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冷,很多人会选择把门窗紧闭,窝在家中。但也有人,不管多冷都会坚持每天开窗通风。经常开窗通风和不爱开窗,时间长了会有哪些差别?如果冬天完全把门窗闭紧,其实是在把寒冷关在窗外的同时,也把污染空气关在了屋内。
实验验证,在10平方米的房间里,若让3个人同时在门窗紧闭的室内,3小时后,会使房间里温度上升,二氧化碳、细菌、灰尘数量都会增加。
长时间吸入这样的空气,轻则会出现头痛、头晕、精神萎靡不振、睡眠质量差等症状,重则会诱发或加重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心肺疾病,对健康十分不利。天气晴朗时开窗通风,这是增加室内空气含氧量最好、最有效的办法。研究显示,与不开窗通风的老年人相比,每周开窗通风大于5次与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降低33%显著相关。在我国老年人群中,高频率的开窗通风与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率降低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长时间不通风会导致室内氧气不足,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极可能会因缺氧引起头晕、头痛等,甚至引发其他疾病。通过通风换气,一方面把有害的、被污染的空气及各种致病因子排出室外,另一方面可以从室外获得更多氧气、负离子等有益物质,改善人体免疫系统、呼吸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度。进入冬季,空气相对干燥,人体的鼻腔、咽喉等黏膜失去水分,防御能力有所降低,易被各类病菌感染。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降低屋内病原体浓度,减少人与病原体接触的机会,进而防止疾病发生。天气晴朗时开窗通风,让室外的含氧空气进入室内,是增加室内空气含氧量最有效的办法。每天开窗两次,时间上可以选择9点—11点、14点—16点,这两个时间段的车辆相对较少,空气污染物也少,每次开窗20分钟左右。此外,楼层较低开窗通风最好避开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因为该时间段汽车排放的尾气会使空气质量变差。每次开窗通风的时间不短于15分钟,20—30分钟为宜。如果只将窗户开个缝隙,通风时间需增至30—60分钟。当室内人员密集或在感冒流行季节时,应开窗通风。此时若气温较低,窗户可以留一点缝隙,通风的同时又不会很冷。通风方式以形成对流为佳,例如打开家中距离最远的窗户和门,让流动的空气穿过整个房间。冬季切忌出汗或衣着单薄时吹风,很容易诱发感冒。室内温度不要因开窗而降到16℃以下,室温最好控制在18—23℃。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