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北大曹云龙团队最新Nature诞生!曹雪涛院士之子,90后博导,4年5篇Nature,科研锋芒势不可挡!

文摘   2024-11-16 10:23   上海  


哈佛大学博士,90后北大博导,国家优青
入选《Nature》杂志2022年度十大人物(Nature's 10)
2024 年获得科学探索奖
如此优秀的履历,他就是曹云龙教授!当然他还有一个身份:曹雪涛院士之子,谢晓亮院士的学生。
虎父无犬子,曹云龙教授先后攻读了物理学、化学学位,博士期间转向了单细胞组学,新冠疫情爆发促使他果断将研究重心转向新冠病毒的免疫应答机制,4年发了5篇Nature。
就在昨天,曹云龙教授团队今年的首篇Nature诞生!发表了《Evolving antibody response to SARS-CoV-2 antigenic shift from XBB to JN.1》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新冠病毒流行谱系转变下的抗体免疫响应演化。
研究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取代XBB的BA.2.86/JN.1谱系的出现,其继续传播和进化迅速,超过了以前流行的XBB亚变体,使得重新评估疫苗组成成为必要。
研究结果
该研究全面分析了人类接触 XBB 和 JN.1 后的体液免疫反应。首先证明了在SARS-CoV-2免疫个体中XBB和JN.1系的抗原独特性,JN.1感染可引起对其亚变体的超强血浆中和。强调了 KP.3 强大的免疫逃避和受体结合能力,这支持了其可预见的流行性。对 BCR 基因库的广泛分析分离出了约 2000 种 RBD 特异性抗体,并通过深度突变扫描(DMS)确定了它们的靶标表位,从而强调了 JN.1 引发的记忆 B 细胞的优越性。源自 IGHV3-53/3-66 的 1 类中和抗体(NAbs)是针对 JN.1 的野生型反应性 NAbs 的主要成分。然而,KP.2 和 KP.3 可规避大量亚群,甚至是那些由 JN.1 诱导的亚群,因此需要对 KP.2/KP.3 进行增强更新。JN.1诱导的奥密克戎特异性抗体也表现出跨奥密克戎的高效力。这些 NAbs 的逃逸热点已经发生突变,导致更高的免疫屏障,考虑到逃逸的 NAbs 可能会恢复。此外,IGHV3-53/3-66 衍生抗体的普遍存在及其与所有奥密克戎特异性 NAbs 竞争的能力表明,它们对奥密克戎特异性naïve B 细胞的活化起着抑制作用,这可能解释了接种 mRNA 疫苗的个体存在严重免疫印记的原因。这些发现描述了对从XBB到JN.1的Omicron抗原转变的进化抗体反应,并强调了开发JN.1谱系,尤其是基于KP.2/KP.3的疫苗加强剂的重要性。
图1:新出现的 JN.1 亚变体的抗原性和受体结合力
图2:XBB 和 JN.1 系在人类中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比较
图3:XBB/JN.1诱导的 mAbs 的详细表征
图4:原始株交叉结合抗体对中和活性的贡献分布与广谱性
图5:JN.1能够高效激活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奥密克戎特异性F3类抗体
写在最后
仰望了大牛团队的科研成果,下来还是要脚踢实地的搞好自己的课题,科研都是一步一步拼出来的,一开始确实不好发大文章,但可以积攒小paper,有多个小文章打基础,大文章就水到渠来了。发小文章除了做实验,还可以做生信或者组学测序,先找目标分子,再深挖机制。而找目标分子,生信无疑是个性价比最高、风险最低的方法,想用生信做基础发小文章的朋友,可以多关注生信日报的每日推送。有思路设计或生信分析(组学/测序后分析也可以做)需求的朋友,欢迎随时滴滴我,专业团队靠谱分析,助你成功发文!
报班、生信扫码咨询




转化与基础研究
生信分析、国自然指导、文章写作、科研培训,欢迎关注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