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网信泰安”
临近新春,山东各地有声有色的“村晚”也已相继火热开场。此前,山东有3个村入选2025年春节“村晚”示范地,山东的“村晚”成为体验齐鲁乡村生活的名片。
“山东村晚”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首先在于其深深植根于乡土情怀,用乡亲们熟悉的方式,讲述着乡亲们自己的故事。就如,在山东某地的“村晚”上,情景歌舞拉开了帷幕,群口快板、情景歌舞、广场舞联舞等节目轮番上演,每一个节目都蕴含着当地特色的年味,映照出山东百姓的幸福生活。丰富的节目,不止高高在上的艺术创作,而是由乡村文艺人才、非遗传承人自编自导,唱的是身边事,演的是身边人。接地气的表演方式,让乡亲们感到亲切无比,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听到了自己的心声。正是对乡土情怀的深情演绎,让“山东村晚”成为了乡亲们自己的舞台,也让他们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和乡情的温暖。
演绎山东,村晚正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现。“山东村晚”上的节目内容大多取材于乡村生活的新变化,以“乡音”传递“乡情”。除了乡土情怀的深情演绎,“山东村晚”还以其对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现,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在山东某村庄的“村晚”上,打铁花和传统戏曲等节目让村民与游客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非遗项目的展示,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通过节目的表演,乡亲们不仅欣赏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村晚对乡村生活的真实反映和积极展现,让乡亲们看到了自己生活的美好和希望,既打动了乡亲们的心,也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奋斗动力,让他们更加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幸福的生活。
“山东村晚”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还在于其热闹喜庆的氛围营造。在某地的“村晚”现场,炫彩的灯光、热烈的鼓点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台下观众纷纷拿起手机拍视频、记录精彩、传递幸福,现场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欢天喜地、热热闹闹,村晚让乡亲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和喜庆,也让他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彩灯装点、锣鼓喧天,村民们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热闹喜庆的氛围营造,增强的是乡亲们的节日体验感,也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生活。
“山东村晚”何以打动人心?就在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比如,在传承方面,“山东村晚”通过展示非遗项目、传统歌舞等,让乡亲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再如,在创新方面,“山东村晚”又注重节目的新颖性和时代感,用现代的手法演绎传统的故事,让传统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眼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让“山东村晚”成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点,也让乡亲们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领略到了现代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丰富的是乡亲们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正是这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让“村晚”与齐鲁人民“撞个满怀”。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岱下时评”栏目
长期向社会各界征稿
欢迎围绕
市委中心工作、重要时间节点、
社会新闻热点、人民群众关切等
创作评论作品
作品形式
可为文章、图片、
视频、漫画、漫评、H5等
文章一般为500-1500字
内容要求
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内容新颖 观点鲜明
论证充分 感染力强
优秀作者聘为“岱下时评”特约评论员
投稿请注明联系方式
审稿期一周
稿件采用即付稿费
未回复请自行处理
联系电话
0538-6999907
投稿邮箱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