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庞现军)宜兴市紫砂书画艺术馆
宜兴市紫砂书画艺术馆是成立于2009年12月18日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地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宜城街道龙潭东路108号,法定代表人为庞现军。经营范围包括紫砂书画艺术研究、创作、展览、交流等服务活动。曾经在北京、南京、沈阳、无锡、镇江、合肥、宜兴等地组织、举办全国书画紫砂交流活动。
庞现军(耕夫) 1974年出生。二级美术师、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书协刻字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宜兴市书协主席、无锡市首批太湖文化英才、无锡市政协委员、宜兴市紫砂书画艺术馆馆长,2011年被中国书协授予“中国现代刻字艺术优秀工作者”称号、2018年被中国书协授予“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称号。
作品获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优秀提名奖”,全国第六、七、八、九届刻字艺术展“全国奖”等,并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收藏。
“壶中日月”第六届当代紫砂书画名家邀请展暨《苏东坡十八帖》陶刻展品赏会亮相宜兴
本报讯 12月6日,由江苏省书协、宜兴市委宣传部、宜兴市文联、丁蜀镇人民政府主办的“壶中日月”第六届当代紫砂书画名家邀请展暨《苏东坡十八帖》陶刻展作品品赏会在江苏宜兴市丁蜀镇东坡书院举行。江苏省书协刻字委员会主任、无锡市书协主席孙璘,宜兴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黄波,宜兴市文联主席夏侯岭,丁蜀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宗雪芝,无锡市书协副主席程伟,宜兴市书协名誉主席查元康,东坡书院管委会主任李洁,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徐建荣,范家壶庄负责人范伟群等参加活动。宜兴市书协主席庞现军主持品赏会。
本届邀请展展出丁申阳、刘灿铭、储云、叶培贵、黄正明等书画名家在紫砂器具上创作的作品近百件,许多作品以东坡文化为主题。活动中,由庞现军主创的《苏东坡十八帖》陶刻作品,将苏东坡书写的十八通手札,在陶板上以碑刻形式呈现。在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对宜兴文艺工作者守正创新、为打响东坡文化品牌所作的努力给予肯定。
![]()
![]()
活动现场组图
![]()
部分嘉宾、代表合影
![]()
(请扫码查看更多详情)
![]()
![]()
![]()
![]()
![]()
![]()
(庞现军)宜兴市紫砂书画艺术馆组图
东坡有约
——宜兴紫砂壶陶刻《苏东坡十八帖》作品集序
□孙 璘
宜兴,古称阳羡。“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此诗道出了坡翁对宜兴这方水土的钟情与向往,他在内心深处已视宜兴为第二故乡,却久欲卜居宜兴未果而成终身憾事。坡翁一生中曾多次游历宜兴。往来宜兴期间,他设帐讲学、买田置业、捐玉造桥、写诗题词,甚至将家室子孙安置于此,有意终老此地。究其与宜兴结下情缘之由,一是与宜兴的蒋之奇、单锡为同科进士,早在琼林宴上已结下鸡黍之约;二是对宜兴山水秀美、民风淳朴的认同感。坡翁曾称宜兴独山“此山似蜀”,因而有买田阳羡以度终老之意。坡翁在宜兴留下了诸多题咏,如《楚颂帖》:“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王逸少云:‘我卒当乐死。’殆非虚言。吾性好种植,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阳羡在洞庭上,柑橘栽至易得。暇当买一小园,种柑橘三百本。屈原作《橘颂》,吾园若成,当作一亭,名之曰‘楚颂’。元丰七年十月二日轼书。”读罢此帖,可感受到坡翁对宜兴的喜爱与眷恋,以及对未来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可谓直抒胸臆。坡翁有意在有着洞庭之称的太湖边上购一小园种植柑橘,惜后因流放迁徙频繁,此愿未遂。值得一提的是,《楚颂帖》本身还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书法作品。苏东坡在宜兴所留下的这些有形与无形的文化艺术遗产及其精神价值,让宜兴人庞现军耳濡目染,在艺术道路上自然而然地受其影响。庞现军于书、画、刻字、陶刻等艺术领域均颇有心得,作品在全国多有入展、获奖。其在创作之余乐于公益,主事着一方书协工作,倾注于文化艺术的热忱高涨,组织活动则竭尽所能。坡翁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其在文学、书法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不仅在其所处的那个时代有着非凡的影响力,更深刻地影响着千百年来的文化艺术发展和传承。基于此,庞现军将坡翁所书写的十八通手札在陶板上以碑刻形式呈现,以东坡有约——庞现军《苏东坡十八帖》陶刻作品为题,辑成一集,无疑为宜兴当代紫砂陶刻艺术创作添上了厚实的一笔。庞现军《苏东坡十八帖》陶刻作品,不仅镌刻了苏东坡为宜兴书写的《阳羡帖》《橘颂帖》,更遴选了《寒食帖》等诸多名帖。