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学·读海|海上有森林

文化   2024-11-28 21:30   福建  

点击上方“福建文艺网”订阅



从空中看下潭尾,目之所及,皆是湛蓝与碧翠。栈道蜿蜒,直通向大海,粉色的廊桥式步道,白色的三角形天幕支架造型,回旋式楼梯一柱擎天,灵动于天幕,又将海与岛、岛与岛做了串联,颇有遗世独立之感。

从陆地看下潭尾,恰如进入神秘的世外桃源。海阔天蓝,地大物广,步移景异,人醉其间。彼时,是夕阳西下的时刻,淡淡橘黄轻洒,折射出梦幻之美;右侧远望,海天相接处,一轮红日在眼前入海,那场景,分明是好莱坞大片里一场好故事开始的前奏。

这里是昔日无人问津的一片淤泥滩,这里是海洋旅游网红新地标,这里是下潭尾红树林生态湿地公园!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位于翔安区同安湾火炬大桥两侧,规划面积约400万平方米,有自然生态片区、休闲体验片区和人文科普片区,也有湿地探索区、户外红树林科普区、生态观鸟区等。

走上栈道,视野豁然开朗。远处,海水湛蓝仿佛一望无际。近处,一片片由红树林组成的绿洲,簇拥着平整宽敞的一条道,一直向前。大大小小的观景平台分布在栈道的各个方位,提供遮阳避雨歇脚之便。茅草顶搭成的南洋热带风情长廊,形态各异的休憩小亭,分布在长廊各处。拱月形桥梁连接栈道,栈道也顺应着红树林所到之处向远处延伸。人在道上走,如在水中游,举目远眺,扭头回望,有一种不真实的空灵的美,感觉自己站在一条飘带上,正待凌空飞起。

最具特色的凤凰于飞塔也是长廊中最高的建筑,高塔呈螺旋状高耸入云,如一只海螺泊在海的旁边。走近一看,塔的内部,每一层结构都是螺的旋状,外部的钢条直冲云霄,时尚感十足。

远眺看风景,近赏红树林。静静的下潭尾湿地公园,海水与淡水在这里交汇,独特的地理位置为红树林种植提供了适宜的天然条件。开花的拉关木,盛放的秋茄,结果的无瓣海桑……不同品种的红树林,铺展延绵成一大片绿色,由面成片,郁郁葱葱,向海天连接处纵深。它们虽无乔木的高大挺拔,但扎实硬挺,挤挤挨挨,颇有卫士的朗逸。走近一看,又见绿叶间夹杂着神似九里香的小碎白花,绿白相配,清新雅致。

海天辽阔之处,心形和五星红旗组成的“我爱中国”图案,特别显眼。这是下潭尾红树林自然生发的一处特色景观,利用无瓣海桑、秋茄两个不同品种的生长规律,沐天风海涛,长成立体凹凸图景。海上森林,自然卫士,它们傲然挺立,铺呈一片自然屏障,保护这片海的安宁。

绿林之下,许多顶部呈尖形的根状物,挨挨挤挤地分布在红树林周围。专业人士介绍,这是红树林用以呼吸的气根。因滩涂常会被海水浸没,处于缺氧状态,于是,红树林开始自救,长出用以吐故纳新的呼吸根。勇猛的招潮蟹在红树林根系间,举着大鳌四处乱窜;活泼的跳跳鱼在浅泥滩上滑行蹦跳;白鹭在林间飞翔栖息,间或飞到滩涂上觅食……活力充沛的潮间带生物,使得这里成为景色宜人的“海上森林”,潮起潮落,一派和谐共生。

海洋,一个熟悉的名词。我们习惯了常年被海洋季风吹拂的厦门,对于下潭尾的美景似乎也觉自然。但如果不是听工作人员讲述,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脏乱差的滩涂和严重侵蚀的海岸线。

2005年起,约5公顷红树林试验林种植成功。厦门因地制宜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开发与利用,打造海洋生态安全屏障。下潭尾华丽转身,变成了风光秀美的生态花园。

散步观海,颇觉诧异。这里的空气似乎没有此前在海边感受到的黏腻,也没有惯常的鱼腥味,一切都那么清新爽洁,难道是因为心情的缘故?问了工作人员,方知这得益于红树林的固碳释氧作用。

下潭尾,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胜地,北纬24度的海洋季风吹送来闽南的温暖与和煦。暮夏的天色将晚未晚,暑气消退,凉风习习,沿着木栈道往前走,仿佛要走到天尽头。左侧静美内湾,绿意盎然的红树林被夕照镀上了一层金光,美不胜收;右侧无垠大海,没有波澜壮阔,却让心一下子沉静了下来。海上有森林,天地俱静净,不必忧烦生活中的多种挂碍,就这么看着海,看着红树林,放下俗世的一切,与海安静地待一会儿,多么幸福!


(来源:11月28日《福建日报》第8版)

福建文艺网(ID:fjswlwx)
投稿邮箱
fjwywtg2022@163.com(文艺信息)

福建省文联官方微信——福建文艺网

投稿文章需提供

作者单位或姓名及联系方式,

有照片需提供原图。

未按要求,

则不予采用。

点个“赞”,文艺范;点“在看”,齐分享

 

福建文艺网
福建文艺门户网站,多彩的“网上文艺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