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陕西最南端的镇坪,宛如一颗明珠安放在大巴山北麓,这里气候温润、草木繁茂,中药材是自然天赐的宝贵资源,传统道地中药材多达1026种,载入药典的就有426种,是名副其实的“巴山药乡”。
镇坪县城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中药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镇坪将现代中药产业作为县域四大产业链之一,按照“县域建基地、飞地做加工、校企共研发、全域拓市场”思路,顺应新质趋势打造极具竞争力的现代中药产业。
药源宝库 奠定产业基石
冯克龙正在清除杂草
巴山无闲草,处处都是宝。走进镇坪,就置身于药源宝库。清晨,华坪镇渝龙村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山林间透着寒意。药农冯克龙沿着蜿蜒的小道缓缓向山上攀登,不时侧着身子,熟练地拔掉山坡上的杂草,为药材的生长腾出更多空间。
“这一片都是我的林地,林下这些小苗是新种的黄连。”冯克龙边走边介绍。“黄连这东西长得慢,要六七年才能长成,我每年种上几亩,现在发展到了80多亩。”冯克龙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冯克龙与黄连相伴近20载,这味苦涩的药材不仅为他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更让他看到了希望。
“以前采用老式种法,砍树搭棚,技术落后,产量低也没销路。”冯克龙回忆道。“现在,政府大力推动中药材种植,不仅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还出台了《中药材种植奖励办法》。我们得以规模种植,一边收获一边补种,实现了年年都有好收成。”
在镇坪,像冯克龙这样的药农及经营主体共有574户。他们见证了镇坪县在中药材产业上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镇坪坚持中药率先突破,按照“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思路,建立“两租、两单、两股”联农带农机制,农户纷纷投身于药材种植、园区务工、庭院经济等中药产业链条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增收项目。
华坪镇团结村黄连产业公园
在华坪镇团结村黄连产业公园里,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一片片黄连郁郁葱葱,药香四溢。
这里,不仅是黄连的规模化种植基地,更繁殖了来自全国20多个地区、38个品种的黄连种苗。通过科学的种苗选育、统计比对和繁育培养技术,已经成功选育出50余个具有优良特性的黄连单株。这些单株在生长速度、药材品质、抗病虫害等方面均表现出色,为镇坪县的黄连品种选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药材种植在镇坪县有着深厚的基础,但如何提升种植标准化水平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华坪镇给出了答案:专家进驻园区,培育本土人才,规范种植技术,修订镇坪黄连标准,制定详细的种植规程,指导农户践行标准化种植,保障黄连高品质、高产量、高效益。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标准化模式的推广,华坪黄连亩产量逐步提升。大棚亩产从100公斤提升到200多公斤;林下种植从亩产最高5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最高可达170公斤。
产量提高,收入提高,老百姓才有种植信心。
“全镇6.7万亩林地中,有2.95万亩阴坡地适宜黄连生长。根据县上统筹安排,我们计划5年内把阴坡地全部利用起来,逐步开发2万余亩阳坡地。”华坪镇党委书记王玉龙说,“届时,全镇将种植5万余亩黄连,70%以上的农户将被镶嵌到黄连产业链上,黄连产业收入将占农户经营性收入的70%以上。”
药旅融合 提升产业价值
友谊村万亩黄连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初冬时节,阳光微暖。在城关镇友谊村,万亩黄连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成了山林田野间的一道独特风景。
基地里,安康月桂康养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焦林正组织工人进行黄连管护工作,现场一片繁忙。
“我们每天至少有30名工人在这里除草、施肥,力争在冬季来临前完成黄连的管护和种植,为来年的丰收打牢基础。”焦林信心满满地介绍。
在镇坪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安康月桂康养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功入驻友谊村,通过流转1.6万亩集体林地,发展了5000余亩黄连种植基地,不仅盘活了山林资源,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022年初,《镇坪县中药材种植奖励办法》出台,尤其是对黄连、葛根、绞股蓝等药材的种植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奖励,鼓励广大企业和农户参与到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产业中来,进一步激发了友谊村林下黄连发展的活力。
焦林表示,“我们积极响应中药首位产业和全域旅游发展策略,按照‘山上种药材、山腰建民宿、山下做加工’的发展布局,投资开发了友谊林下万亩黄连基地、南江湖康养旅游项目和中药科创产业园等项目,致力于打造中药材与康养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近年来,镇坪深入实施“七镇十村百基地”工程,每年统筹近亿元资金支持黄连、葛根、玄参、绞股蓝等中药材基地化、园区化、标准化种植,建成种苗基地1万亩、标准化林下种植基地10万亩。
聚焦“医、食、养、游”等,深挖休闲康养资源、擦亮长寿文化品牌,实施中药观光体验、中药康养民宿、药膳药疗养生等药旅融合项目20余个,培育出大湖溪特色产业示范园、陕西启源时代林麝养殖示范园、小石山居民宿等中药康旅融合示范园。截至目前,全县已有46家中药企业采取流转、入股等方式,盘活12万余亩林地土地、500余户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推动林药结合、药旅融合,将1.5万余农户镶嵌在中药产业链上,实现共同增收。
延展链条 打造产业集群
镇坪县中药科创产业园
镇坪县中药科创产业园坐落于牛头店镇,占地面积达27亩,规划总投资高达2亿元,正以其蓬勃的发展态势引领着中药产业的转型升级。
园区内,中药材初加工及仓储物流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总面积达1350平方米;而以葛根饮料、黄连饮片为核心的3栋中药材精加工生产线标准化厂房总面积超过14000平方米。目前园区整体建设工程已全部完成,年产2000吨的中药材初加工项目已投产运营。
“我们与中国药大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成功开发出葛根积埧子、党参黄芪等口服液,同时黄连牙膏、洗发水、护发素桂花香水等已研制完成。”园区负责人张志刚表示,项目投产后,可年产中药材2000吨、中药饮片500吨,保健口服液5000吨、中药洗护产品3000吨,年产值1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个。
近年来,镇坪坚持“飞地做加工、县域建基地、校企共研发、全域拓市场”模式,成功引进陕药集团、莲花餐饮、一方平康、正大制药、安得药业等重点企业,实施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提取、中药饮片、中药趁鲜加工、中药材基地、工程技术中心、中药商贸物流项目30余个,汇聚了500余家市场主体,中药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加速成型。
同时,镇坪不断深化与中国药科大学的合作领域,共同实施200余项校县合作项目,建立秦巴中药材研究中心、乡村振兴产业研究中心、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中心、中药科创园等创新孵化平台。通过中国药科大学牵线搭桥,先后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出台中药产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奖补政策,部署科研项目120余个、产业链项目30余个,转化金丝皇菊凉茶、葛根饮料、中药眼罩、中药漱口水等中药健康产品20余个,实现“高校研发、镇坪转化”……
药香飘飘,硕果累累。在滚滚大潮中逐浪而行的中药首位产业,必将成为镇坪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监 制/姚 登 审 核/易 亮
来 源/安康日报 通讯员/马 艳 何 丹
校 对/王 炜 王博文
编 辑/向情璇
点亮和
转发让更多人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