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非遗成功!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在这些名录中,传统音乐类“非遗”又有哪些呢?山东音乐广播精彩呈现——《非遗里的歌声》,和听友们一起听见中国美,共同迎接温暖、欢乐的乙巳蛇年!
乙巳新春至 听见中国美
山东音乐广播春节特别呈现
——《非遗里的歌声》
长调民歌
【点击欣赏非遗里的歌声】
长调民歌,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长调民歌是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如今更是蒙古族在节日庆典、婚礼宴会、亲朋相聚、“那达慕”等活动中必唱的歌曲。
长调民歌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尤以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族的民歌艺术也从未停止发展衍生的脚步。它吸纳众多时代新声,融合流行元素,在当下焕发出多样的演绎风采。
谭维维以一曲《乌兰巴托的夜》艳惊四座。她将蒙古族传统音乐中的呼麦与长调技法融入歌曲的核心部分,构建出一种既古老又神秘的音乐背景,同时融合贝斯、吉他等现代乐器,为这首歌曲注入了丰富的层次感和现代音乐元素。
音乐的历史长河不断奔涌向前
中国传统的宝贵音乐文化
在历史长河中“声声不息”
除夕至初七锁定山东音乐广播
与您一起听见中国美
来源:山东音乐广播
编辑:黄文
审核:孙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