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__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文 | 佘宗明
01
卓别林说过:世界就像是个巨大的马戏团。
在《我的前半生》里,亦舒援引了这句话,还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班主名叫生活,拿着皮鞭站在咱们背后使劲地抽打,逼咱们跳火圈、上刀山,你敢不去吗?皮鞭子响了,狠着劲咬紧牙关,也就上了。」
马戏团里,总是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很显然,四处洋溢的乐观向上氛围,不属于那些被抽打的牛马。
台上跳火圈的跟台下看戏的,悲欢并不相通。
将场景嫁接到现实中,很多人的钦定角色都是当代午马。
只不过,在某些瞬间,现实也会带他们在台上和台下之间横跳,让他们产生物种跃迁的幻觉。
02
这几天,无疑是众多A股股民的扬眉吐气时刻。
过去几年,很多股民的日子不好过,被「2023年度全球资本市场垫底表现」撞着面门的他们,几乎是活在余华那本书的书名里。
就舆论处境而言,唯一可跟A股股民媲迹的,大概就是国足球迷了。
谁见着他们,都恨不得拿嘲笑声当饺子皮,把他们当馅,端出一盘韭菜馅饺子来。
被「对韭当割」之类的梗封印的他们,多少有些抬不起头。
《喜剧之王单口季》里,女脱口秀演员小海就把老公全职炒股当成了梗:「家里不能一个人全职炒股,另一个人全职讲脱口秀,因为两个人都是搞笑。」
可以脑补这副景象——
国足球迷(把板砖拍在脑门上):谁能比我惨?
一堆股民(躺在ICU里吊着一口气):我……
眼看着「凄凄惨惨戚戚」的场面就要无限流下去,结果,风来了。
A股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三千点。
几天前,「2800点保卫战」的前线还在失守。
但现在画风一变,三个月失守的城池三天收回,堪称最强A股回暖速度。
飘红之势也将它跟缅北从量子纠缠状态分开来。
这下乐的,是从ICU转速转场到KTV的股民们。
被「央妈再爱我一次」击中嗨点的他们,边吃着过年才能吃上一顿的饺子,边捡起渣渣辉的台词:
「三年了,你知道这三年我是怎么过的吗?」
03
A股如此多娇,引无数股民竞折腰。
打开朋友圈,乍一看,还以为是穿越到大年三十了。
一夜之间,很多人梦回敢笑巴菲特眼光不太行的日子。
以往许多嚷着「黄赌毒股」的人,都像是吞下了回春丹:扶我起来,我还能加仓。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人张口就是一个「据彭博爆料」、「据高盛预测」,再张口又是一个「史诗级大反攻」「牛回,速归」。
▲到处都是「彭博曝」。
「这不是开始的结束,而是结束的开始」,在他们嘴里,被转译成「5000点畅想曲」:3000点已经来了,4000点和5000点还会远吗?
反正,这波股市上行催化剂量大管饱。
在历史性时刻,段子手也没闲着:
「原定十一要结的婚不结了,要回了彩礼钱,就是一个字——干!」
我都为很多荐股师想好了台词:十年前你错过楼市,五年前你错过英伟达,今天你还要错过这一波?
这时候,谁若来上一句「政策效应会递减」「提振资本市场,关键还是得回到企业的基本面提升上」,都会显得晦气。
行情不好的时候,脑子里都是悲观情绪打的结。
行情好转的时候,似乎「月有阴晴圆缺」的「阴」和「缺」都不存在了。谁嚷嚷什么「结构性问题」、「长效性机制」,都可能被视作乌鸦嘴。
这已不是什么罕见情形。
《三体》里,叶文洁向外发出信号,收到外星球和平主义者的回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到了许多股民这,回应变成了:不要在意那些「粗」节。
04
其实也很正常。原本生活开启的是「问题连着问题」的荒诞剧模式,主题曲背景乐都很丧,不曾想,突然一下,剧情陡转,切入小确幸节奏,幻想着能「接着奏乐接着舞」,不算过分。
老是被割肉还总是吃不上肉的股民,好不容易被打上一大管鸡血,至少也能拿一盆血旺解馋不是?
事实上,对每个躺平仍被「资产缩水」的飞镖击中的人而言,这轮大招确实都是及时雨。
▲这张图在网上热传。
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降首付比例、创设新工具支持A股……利好政策从挤牙膏到「N箭齐发」,对大众信心的提振就摆在那。
正如陈白老师所说,A股如今几乎成了社会情绪的镜子,并与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预期产生了共振,以至于形成了沉默的螺旋——对未来信心的不足,反过来又作用于市场,影响经济回暖的进程。
在此背景下,多重积极政策叠加带来的利好正向回路,不啻为冲散市场消极情绪的鼓风机。
就稳股市来说,一记「给大股东低息贷款去回购增持」,就秒杀很多画饼式口号。
这也表明,提振信心,不能隔靴挠痒,就该点到要害。
现在看,K线图已经为连环招的效果投票。
值得注意的是,久旱之后的人工降雨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涵养良好生态,避免气候失调。
涸土降甘霖诚可贵,持续改善水土价更高。
这里的水土,连着是那些深层次因素。
比如,切实「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
在这方面,但愿跟江湖的「念念不忘」呼应的,是庙堂的「必有回响」。
05
无论如何,A股反弹是好事——信心比黄金重要,这点是铁律。
只是,在「黑天鹅满天飞,灰犀牛遍地跑」的背景下,在看到大阳线牵着的那只「牛」时,也要看到灰犀牛还没完全退场。
有信心跟不盲目,不该互斥。
马戏团里,会上演让人捧腹的时刻。精彩与否,尽在人手。
但别忘了,卓别林在「世界像是个巨大的马戏团」后面接着说了——
「它让你兴奋,却让我惶恐。因为我知道散场后永远是有限温存,无限心酸。」
✎作者 | 佘宗明
往期精彩回顾
©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