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大学》心得知三纲

文摘   2024-07-25 06:33   澳大利亚  

      《大学》一开始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也是儒家的终极理想。其所指就是作为一个人,应该具备这三点,才算人生不枉。

      第一纲说“明明德”,说的是人之初性本善,但由于后来的性相近习相远,有的能表现出本该有的善,有的却没有呈现出来,也就是说人不能像后者一样。也就是人活着是金子就要发光,不是金子也要发光,也就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里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价值,享受着社会的美好也要反馈给别人,才不会白白为人一场。

      思想上的觉悟高度有了,那么就剩下实际行动了,这就是第二个纲要“亲民”,广义上讲就是和谐,官爱民,民向上。以民为本的大前提,提倡的是整个社会都充满正能量。每个人对于这个世界都应肩负着一定的责任,才能像水流一样,源远流长。

      “止于至善”是指人活着需要的一种精神,就是自强不息,就是厚德载物,这样就会达到一种境界,就是至善,就是最佳的理想。

      总结起来三纲就是三种层次,一纲“明明德”是觉悟是思想高度,就像人有了理想和方向。接着是第二纲“亲民”,是在实践过程要亲民,要讲和谐共处的道理,就好像人人都要把自己点亮,互相照亮,整个世界也就都是光亮。

      然而发展是无止境的,为了社会和我们的生活状态越来越好,每个人都需要付出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才是每个人的人生中最大的解放。第三纲“止于至善”,说的就是让我们都要自强不息,都要厚德载物,才会让我们和周围的环境充满阳光。


老顽童上善若水
分享上善若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