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惊艳的唐代山水小诗,作者却鲜为人知,颔联是千古名句

文化   2024-10-27 09:28   广东  

每天诗词故事  记得关注长风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而读一首好诗或者好词,也是同样和一位有学问、有才华的人在交流。

而好诗最多最繁荣的时期,无疑在唐朝。

唐朝那个包容万象的朝代,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知名诗人,其实还有很多存在感不强的诗人,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诗篇,常建就是其中之一。

一提到常建这个名字,大家肯定会比较懵,这是谁呀?

我和大家一样,一开始也是对这个人很陌生。我是通过一句诗才了解到他的,这句诗大家肯定听过,就是“曲径通幽处”

这句诗就是出自常建笔下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这首诗娴静淡雅,古朴深邃,自有一番独特的韵味,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历来备受推崇,比常建本人出名多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一首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活跃在盛唐时期,据传他和诗家夫子王昌龄是同榜进士,但二人仕途多有类似,皆不如意,这可能是大多数诗人的通病吧。

在盛唐时,社会安定,仕途不如意的人一般会寄情山水,常建也是其中一位。

常建多游览名山胜景,深山古刹、名胜古迹处处可见他的身影。这首诗就是诗人游览破山寺后禅院时所作。

作者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阳光照射下的山林、蜿蜒曲折的山路、花木掩映的禅房那种独特的意境之美。

破山寺,即兴福寺,位于如今的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诗的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人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告诉我们时间地点。

初日是朝阳,日出东方,古寺浸润在朝阳之下,一切都闪烁着金光。娓娓道来的一句既写景,又添佛门庄严肃穆之感。

诗的颔联是经典的千古名句,“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大文豪欧阳修特别推崇这句的不对仗的颔联,称“造意者唯难工也”,真是浑然天成至极。

诗人拾级而上,寺内林木笼罩,环境清幽,一条幽静的小路,蜿蜒曲折。诗人沿着小路继续行走,一幅美不胜收的画面豁然眼前。只见那掩映在花木丛中的禅房,幽深、清寂中又不失庄严、神圣。

我们常用的成语“曲径通幽”就是出自于此,单单读这一句都让人能陶醉在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

接下“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一联紧承上联,不仅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而且蕴含哲理,非常独特,发人深思。

因为他上下句的悦和空,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这种用法使得这一句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让全诗更加优美,更具有跳动性和节奏美。

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所以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就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净化的感受。

这就是禅院的魅力,也是佛家的魅力,鸟性,人性,佛性完全融为一体,抚慰了诗人的心灵,也读者受到洗礼。

诗的尾联,“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当寺里的僧人们敲起钟磬,悦耳的声音让诗人忘记一切,感觉周围空无一物,寂静无声。

以动衬静,让悠扬的钟磐声,把人内心感觉引到很远的地方,营造了一个寂静的世界,来表达诗人意犹未尽,同时可以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这首禅意满满的五言律诗,语言简朴,但是意境浑融,感染力强,遣词造意出神入化,不愧是唐诗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下面链接 查看历史文章

唐诗宋词元曲中,三首最有名的秋思佳作,值得一读再读

史上最工整的一首诗,被赞“一字难改”,成千古名作

宋朝冷门诗人写了首千古奇诗,男人要顺着读,女人却必须倒着读

喜欢记得点个关注和在看


长风文史
一梦沉酣,与你穿梭千年时光,一起品读古典诗词,阅读中国历史,感受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