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成长的励志宝典
——读丁凤英的《泥土的芬芳》
一个自称为“放牛娃”,只上过初小,14岁就能够成为全国学哲学、讲哲学的标兵;20世纪60年代就能够被毛主席接见,与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合影;15岁开始先后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县委副书记;28岁就成长为湖北省委里的“丫头常委”;改革开放以来,继续以省委常委兼任新洲县委书记、黄冈地委第一书记;补上大学课程后,先后任湖北省纪委书记、湖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直至退休还发挥余热,担任湖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推动炎黄文化传承光大。丁凤英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跨时代的传奇,而她的这部依靠左手“一阳指”敲出来的25万字自传《泥土的芬芳》,堪称一部草根励志成长的学习宝典,特别值得推荐给年轻人一读。
打开清秀质朴又雅致的封面,一组记载作者成长历程的照片,从与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到第二代领导人胡耀邦和李先念的黑白合影,到自己生长的家乡和生命历程中重要节点、重要人物的合影,让我们还没有阅读文字,就感受了图片叙事的视觉冲击。而前言《我为什么也写书》,诚恳而谦逊的写书缘由告白,碧野、徐迟、姚雪垠、李尔重、熊召政这些大作家和领导的劝导加持,还有省委党史研究室作为改革开放“口述史”的定位,让我们预知了这本书的分量。细读全书,质朴的文字,炙热的家乡爱恋,不时被书中的人物、故事和情感打动,字字珠玑,难以忘怀。作者说“我的经历或许能折射那个时代的变迁,对我的下一代有所教益,对当下的年轻人有所启迪”,不用“或许”,作者的个人成长史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乡村发展变化和农民、妇女干部获得成长的典型历史。还有作者描述的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变革、“大跃进”、“全国学哲学”、“四清”、“文革”、1969年大洪水、大兴水利建设、改革开放开启的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重建纪检监察体系等,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大事件、重要历史场景,作者以其个人亲历感受和人物故事,大大丰富了这些历史大事件的细节,对于我们经历过这些大部分岁月的60后来说,会产生强烈的阅读共情,而对于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来说,尤其是出生在乡村的年轻人,阅读这些具有历史感、场景感、传奇性的一个乡村少女成长史,极有助于成长成才,因此我评价为草根成长的“励志宝典”。
感恩故乡的泥土和人民
作者在书的扉页上写道:“每次闻到故乡的泥土香,我就感到充实和快乐”。诚如所言,这本传记性著作里书写最多的就是作者对大别山家乡泥土、山水、人民的感恩和礼赞。书的序言中写道:“用文字的方式,捧出我一颗孩童般的纯真的心,奉献给几十年来一直培养、教育、关怀我的组织和领导;奉献给一直信任、支持、陪伴我的同事和朋友;奉献给养育、帮助、呵护我的百姓和干部,包括我生生难忘、惺惺相惜的乡亲和晚辈”,这是她真诚的告白,全书里到处都在流露她对大别山家乡罗田,对所有帮助过、支持过她成长和工作的领导、同事、亲朋、乡亲的感恩和赞美。
书的第一辑六篇文章写的是作者的家乡和青少年的成长,写了《贫寒的童年》《贤良的母亲》《坚韧的父亲》,还有《外公为我起名字》,但以《家乡的美》贯之。《我的世界充满爱》,写的是在贫寒岁月里由于有爱才得以活下来并长大,并接受教育。作者出生在生活极度艰难的解放前,因家庭兄妹众多,在母亲生下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之后,她出生时又瘦又小,母亲担心养不活,打算将她闷死在马桶里,后被塆里的接生婆徐奶奶制止才得以活下来。而三位母亲不同的爱让她成长,因家贫亲生母亲曾打算将她送人,善良的张婆婆曾想收养她,被塆里的徐奶奶制止,为了防止被张婆婆带走,徐奶奶天天到她家守着。最后张婆婆也感动了,答应不强要,却又满心喜爱,特意送来满满一罐猪油。正如作者所言,这样三位母亲“浸入骨髓的伟大母爱,在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民不聊生的社会,这对于我来说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
