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春节期间是学生们休闲放松的时光,但同时也是流感、水痘、支原体肺炎等传染病高发期。随着春节的来临,探亲访友、旅游聚餐等交叉聚集性活动明显增加,增加传播风险。我们为各位学生、家长总结了一些预防小妙招,帮助大家增强防病意识,降低传染病发生机率。
冬季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主要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症状:高热≥38℃、伴全身酸痛、咽痛、咳嗽、乏力等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人类流感致病和流行的有效方法。
2.诺如病毒是导致急性胃肠炎的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成人以腹泻症状居多,儿童则呕吐症状表现为主,此外还会有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
3.支原体肺炎,以发热、刺激性干咳为主,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等症状。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潜伏期较长,平均2-3周。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是高风险人群。
4.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有畏寒、低热、头痛、乏力、咳嗽、食欲减退以及皮疹等,患者可全身同时出现丘疹、水疱及结痂,皮疹首先见于躯干部,以后延及面部与四肢。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被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6岁的儿童,冬春季为发病高峰。
5.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症状:发热头痛、腮腺肿大、恶心呕吐。主要通过飞沫经传播,或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普遍容易感染,尤其是儿童对腮腺炎病毒无天然免疫力。
预防小妙招
1.做好手卫生
正确洗手、勤洗手可以阻断许多传染病的传播,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饭前便后以及咳嗽、打喷嚏后,要彻底清洁双手,且避免用脏手接触口、眼、鼻。
2.科学佩戴口罩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正确佩戴口罩非常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超市、医院时要佩戴口罩。
3.勤开窗通风
经常开窗通风,能够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也可以减少细菌或者是病毒的滋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通风期间要做好保暖。
4.均衡饮食多喝水
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少吃生冷食品,不吃不洁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油炸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适当多喝温开水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加快细菌和病毒通过尿液和汗液等的排出。此外,也可以多吃清淡的食物,比如小米粥、玉米粥等,也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5.坚持锻炼
假期每天也要坚持户外运动,天气冷可选择太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提高孩子的身体免疫力,同时增强抗病能力。
6.积极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对于年幼的儿童或者抵抗力差的老人,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麻腮风疫苗、百日咳、肺炎疫苗等),增强自身对相关传染病的免疫力。
让我们携手为孩子健康成长努力,祝您和家人身体健康,寒假愉快!
编辑:关佳艺
初审:蒋冬寅
复审:梁柱
终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