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和《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函评和初评等环节,现将进入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总评的候选者名单(通用领域)在中国科学院网站予以公布。
地学领域拟获基础研究奖3项和科技攻关奖1项,具体包含以下四个项目:
银河系早期形成与演化
PART 01
研究团队聚焦银河系早期形成与演化这一前沿课题,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LAMOST光谱巡天数据开展研究,取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突破。发现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演化形成“对不稳定超新星(PISN)”的化学印记,PISN前身星达260倍太阳质量,开辟了银河系大质量端初始质量函数研究的新方向;首次提出通过恒星轨道参数和独特的化学标签证认并合遗迹的新方法,在轨道空间和化学空间分别发现银河系吸积并合矮星系的观测证据;利用光谱与星震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富锂恒星主要是经历过氦闪的红团簇星,提出氦闪是普适的锂元素形成新机制,改写了锂元素形成与演化理论。研究成果揭示了银河系早期形成与演化中的关键物理过程,对银河系前沿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PART 02
1.赵刚
主要贡献:提出研究银河系早期形成与演化的科学思路和实施方案,领导研究集体开展联合攻关。
2.邢千帆
主要贡献:揭示低 α 恒星的形成机制,发现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的化学印记和银河系并合矮星系的化学证据。
3.闫宏亮
主要贡献:负责银河系富锂恒星中锂元素产生阶段的研究,发现富锂恒星主要是经历过氦闪的红团簇星。
4.陈玉琴
主要贡献:揭示GSE 矮星系在轨道空间留下的动力学结构产生的原因,参与分析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的丰度结果。
5.施建荣
主要贡献:负责银河系富锂恒星中锂元素产生阶段的研究样本筛选,组织后随观测,深度参与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赵刚,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LAMOST科学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北京天文学会理事长。1990年在南京大学天文系获理学博士学位(欧洲南方天文台联合培养),曾先后在比利时烈日大学、欧洲南方天文台、香港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日本国立天文台、德国汉堡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等天文机构做博士后或访问学者。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人才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重大项目等,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负责人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LAMOST巡天的银河系研究”首席科学家。同时与来自德国、日本、俄罗斯、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天文学者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赵刚在中国率先开展了天体化学丰度研究,在天体化学丰度、太阳系外行星和实验室天体物理的领域研究中做出了系统的重要工作。建立了大样本贫金属矮星高分辨光谱观测样本,完成其化学丰度的系统性定量分析;给出中性氢原子碰撞对谱线影响的新计算公式;开展太阳系外行星系统候选体的搜寻与观测研究;开辟了新的实验室模拟天体物理条件前沿领域研究。这些研究被国际天文界最具影响力的“天文与天体物理年评”20余篇综述和30多部专著与教科书引用。曾获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0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黄润乾天体物理基础研究奖、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等,利用强激光成功模拟太阳耀斑的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的工作入选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领导的研究团组已成为国际上在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队伍之一。
火星多时间尺度环境演变
PART 01
研究团队围绕火星环境演变重大前沿问题开展多学科攻关研究,在火星多尺度水活动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创新行星雷达弱信号提取、高精度成像和建模仿真系列方法,首次发现火星浅表精细结构分层与横向变化,揭示火星长期水活动历史和长尺度环境变化;首次利用沙丘地貌研究火星现代水活动,发现火星低纬区表面液态水关键证据,揭示现代风沙活动与水活动交替的短尺度环境变化,开辟了火星沙丘水活动研究新方向;自主研发火星车高精度磁场探测仪,创新车载磁测数据标定方法,实现首次火星表面磁场巡测和信号精准提取,揭示了磁场变化和弱磁场的存在是长期水活动关键约束。研究成果刷新了人类对火星水活动的认知,取得了火星古磁场与古环境长期演变原创性认识。
PART 02
1.陈凌
主要贡献:率团队开展火星地下结构成像与地质演化综合研究,发现火星浅表精细分层结构,揭示长期、多期次水活动过程。
2.刘建军
主要贡献:主持火星探测规划、载荷运行、数据处理与检验,发现风沙与水活动交替地质证据,揭示现代短尺度环境变化。
3.张金海
主要贡献:创新火星雷达弱信号提取、高精度成像与建模仿真关键方法,发现地下横向分布冰楔结构,揭示长尺度环境变化。
4.秦小光
主要贡献:组织开展火星沙丘地貌研究,首次发现低纬区表面大气来源液态水证据,开辟火星沙丘水活动研究新方向。
5.杜爱民
主要贡献:负责研发磁场探测仪,首次实现火表磁场巡测,发现火星磁场关键时间变化,揭示长期水活动的磁约束机制。
陈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2002年获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博士学位。分别于1998和2000-2002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2010在麻省理工学院、2015在台湾大学开展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地震数据分析和成像方法,地球和行星内部结构,地壳和地幔性质与变形,大陆和大洋岩石圈演化。获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排名第一)、政府特殊津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2015年度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共20人,排名第7)、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度王宽诚教育基金会优秀女科学家专项奖、2006年度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傅承义青年科技奖、2002年度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共9人,排名第4)等奖项。担任Tectonophysics主编,Solid Earth Sciences、地质科学副主编,中国科学、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编委等。
多细胞真核生物起源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PART 01
