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天引领电商重回「良币」时代

体娱   2024-11-15 20:45   中国  

从低质量价格内卷到价值竞争,电商的新周期来了。

















文 | 佘宗明




在著作《周期》中,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曾说:趋势会给周期运行方向创造反转的理由。


现实就印证了这点:拿连着多方痛点的内卷现象来说,内卷看似是个死结,但集结在「天下苦内卷久矣」里的反内卷情绪,已经就「内卷何时是个头」问题给出了答案。


今年双11呈现的新气象——过去几年盛行的「最低价、仅退款、大乱斗」退场,营商环境改善、互联互通加速成关键词,就是最好的注脚。


在高强度内卷带来了「卷低价,是死路;不卷低价,没活路」惨烈局面的背景下,难免会有人心生疑窦:不卷「最低价」,真的能行吗?


刚过去的双11,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数据显示,告别了低层次价格血战的双11,「意外」地收获了超预期增长。众多品牌商家与中小商家迎来的销售额提升,都表明了一点:从低质量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可以换来电商行业的健康稳健增长。


阿里巴巴集团1115日发布的2025财年Q2财报中就提到,今年双11期间,淘宝天猫GMV实现强劲增长,买家数量创历史新高。


11的拐点,对应的是电商的新周期:双11向来具有消费风向标意义,今年双11走到从价格内卷到价值竞争的分水岭,是电商生态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标志性节点,也是电商行业重归发展正轨的重要信号。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电商迈入「重回价值竞争」新周期的伏线,在今年8月阿里打响「反内卷」第一枪时就埋下了。



01 

「价值竞争」四个字听起来抽象,但「价值」的指向其实不外乎三点:好货,好价,好服务。


过去20多年里,中国电商的进化史,就是一部价值竞争向上、电商生态向好的发展史。


平台,比产品和服务,竞相发力基础设施和电商生态建设;商家,比增能和提效,持续用供给侧升级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消费者,为品质和好价买单,反向助推推动平台和商家提质创新。


依托中国蓬勃兴起的消费市场,凭借双11消费洪峰对商流、物流、资金流等设施的带动,中国电商行业迅猛发展,跑在了全球最前列。


但近几年,电商行业似乎陷入了「卷字诀」的围困当中。「消费左移」成了高频词,价格内卷愈演愈烈。谈白牌的多了,谈品牌的少了;谈价格力的多了,谈产品力的少了。伴随而至的,还有「卷低价是不是电商发展史上的一段弯路」的讨论。


低价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低价成为「劣币驱逐良币」逆淘汰格局中「劣币」的诱因。


当有效配置资源的价格机制被扭曲的竞争模式截断,为低价而比价的情况就出现了,「仅退款」被滥用的问题就丛生了。随之而来的是畸形的习惯性破价乱象频现,羊毛党算计商家情形多发。有商家就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不停比价钝刀割肉,恰似钱货两失看不到头。」


持续了近两年的价格战表明,无限低价内卷就是恶性竞争的「召唤符」。优质商家进退失据,无数商家以价换量,却换来了亏损;消费者看似享受到了低价红利,但价值规律在商品服务质量上的体现「虽迟但到」;平台口碑与忠诚度下降,GMV也受到拖累;制造业和服务业创新动能受阻,升级动力受挫……


到头来,卷卷不休,换得的只有延迟低质产能的出清时间,代价则是电商生态的滑坡。


当商家被拖进内卷泥沼,连白牌也被低价魔咒裹挟,当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被「对韭当割」挫伤,提振消费的步伐也因此受阻,趋势朝着「反者道之动」的方向演进,只是必然。


按照朱格拉周期,周期切换往往以8-10年为期,今年是双11的第16个年头,电商行业孕育出新趋势,并非偶然。


02  

周期是「势」。势不是平地起高楼,造势顺势借势,势需要「造」。


如果说,电商行业旧的「势」是价格内卷导致的囚徒困境、恶性竞争、多输格局,那创造新的「势」就需要跳出原有的「以制造卷的方式破解卷的问题」死路,找到新纳什均衡点。


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新阶段对消费者与商家权益再平衡,将二者关系导向可持续的互利共赢生态;对盲目追求「最低价」的竞争路径进行纠偏,将行业竞争导入良性竞争轨道。