《家乡的美》写的是自己生长的环境,罗田县北丰丁家湾,百凤河,大樟树,白描式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大别山南麓小村落的天然美景,还有自己在这样的环境里快乐成长。“家乡,虽然很贫穷,但很美丽”,作者写出了对家乡和大别山这片土地的真挚爱恋,“那是我生命的根脉,是我童年的乐园,也是我放飞梦想的沃土。家乡,还有陪伴我成长的一张张熟悉的笑脸,是永远值得我一辈子热爱、一辈子眷恋、一辈子牵挂、一辈子愿意为之付出而不图回报的地方”。这节文字单拿出来,就是一篇描写家乡的经典范文。
学习改变命运,第二辑《放牛娃的苦乐》里的四篇文章,写了作者因为一个在县城的婶娘“一句话改变两代人”,她对母亲建议“女儿也是人,再穷,也要让她读点书”。因此,母亲将仅有的陪嫁头上的银簪,手上的银镯,蚊帐上的装饰铜钱变卖作为费用,支持作者念完了初小。而《一本小字典就是学校》,又写了母亲父亲花了一个月买盐的钱,帮她买了一本小字典,使其具有了终身学习的伴侣。作者以一种感恩的心在描述这些人物和故事,显示了爱的成长价值。
第三辑里《在“四清”中成长》写作者作为“四清”工作队员,在那个极“左”的岁月里,在麻城张家畈如何得到一位聋哑婆婆作“猫饭”照顾自己的感人故事。而作者感恩不忘,多年后还回去寻找,得知聋哑婆婆去世,还把她的女儿和外孙女接到家里做客。还有她对于发现并培养自己的省委宣传部干部于溪,考察并不断指导、培养自己成长的张体学省长的描写,她都出于一种真诚的爱和感恩的情感在书写。
野草与哲学的生命力
丁凤英为自己取的笔名和网名叫“野草”,而她真的像野草一样坚韧顽强!书里写了她出生的艰难和多次生病经历的生死劫难。而学哲学讲哲学的经历,又是她成长成功的最重要的生命能量积淀。
在《贫寒的童年》里作者虽写的是贫寒,但更多写的是母亲、父亲对自己严格的教育和成长。作者描述她9岁时就能洗全家人的衣服,还会做鞋、缝衣、绣花、纺线、织布,筛米、磨面、洗衣、做饭等农村妇女的全套活计,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女孩们的“师傅”。书中还讲述了只有在那个困苦的年代才会有的心酸故事:有一次,作者不小心将一根缝衣针掉进了隔壁婶婶的火塘,她急得一夜没睡。第二天一早,去婶婶家一把一把地捏灰,总算找到了那枚缝衣针。三件衣服的故事更是让人感慨和唏嘘,13岁时她才拥有了平生第一件花棉袄,可没穿几天,在挑土粪的时候放在地上,转头就“不见”了。1958年,省委在罗田召开农民学哲学现场会,全塆人凑鸡蛋买了一件花褂儿让她上台宣讲。当年省委书记许道琦与她握手的照片,就是这件“百家衣”。1960年,作为县委保送的学生,被选上全国农民代表,要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学校看她衣着单薄,帮助解决了一套棉衣。
▲丁凤英在书中关于人生第一件花棉袄的描写
在《经风沐雨》一节,写了作者在“文革”中苦难的三年。刚刚经历参加国庆到北京参加观礼的荣誉之后,回到家乡她被戴上”保皇派”帽子被揪斗,罗田的“小太阳”从天堂跌到了地狱,她被各种游行批斗、劳动改造,受尽折磨,三起三落,但她始终没有倒下没有放弃,无论是被关押,还是在茶场、猪场,始终坚持学习《毛主席语录》,背小字典。书中写了多个她被批斗、游街、劳动改造而暗中得到群众保护的故事,其中“发儿五爹”家接受批斗的故事,写得特别感人:这天,监督劳动地点四小队来人说“发儿五爹”带口信,说晚上他们队有批斗会,让她去参加,等她赶到五爹家时,只有五爹、周奶奶老两口在家,并未听见有开批斗会的动静。只见周奶二话不说,将丁凤英锁进房子,“双手战战兢兢地捧着一只大碗”,上面盖一块黑色锅巴,插着筷子。周奶没说话,用眼睛朝窗外看了看,然后用目光扫了一眼丁凤英。丁凤英接过碗,撬开锅巴,里面竟然是黄花炖猪膀。这天晚上丁凤英在周奶奶家住下,而周奶奶抱着丁凤英的脚睡了一晚上。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自己的理想、信念、意志没有变,相信事实,相信群众”,所以她成功熬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因为她的坚守和在村里抓生产办实事,得到各级领导和省委主要领导张体学的考察认可,最后能够越级提拔进入省委常委领导班子。
《爱上哲学很简单》一节是我们理解作者成长的关键点。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掀起了全民学哲学活动,听说“学习”,丁凤英的兴趣就高涨起来,她在书中写道 “让哲学从学术的殿堂里放下身段,走到农村,走近农户,走过田间地头,使文化贫乏的农民群众感受到理性的光辉,未尝不是件好事”。但对于一个只有14岁、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姑娘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她不畏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向人请教,运用哲学理论,以大量生动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例子给这些哲学概念注入新的解释,她讲哲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听的人都觉得她讲的哲学超凡脱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于溪同志到罗田调研时,惊喜地发现了她,亲自到村里调查,评价说,“丁凤英就是一颗小卫星,14岁的姑娘讲哲学,讲得头头是道,是个难得的小苗子”。从此,请她在公社讲哲学,地区讲哲学,省城讲哲学,参加全国“理论学习现场会”和“全国文教群英会”,成为全国闻名的讲哲学“小卫星”。