研究团队聚焦多细胞真核生物起源与寒武纪大爆发这 一基础研究前沿领域,提出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新模型和破解寒武纪大爆发之谜的新思路。创新化石跨尺度多维成像和成分分析技术,发现了揭开节肢动物起源之谜的关键过渡型化石麒麟虾;基于鳃弓上细胞软骨的发现,确认了云南虫是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的重要缺环;实证了动物的多种发育方式起源于前寒武纪;壮丽青山藻的发现,将多细胞真核生物最早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近 6 亿年。这些新发现为揭秘节肢动物门、脊椎动物门和动物界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关键新证据,挑战了现代真核生物起源模型,多项成果写进中外教科书,为我国早期生命演化研究领域在国际上保持优势地位做出突出贡献。
PART 02
1.朱茂炎
主要贡献:团队负责人,提出动物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新模型和研究新思路,指导和全面参与所有代表性成果的研究。
2.赵方臣
主要贡献:长期负责寒武纪澄江生物群的发掘,麒麟虾和云南虫新化石材料的主要发现者,领导并参与麒麟虾和云南虫的研究。
3.殷宗军
主要贡献:长期负责前寒武纪瓮安生物群的研究,发现动物多种发育方式起源的关键化石证据,参与壮丽青山藻的研究。
4.曾晗
主要贡献:长期参与寒武纪澄江生物群的发掘,主要负责节肢动物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麒麟虾的主要研究者和命名人。
5.苗兰云
主要贡献:主要负责真核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全球最早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壮丽青山藻的主要发现者和研究者。
朱茂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南京大学生物演化与环境科教融合中心责任教授。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新元古代-寒武纪地层学、古生物学和古环境方面研究。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特等奖(排名第五)、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中国古生物学会“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二)等奖项。发表和合作发表论文230余篇(含Nature、Science、PNAS、Geology等NI论文30余篇)、专著3部,主编论文专集14部。多项成果入选国内外教科书。
主要学术贡献包括:(1)系统开展了新元古代-寒武纪综合地层学研究,首次建立全球寒武纪碳同位素(δ13C)地层曲线,提出并修订埃迪卡拉纪和寒武纪全球和区域年代地层标准。为论证雪球事件假说提供可靠年代学证据。(2)联合获得多项重要化石发现,改写了多细胞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和动物在寒武纪之前的演化历史,部分发现先后入选“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2007),中国地质学会 “十大地质科技进展”(2016)和中国古生物学会 “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2016,2019),Science 杂志2015年“十大科学新闻图片”。(3)揭示动物在寒武纪早期快速起源演化(寒武纪大爆发)的规模和本质提供重要依据。(4)提出动物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模型,揭示寒武纪大爆发的多幕式辐射和灭绝过程与碳同位素异常和海洋氧化还原演变之间的耦合关系。联合提出并论证了底栖动物的生物扰动作用是距今5.2亿年以来地球-生命系统维持稳定的关键机制,标志着现代地球-生命系统的形成。这些研究为推动我国该领域向地球-生命系统科学方向上的发展做出贡献。
黑土区耕地退化阻控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PART 01
研究团队聚焦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多单位协同攻关。构建黑土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与退化评价体系,明确黑土退化过程,揭示黑土地肥沃耕层构建的高效机制,研发内稳性地力定向培育技术;率先完成全国首套10米分辨率黑土地土壤有机质遥感制图,发布首部东北黑土地白皮书;首创沟毁耕地修复技术,量化了风蚀、水蚀及融雪蚀多营力贡献,创建坡-沟一体化侵蚀防治技术体系;构建梨树模式2.0、龙江模式等区域适宜性技术模式,进行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应用,有效遏制示范区黑土退化趋势。模式纳入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支撑了黑土地保护利用工程等国家重大任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PART 02
1.张佳宝
主要贡献:牵头黑土地退化阻控及地力提升科技攻关,提出内稳性地力提升理论与定向培育技术。
2.姜明
主要贡献:牵头实施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创新工程,组织区域适宜性技术模式研发与应用。
3.贾仲君
主要贡献:提出发生发育为核心的黑土定向培育理念,研发了退化阻控与健康保育技术,推动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示范推广。
4.梁正伟
主要贡献:首创了盐碱地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三良一体化“大安模式”,在黑土区苏打盐碱地改造利用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5.邹文秀
主要贡献:研发了黑土耕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并建立标准化体系,提出了“龙江模式”,支撑中厚层黑土地保育与产能提升。
6.张兴义
主要贡献:首创基于秸秆填埋的沟毁耕地修复技术,入选水利部先进实用技术,纳入并支撑黑土区治沟和高标工程实施。
7.张丽莉
主要贡献:构建以有机无机地力培育产品创制与精准施用为核心的“辽河模式”,推动南部黑土区地力与粮食产能协同提升。
8.梁爱珍
主要贡献:构建了标准化、区域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梨树模式 2.0”,推动薄层退化黑土区地力与粮食产能协同提升。
9.关义新
主要贡献: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梨树模式”主体技术与配套农机具研发中做出开创性工作,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大面积应用。
10.刘焕军
主要贡献: 构建了黑土地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体系,研发黑土地智能化保护利用模式,有效提升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
张佳宝,男,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联合会土壤工程与技术委员会主席,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总技术负责人。长期从事中低产田治理与地力提升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国耕地保育、土壤质量提升及土壤科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召集人编制国家“土壤与土地资源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和国家“绿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并作为专家组组长编制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专项“黑土地利用保护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和指南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2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来源: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官网,顺科检测排版。
END
样品袋, 地质锤, 硬度笔, 记录本, 放大镜
传播科学,欢迎您点亮★星标,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