鼟锣是侗族的一种传统音乐表现形式,在黄道侗族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承载着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见证了侗族文化的传承。黄道侗族乡因为这项独特的民俗文化先后被贵州省文化厅和国家文化部授予“鼟锣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今天,跟随记者前往黄道侗族乡,共同感受鼟锣的魅力。
“咣、咣、咣咣咣......”还没走进黄道乡愁馆,便能听见馆内传出的热闹声音,门外聚集了不少村民,记者怀着好奇心想上前一探究竟。
十几名身着侗族服饰的表演者正在鼓手的指挥下用锣锤敲打着手中的铜锣,锣声铿锵有力,大家还不时变换着队形,随着大家最后的一声吆喝,结束了第一轮练习。
参与表演的黄道乡文广站负责人李阳希告诉记者,只要天气好,空闲之余当地群众就会自发聚拢来在乡愁馆练习鼟锣,等到逢年过节时,就会以最好的状态表演给乡亲们看。
“在黄道乡愁馆,这里不仅展示了黄道的历史、侗家文化、刘氏家族文化等,还是鼟锣文化的主要传承地之一。”李阳希说。
“‘鼟’在黄道的方言里面意为‘比赛’,鼟锣就是打锣比赛。”黄道侗族乡鼟锣传承人罗仁定告诉记者,黄道鼟锣的曲调有60多种,分为喜事锣、丧事锣、冲锣、还愿锣等,拍子有“三大席”“满龙过江”“麻雀过街”等。在侗族的传统节日、婚礼、葬礼等重要场合,鼟锣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音乐表演,更是侗族人民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鼟锣的演奏形式很多样,通常由一面大锣、一面大鼓、一面班锣和两副大钹组成,后来为了方便携带,就变成了桶鼓、大锣、班锣、包包锣、铙钹等。”罗仁定说,在演奏时,鼓手和锣手要相互配合,按一定韵律和节奏敲打,才能使锣鼓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随后,记者在罗仁定的带领下也体验了鼟锣,发现里面大有文章,看似简单的旋律学习起来却很难,但对于黄道乡的普通群众和学生来说,他们从小就抓住了鼟锣的精髓。
在黄道侗族乡中心小学,以鼟锣为主的兴趣课正在开展,老师作为鼓手,居于中间耐心教学,学生们则站在两旁专心听讲,每教授一段音律,大家就现场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受学生喜爱。
“我跟着老师学习了一年,觉得鼟锣很有趣,小时候总看爷爷鼟锣,现在学会了,也可以回家和爷爷一起鼟锣啦!”学生罗琳榕开心地说。
老师在前面指挥,学生们跟随老师的节奏,用力地敲打着手里的锣,这节看似普通的教学课实则是一场盛大的表演,每一位参与鼟锣的老师学生都是了不起的演奏家。
“我们学校是2012年开始把鼟锣融入到教学中,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和了解鼟锣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家乡、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黄道侗族乡中心小学校长肖维林说。
为了传承好鼟锣文化,每年,黄道侗族乡都会开展“鼟锣闹新春”、鼟锣文化交流会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同时还将鼟锣文化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多形式、多途径推广鼟锣这一优秀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道侗族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袁渊表示,“黄道鼟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注重保护的同时更要注重传承,希望以鼟锣文化为抓手,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让极富魅力的民间艺术在黄道薪火相传。”
在黄道人民的心中,鼟锣不仅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娱活动,更是精神寄托的重要载体,祖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侗家儿女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区融媒体中心 宋安念 孙菁 陈光明)
往期回顾
01 |
02 |
03 |
04 |
三 审:杨晓敏
二 审:郭 刚
一 审:吴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