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情形及防范措施(下)

文摘   2024-11-20 15:59   江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运输事故形式及防范措施

煤矿企业在生产和运输煤炭资源时,机电运输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提高煤炭生产效率的前提,机电运输贯穿于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不能忽视。在一些大型煤矿企业中,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不在少数,机电运输事故一旦发生,轻则制约煤矿企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重则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因此,必须加强对煤矿机电运输的管理,加强对机电运输事故的防范。

1.加强设备维护

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提升运输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2.严格操作规程

煤矿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对提升运输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备足够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杜绝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事故的发生。

3.加强安全管理

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行人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做到“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加强对提升运输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监督,建立安全记录档案,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确保安全管理的到位。

4.多元化防范

针对地下环境因素可能引起的事故,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地质勘探和矿井通风系统的建设,定期对矿井内部的气体进行监测,防范地下水灾等灾害的发生。

5.引进先进技术

煤矿企业应当引进并采用先进的提升运输设备技术,提高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率。



顶板事故隐患及防范措施

煤层顶板由伪顶、直接顶和老顶构成。顶板分为坚硬难冒顶板、破碎顶板和复合型顶板。坚硬难冒顶板是指直接顶岩层比较完整、坚硬(固),回柱后不能立即垮落的顶板。一般为砂岩、砾岩和石灰岩。破碎顶板指的是岩层的强度低、节理裂隙十分发育、整体性差,自稳能力低,并在工作面控顶区范围内维护困难的顶板。顶板事故是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事故,要注意防范。

当出现以下一种或几种征兆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顶板、支架发出响声;顶板掉渣;煤壁片帮;顶板出现裂缝;顶板脱层;直接顶漏顶等。

顶板事故防范措施有:

1.巷道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以抗衡围岩的压力。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支架选型时,尽可能采用有初撑力的支架;特别注意顶与帮的背严背实问题,杜绝支架与围岩间的空顶与空帮现象。

3.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岩层的认识,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知识(特别是对顶板安全管理技术的培训、考核。

4.不断地根据开采煤层的实际情况以及生产条件来对采煤的技术以及工艺进行更新,从而降低顶板事故发生的几率。

5.在易发生推垮型冒顶的巷道中要提高巷道支架的稳定性,可以在巷道的支架之间用拉撑件连接固定,增加架棚的稳定性以防推倒。倾斜巷道中支架被推倒的可能性更大,其支架间拉撑件的强度、密度要适当加大。



电气事故隐患及防范措施

矿山生产系统大量使用电气设备,存在电气事故隐患。充油型互感器、电力电容器长时间过负荷运行,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内部绝缘损坏,如果保护监测装置失效,将会造成火灾、电击;另外,配电线路、开关、熔断器、插销座、电热设备、照明器具、电动机等均有可能引起电伤害。防范措施如下:

1.保证电气绝缘

保持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基本要素。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线路,对绝缘工具进行绝缘检测和校验,确保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2.保持安全距离

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人体、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距离。通常,在配电线路和变、配电装置附近工作时,应考虑线路安全距离,变、配电装置安全距离,检修安全距离和操作安全距离等。

3.确保安全载流量

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允许持续通过导体内部的电流量。持续通过导体的电流如果超过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发热将超过允许值,导致绝缘损坏,甚至引起漏电和发生火灾。因此,根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确定导体截面和选择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4.设立安全标志

明显、准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因素。标志一般有颜色标志、标示牌标志和型号标志等。颜色标志表示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标示牌标志一般作为危险场所的标志;型号标志作为设备特殊结构的标志。



煤尘危害及防治措施

煤尘是井下职工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煤尘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病危害‌:长期吸入煤尘会导致尘肺病,包括矽肺病、煤肺病和煤矽肺病等。这些疾病会对矿工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2.‌爆炸风险‌:煤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发爆炸,这会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直接威胁。煤尘的爆炸浓度范围一般在30~50g/m³到1000~2000g/m³之间,爆炸力最强的浓度范围是300~500g/m³‌。

3.‌降低能见度‌:高浓度的煤尘会降低井下作业现场的能见度,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防治煤尘的措施主要有:湿式打眼、通风控制、使用水炮泥、喷雾洒水、冲洗巷帮、个体防护(戴防尘口罩)等综合防尘措施。

通过综合防尘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悬浮煤尘浓度,将其降低至爆炸下限之下,以免发生煤尘爆炸事故。职工在井下工作时要严格执行防治粉尘的有关措施,同时要爱护各种防尘设施、设备,不可随意拆卸、损坏。按要求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保证员工自身安全与健康,也是保证煤矿稳定运行的基础。




END






灾害综合防治

本文作者:李恒(中国矿业大学李爽教授团队)

本文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处




中国矿大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
专注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最新思想和方法研究,服务国家与地方政府安全监管、应急管理政策法规智库和宣传,构建学术研究交流平台,推介前沿研究成果,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全面安全应急管理解决方案。 电话: 0516-85030683 1865226883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