通过这些手札,一方面用陶刻艺术再现了坡翁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另一方面以宜兴独有的陶刻艺术,讲好苏东坡在宜兴的故事,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此外,《苏东坡十八帖》陶刻作品选用紫砂陶作为基材,是传统书法艺术和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既体现了古今艺术审美风格的融合,更体现了宜兴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以书法艺术、陶刻艺术书写和镌刻美丽宜兴。唐代怀仁将王羲之的墨迹集字成《圣教序》,开创了集字刻帖的先河,对推广普及“王字”书法起到了巨大作用。宋太宗赵炅命翰林侍书王著摹刻《淳化阁帖》,更是被称为“法帖之祖”,开后世刻帖风气之先。宋代以来,摹刻古人墨迹的丛帖很多,除《绛帖》《大观帖》等名帖,还有很多小而美的佳品,如无锡有《真赏斋帖》《寄畅园法帖》,宜兴有《净云枝藏帖》,这些都反映出书法艺术创变过程中的地域特征,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庞现军《苏东坡十八帖》陶刻作品既沿袭和借鉴了传统刻帖元素和摹刻手法,又在材料、刀法和展陈形式上做了大胆的创新探索,颇具意义。庞现军用陶刻呈现《苏东坡十八帖》,其创作样式不仅为同道和爱好者提供了范本,更推动了书法艺术与紫砂艺术的融合创变。此作品集不仅可用以致敬和纪念坡翁,更是对创新性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次成功的具体实践。现代社会充满了变革、发展的机缘和挑战,因此需要我们每一位艺术工作者不断砥砺奋进,不断提升自我修养,腹有诗书方能气自华。面对创作,既要保持“诗酒趁年华”的满腔热情,又要从容自若地多角度思考问题。“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宜守不移之志,以成可大之功”,吾辈当共同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五十方知天命。期盼庞现军今后继续多出佳作,奉献于家乡,奉献于社会。(作者系江苏省书协刻字委员会主任、无锡市书协主席)
庞现军书画刻字作品选刊
![]()
庞现军 国画 品茶图
![]()
庞现军 国画 鸳鸯
![]()
庞现军 刻字 甘露
![]()
庞现军 国画 春风大雅
![]()
庞现军 行书瑶台中堂
![]()
庞现军 篆书对联 水清石出鱼可数 月明星稀鹊自飞
![]()
庞现军 国画 双栖
![]()
庞现军 国画 常记溪亭
![]()
庞现军刻四方梅瓶 神仙肌骨
![]()
庞现军刻瓶 禽石图
![]()
庞现军刻紫砂花瓶 兰鸟
庞现军《苏东坡十八帖》陶刻作品选刊
![]()
庞现军刻苏轼《满庭芳·三十三年》
![]()
庞现军刻苏轼《满庭芳·三十三年》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尊丈帖》
![]()
庞现军刻苏轼《尊丈帖》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京酒帖》
![]()
庞现军刻苏轼《京酒帖》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楚颂帖》
![]()
庞现军刻苏轼《楚颂帖》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跋吏部陈公诗帖》
![]()
庞现军刻苏轼《跋吏部陈公诗帖》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啜茶帖》
![]()
庞现军刻苏轼《啜茶帖》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久留帖》
![]()
庞现军刻苏轼《久留帖》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次辩才韵诗帖》
![]()
庞现军刻苏轼《次辩才韵诗帖》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阳羡帖》
![]()
庞现军刻苏轼《阳羡帖》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
庞现军刻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归安丘园帖》
![]()
庞现军刻苏轼《归安丘园帖》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渡海帖》
![]()
庞现军刻苏轼《渡海帖》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邂逅帖》
![]()
庞现军刻苏轼《邂逅帖》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廷平郭君帖》
![]()
庞现军刻苏轼《廷平郭君帖》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次韵秦太虚诗帖》
![]()
庞现军刻苏轼《次韵秦太虚诗帖》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元丰八年遗过子》
![]()
庞现军刻苏轼《元丰八年遗过子》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屏事帖》
![]()
庞现军刻苏轼《屏事帖》拓片
![]()
庞现军刻苏轼《新岁展庆帖》
![]()
庞现军刻苏轼《新岁展庆帖》拓片
![]()
![]()
![]()
![]()
![]()
![]()
![]()
无边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