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刻在中国人DNA里的仪式感。贴春联、齐守岁、吃年夜饭、分压岁钱……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当然也少不了——剪纸。
在上城区采荷街道青荷苑社区,就藏着一位剪纸高手——来自山东菏泽的居民葛秀英。在乙巳新春来临之际,她特意准备了百蛇贺岁剪纸庆祝。
彩纸如霞,绘就蛇年绮梦。百余条形态各异的“蛇”跃然纸上,它们或灵动俏皮,或威严庄重,每一条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巧妙地结合牡丹、柿子、蝙蝠、喜鹊、梅花、铜钱、寿桃、蝴蝶、兔子等传统吉祥元素,寄寓了福寿双全、事事如意、财源滚滚等美好愿景。
“说是百蛇,其实远不止这个数。”穿着牡丹绣花衣裳、操着一口山东方言,74岁的葛秀英一手创作出了这些精美的剪纸作品。
葛秀英
葛秀英在家乡是一位声名远扬的剪纸艺术大师。2010年,小孙女的出生让她来到杭州定居。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葛秀英的荣誉数不胜数。她的剪纸作品在国内外众多赛事中屡获佳绩,曾在北京、山东、河南、江苏等地举办展览。
“我从小喜欢剪纸,不到10岁就跟着母亲剪绣花样。”葛秀英说,菏泽是剪纸之乡,她母亲是乡里的“剪花娘子”,“每到春节剪窗花或者谁家娶亲嫁女的喜事,需要绣花帽、绣花鞋的花样,都会来找母亲。她在桌上剪,我就在一旁跟着学。”
坚持剪纸60多年,葛秀英的手艺愈发炉火纯青。她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将剪纸与书画艺术相结合,开创了多彩套色剪纸,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一系列百蛇图,我提前半年就开始构图了。很多人对蛇存在刻板印象,觉得害怕,所以我设计时特意把传统剪纸与动漫风格相结合,剪成蛇宝宝形象,或者给蛇戴上官帽,增添趣味与亲和感。”葛秀英还寄寓了许多美好祝福,比如“蛇盘兔代代富”“蛇戏金蟾钱花不完”。
葛秀英设计的蛇剪纸形象
一张废报纸、草稿纸,甚至是烟卷盒,统统都能成为她的创作工具。“我走到哪里就剪到哪里,剪刀、红纸都随身带着。”葛秀英笑着说,在创作的过程中,她简直看什么都像蛇,“看天上的云彩像蛇,看地上的万物像蛇,有时候洗个澡看到水龙头也觉得像蛇……只要灵感闪现,我就立马先把图案画到纸上,随后再精心雕琢、细细加工。”
除了对生肖题材的深入挖掘,葛秀英还善于从生活的细微之处捕捉灵感。她将足迹所至的景点融入剪纸艺术,让城市建筑在剪纸中焕发出别样生机。
葛秀英的建筑系列剪纸
在葛秀英的剪刀下,杭州东站的宏伟、市民中心的庄重,还有被誉为“日月同辉”的杭州大剧院与杭州洲际酒店的独特造型,都被生动地呈现出来。这些与杭州人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建筑,在她的艺术加工下,成为了剪纸艺术中别具一格的存在,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她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热爱与细致的观察。
资料丨采荷街道 杭州新闻
编辑 | 王慧
一审 | 刘佳欣
二审 | 王灵
终审 | 吕啸
你的每个“点赞”和“在看”小尚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