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从5个方面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高质量就业是指劳动者能够获得相对稳定、收入合理且能满足自身及家庭生活需求、工作环境安全舒适、职业发展有前景、劳动关系和谐等的就业状态。劳动力市场能够提供足够数量的工作岗位,并且这些岗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减少劳动者频繁失业和更换工作的风险。例如,在一些新兴科技产业园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行业的发展,不断催生新的岗位如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且这些岗位往往有持续的项目支撑,就业稳定性相对较高。劳动者获得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等要与其付出的劳动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比如在一线城市,软件行业的资深程序员通常能拿到较高的薪资,除了基本工资外,还可能有项目奖金、年终分红等,足以支撑其在高消费城市的生活成本,并实现一定程度的生活品质提升。工作场所要符合安全、健康、舒适的标准。像现代化的写字楼里,办公区域宽敞明亮,配备有完善的通风、照明、空调等设施,同时企业也注重员工的职业健康保护,如为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员工提供防辐射眼镜、定期安排体检等。就业岗位能够为劳动者提供不断晋升、学习新技能、拓展职业领域的机会。以大型企业为例,内部通常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晋升机制,员工可以从基层岗位逐步晋升到管理岗位或成为技术专家,期间可以参加各类专业培训、进修课程等提升自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依法依规的合作关系。双方在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待遇协商、工作时间安排、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都能遵循法律法规,企业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也能积极履行工作职责,遇到问题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实现高质量就业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层面。高质量就业往往伴随着合理且较为丰厚的薪酬待遇,这使得个人能够稳定地获取收入,满足家庭在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各方面的基本生活开销。例如,在一线城市从事金融行业核心岗位的人员,其较高的薪资不仅能支撑在当地的高昂住房成本,还能为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确保家庭成员享受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心理层面。稳定的工作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给予个人心理上的安全感,减少因经济压力和职业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与担忧。这种内心的踏实感有助于个人保持积极的心态,更好地投入到家庭生活中,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美满。技能发挥与成长。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匹配个人专业技能和兴趣爱好的岗位,让个人能够充分施展才华,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成果。比如一位热爱设计的专业人才,在一家知名设计公司就职,能够参与到各类重大项目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见证自己的创意从构思到落地的全过程,从而深切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社会认可与尊重。当个人在高质量就业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时,会获得来自同事、行业以及社会的认可与尊重。这种认可不仅仅体现在荣誉称号或奖项上,更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的合作信任以及社会交往中的地位提升,进一步强化了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工作环境与氛围。高质量就业通常意味着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包括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合理的工作空间布局等,同时还伴随着和谐融洽的团队氛围,同事之间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个人能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日常任务中,减少人际摩擦带来的负面情绪。职业发展机遇。岗位所提供的广阔职业发展空间,如定期的培训机会、明确的晋升通道等,让个人能够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实现职业阶梯的稳步攀升。这种对未来职业发展的积极预期会极大地提升个人的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使其对工作充满热情和期待。经济差距缓解。高质量就业能够带动个人收入水平的提升,缩小不同群体之间因就业质量差异导致的经济差距。当更多人实现高质量就业,社会财富分配将更加均衡,减少因贫富悬殊引发的社会阶层矛盾和不满情绪。资源分配优化。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合理分布和充分利用,有助于优化社会资源的分配。例如,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人群增多,会促使相关配套资源如教育资源、基础设施等向这些产业聚集,进而减少因资源争夺而产生的地区间或群体间的矛盾。家庭和谐基石。个人通过高质量就业保障了家庭生活质量,使得家庭关系更加稳固。稳定的家庭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单元,众多和谐家庭的存在为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秩序维护。高质量就业让人们在社会中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和归属,减少了因失业或就业不稳定导致的闲散人员游荡、违法犯罪等现象。人们在有序的工作节奏中,遵循社会规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从而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社区凝聚力增强。当社区内居民大多实现高质量就业时,社区内的交流互动往往围绕着积极健康的工作生活话题展开,居民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创新驱动引擎。高质量就业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汇聚到各个产业领域,这些人才凭借其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够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例如,在科技研发岗位实现高质量就业的人员不断探索新技术,为我国在人工智能、5G 通信等前沿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提供了人才支撑,促进经济发展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升级助力。高质量就业促进了人才在不同产业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得劳动力资源能够更好地匹配产业升级的需求。当高端人才流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领域,能够加速这些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升级。经济实力增强。高质量就业带动了个人收入增加,进而促进消费升级,拉动内需,为国家经济增长注入持续动力。同时,高质量就业培养和留住了大量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为国家赢得更多经济利益,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民族精神弘扬。高质量就业让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自身价值,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当无数人在高质量就业岗位上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时,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弘扬,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国家建设中来,为民族振兴提供了精神动力。人才竞争力提升。高质量就业吸引、培养和留住了世界各国优秀人才,使得我国在全球人才市场上拥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些人才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人才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产业竞争力提升。高质量就业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使得我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技术含量、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例如,我国在高铁产业实现高质量就业的人员众多,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使得我国高铁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和市场份额。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领域,这些产业发展迅速,能够创造大量高技能、高收入的就业机会。例如,各地建设的大数据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等岗位需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等方式,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稳定并扩大传统产业的就业规模。比如传统制造业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后,需要更多掌握相关技术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信贷支持、专项补贴等,降低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融资难度,鼓励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从而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管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发展能力,更好地吸纳就业。调整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增加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规模,减少市场需求不足专业的招生计划,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 “订单式” 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培养更多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例如,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提升技能水平。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鼓励劳动者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新技能、新知识,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政府可以提供培训补贴、在线学习平台等支持,企业也应积极组织内部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智能化的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信息的精准推送、智能匹配和实时更新。求职者可以通过平台快速获取适合自己的岗位信息,用人单位也能更高效地筛选到合适的人才。加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就业服务,包括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创业咨询、劳动维权等。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就业服务合作,建立跨区域的就业信息共享机制和劳务协作机制,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例如,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开展劳务对接活动,缓解东部地区的用工需求,同时促进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基层就业补贴、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等;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扶持力度,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基地等支持,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成功率。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保障农民工在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权益,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推荐等服务,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建立就业困难群体信息库,实行精准帮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就业援助、组织专场招聘等方式,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尽快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政策的宣传和落实,确保各项就业政策能够惠及到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同时,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和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就业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和劳动用工管理,严厉打击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等违法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信用体系,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信用评价和管理,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加强就业宣传和舆论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 “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 的社会氛围,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