这就需要,撕掉导向无序经营的「错题本」,在遵循市场与行业规律的基础上对电商发展逻辑进行重置,实现电商行业竞争「最优策略」的改进。


借用@降噪NoNoise的话说,这场关乎转向的纠偏,不只是要单点反思,更是个持续升级的系统工程。


率先找到破局切口的,就是阿里。它的破局思路,正是消费者体验提升投入和商家生态建设投入并举,坚持「用户为先」也助力商家确定性增长。


「用户为先」的两大体现是:增强「好商品、好价格、好服务」供给;引领平台间「互联互通」。这次天猫双11,就是史上券最多最大的一届:官方立减85折或跨店满减30050」,叠加额外投入了300亿消费券及红包,还有家电「以旧换新」国家补贴首次与双11优惠叠加使用,就为用户带来了大量「好货低价」。


率先推动平台间拆墙破壁,为淘系消费者新增支付渠道,并提供更多元的物流服务选择,匹配淘系丰富的供给基础和优质的服务能力,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样化便捷化的选择。


「用户优先」才能得到更多用户的更多支持。阿里2025财年Q2财报显示,今年7-9月,淘天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驱动线上GMV增长,88VIP会员数持续双位数增长至4600万。


助力商家发展,则反映在优化营商环境和为商家减负上。今年8月以来,淘宝在推出店铺体验分的基础上,松绑「仅退款」、升级运费险。双11前又宣布推出「百亿减免」,出台退货宝服务、极速回款、大促免佣等政策。自然流量调配、降低售后成本等多措并举之下,商家成本降低了,运营效率提升了。


11是电商行业结构性调整的集中展现时机。今年双11,很明显的变化是:相比往年各平台商家对「全网最低价」的执迷、狂卷与血拼,平台竞争呈现封闭、无序、混乱的局面,今年它们更加注重生态构建、品质提升、服务升级。



03 

反价格内卷这条路能否长远,需要「正反馈」的助攻。只有跑通了从反内卷到真共赢的链路,才能凝聚起齐头并进的行业共识。


今年双11就是变革效果的最直观验证场。从结果看,事情并没有朝着「不卷就是等死」的剧情设定演进,而是出现良性循环的势头。


今年双11期间,阿里GMV强劲增长,淘天月活跃买家创历史新高,589个品牌成交破亿,同比去年增长46.4%,刷新历史记录;88VIP会员保持双位数增长;成交量破亿直播间也创纪录地达到119个。


▲今年双11,全网销售额取得了超预期增长。


确定性增长只是结果,更深层次的变化是,今年双11成了有史以来营商环境最好的一届双11,是用户将好货低价期待变得寻常化的一届双11,也是实现了各平台互联互通的一届双11。这些新场景,释放的价值远不止于双11


商家需要高质量、有利润、可持续的生意增长,这需要平台让利措施与合理规则机制来保障。阿里以松绑仅退款、升级运费险、重塑价格带竞争力来治理困扰行业的「三大顽疾」,用减负增效改善商家经营生态,就是靶向发力。


数据可堪佐证:今年以来,淘宝新开店铺累计超过600万家,9月入驻的天猫新品牌数量环比大涨239%9月推出的「退货宝」已服务100万商家,将退货物流成本降低了23%。「全站推广」的商家渗透率也在稳步提升。



04  

投资家杰西·利弗莫尔说:「只要追求的目标恰如其分,这一切就会朝你走来,回报你的正确性。」


以卷克卷最终越来越卷,不是电商行业的终局,推动提升用户体验、保障商家利益与实现平台健康可持续增长形成循环飞轮,带动多方共赢,才是中国电商行业需要的。


现在看,今年双11就是个拐点,也是个新开始。


眼下,越来越多平台就在重构发展逻辑:引领了双11重回价值竞争的阿里就明确,未来还将通过增加退货凭证覆盖、升级多款售后工具、关闭全额仅退款评价入口等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京东强调「又好又便宜」,拼多多此前的高管对外讲话中强调「健康、可持续的平台生态」「生态建设」……都是有的放矢。


一切都昭示着:中国电商,正进入「重回价值竞争」的新周期。新周期对应的是新竞争模式、新发展空间、新增长机遇。


要而言之,在淘天的带领下,中国电商行业新的一幕正在拉开:电商行业迈过拐点后,路牌指向的前方,写着四个字——「良币」时代。





✎作者 | 佘宗明

✎运营 | 李玩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转载须经许可
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号:rabgogo88
或手机号:18810070968

 往期精彩回顾


李子柒,该感谢东北雨姐的「曲线助攻」


 ©

敬请关注






数字力场
抵抗熵增,打捞有趣。用长在你痒点上的文字,去写这个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