时期的他在南京中心就读,勤奋上进、成绩出色,深受老师的欣赏、称赞。1932年的时候,成绩名列前茅的汪道涵考进上海的交通大学。那个时代的大学生不多,而名校毕业的他更是极其难得的高知文化分子。随着读书面、见识等等增广,汪道涵的思想亦是逐渐发生巨大变化,之后积极关心、致力于祖国的前途命运。那时候他十分渴望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此后开始广泛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1933年的时候,汪道涵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离开大学回到家乡,为我党宣传革命思想、以及为革命战斗积蓄力量。1937年的时候,成绩优异的汪道涵考上光华大学,然而后来爆发了全面抗日战争,热血爱国的他立即放弃学业,毅然投身到抗日救亡的大运动中。1938年的时候,他开始报名加入新四军,之后在第四支队负责战地服务方面的事宜。在令人耸闻的“皖南事变”爆发后,汪道涵仍旧坚持在淮南一带工作。![]()
不管时局、环境如何危险,汪道涵却从未对革命丧失斗志,心中更为坚定与反动派、以及敌人斗争到底,一直到他亲眼看到抗日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解放战争时期,组织派他到苏皖边区、以及山东地区等地战斗,主要从事财政和军工方面。汪道涵做事严谨认真、且极其睿智,当年为我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后勤支持。山东解放后,组织安排他随军南下。在杭州解放时,他被调任到浙江任职,此后竭力为党、为人民稳定市场物价。与此同时,他还要想方设法地抑制通货膨胀,以此保证、巩固我党的新生政权的立足。1952年之后,汪道涵被升任为第一机械工业部,担任副部长一职,此后为新中国建设亦是做出重大贡献。但是在特殊年间,他也遭受了巨大冲击。然而他一直坚持刚正不屈,最终在1978年被平反。恢复工作后,汪道涵被任命为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1980年时,已经年过六旬的他担任上海书记、以及代市长、副市长等等职务。一年后,他正式官至上海市长,在任期间为积极推动上海改革开放、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等方面做出重大功劳。![]()
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因病重在上海去世。令人值得一提的是,其儿子汪致远在他的严格教导下亦是极其优秀,在2001年的时候当上中将,乃我军部队里的优秀人才。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