▲时任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的于溪同志对于丁凤英评价
作者说“爱上哲学,最初也很简单,就是出于对学文化的渴望。但是随着对哲学的理解,它的思维方式激发出我真正的兴趣,随着实践中的应用,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伴我成长,哲学的智慧力量影响着我的人生,使我受益无穷”。有了青少年时期哲学的知识打底,让丁凤英具有了成为一个优秀领导干部所应当具备的、扎实丰富的哲学功底,在她后来担任领导工作实践中,善于用哲学思维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问题的主要矛盾,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讲话不用稿子,语言质朴、深受干部群众喜爱,且洞悉人性、人心,仕途上坦然看待岗位职务的调整,也因此,她能够成为众多“文革”前后从工农兵中提拔的干部群体中没有倒下去的佼佼者、常青树。
质朴让文字更有温度
作者崇尚“不塑造,不虚构,不包装,不溢美,不遮丑”,这也是她多年从政工作坚守的准则,体现在书中则是一种读起来有温度的质朴愉悦。
作为一个省级退休领导干部,又是一个经历如此不一般的领导,如何书写近80年的人生岁月,如何写出50多年的工作历程,如何能够吸引住读者的目光,抓住读者的心,需要善于选材和剪辑,提炼再现生活和工作的精华,还要善于讲故事,勾勒人物,《泥土的芬芳》这本书做到了,既有泥土般质朴的情感和故事,也有山花般芬芳的人物,还有如大别山一样厚重的生活哲理体验,难怪作者后记里表达的欣喜:自己双手不能正常吃饭,竟然剑走偏锋敲出了一本“从小到老的我”也算是耕耘有获。
作者特别擅长写人物和细节,作者在《山洪考验》一节中,非常具有场景感地描述了1969年大别山那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她担任书记的罗田北丰四大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致命冲击,洪灾暴发,村口的大樟树,只能看到半截树梢,她在风雨中摸黑赶到队长家喊救人,遍身是被石头划破的伤痕。全村400多人一夜之间失去了房子,她家的房子最先倒塌。一畈畈金黄稻谷,一夜变成沙丘,人们抱在一起,满身泥泞,哭天喊地。然而,在她的带领下红旗不倒,信念不倒,他们挺直腰杆,围绕着修复水毁设施、修路、筑堤、抢种等各项工作,做规划,定任务,干部带头,责任到人。人心齐,泰山移,最终,带领干部和群众用不到一年的时间,重建家园,全村400多户倒房人家重新住上了新房,村庄恢复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梁启超说过,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的确,年轻人成长过程中,读几本成功人物的传记,往往是成长成熟、树立远大目标的开始。所以,著名人物的传记一直居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列,而人物自传,尤其是写出个性和大历史中人物命运的自传体写作,近年来也非常畅销,近年读过至今记忆深刻的台湾作家齐邦媛的《巨流河》,陈行甲的《在峡江的转弯处》,还有最近因被特朗普挑选为竞选副总统搭档的万斯的《乡下人的悲歌》,都具有这个特点,展示的个人经历其实是展现大历史的一个独特视角和历史细节。
作者特别自谦,说自己“本人学识疏浅,文笔笨拙”,但“希望大家喜欢它的质朴和真实”,后记中还说自己缺乏“文化自信”,由不敢写、不想写、不会写,到慢慢进入角色,“期间,有人要为我代写,我坚信只有自己动手,才能真实。那是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别人难以替代,只有自己走近陈旧的原始点,才能找回原始的记忆,找到那笔财富是怎样刷洗着我的灵魂,成就着我的人生,才有收获,哪怕回头再次泪奔,也愿留下那一段难舍难忘的深情”,的确,这是作者的切身人生体验和情感的自然书写,也是这部自传特别值得推荐一读的关键所在:质朴和真实!
来源丨罗田文联
编辑 丨黄碧梧 徐静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