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射线房颤消融 开启绿色电生理治疗新篇章

文摘   2025-01-02 17:09   山东  

做行业典范  建一流医院

近日,滨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刘永选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成功为一名对造影剂过敏的房颤患者实施了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

此次手术不仅成功解决了患者的房颤问题,还避免了因造影剂过敏可能带来的风险。该手术的成功开展,也标志我院心血管内科在电生理领域再上新台阶。




60岁李先生,长期受房颤困扰,近1年反复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药物治疗效果差,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近日,李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我院心内科一病区就诊。根据李先生病情,科室准备行射频消融术,但检查过程中发现该患者存在造影剂过敏情况,出现大面积皮疹及严重瘙痒,这无疑给治疗增加了难度。

患者及家属对此非常担忧,刘永选副主任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后,决定对该患者采用零射线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

传统的射频消融术通常依赖X线透视来引导导管到达心脏的目标区域。零射线射频消融术则完全避免了X线的使用,依赖于先进的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和高精度的导管导航技术,是一项复杂且技术要求极高的医疗技术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刘主任及其团队利用三维标测系统和心腔内超声技术精确指导,全程未使用造影剂和X射线,在确保了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避免了造影剂不良反应及X线对人体的损伤,成功完成了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检查显示已恢复窦性心律。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症状为心慌、胸闷、气短、体力活动受限等。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射频消融术作为房颤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而对于造影剂过敏等人群,该手术却成为禁区。

零射线技术的运用,为儿童、孕妇及造影剂过敏等群体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实现了“低害、安全、精准、高效”的治疗效果。




术前患者房颤
术后转为窦性心律

刘永选副主任表示,介入手术治疗已成为心律失常最有效根治手段之一,传统介入治疗意味着医患需要同时承担X线带来的伤害,绿色电生理技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创新方法它利用先进的三维标测技术和心腔内超声技术,实现了在不依赖X射线情况下精准治疗。


心腔内超声技术是目前心脏介入手术诊治领域重要进展,可在手术中全程、实时、精准的呈现心腔内复杂结构和重要毗邻组织,在多种心脏介入手术中,降低X线辐射,实时监测,为手术安全保驾护航。


滨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一病区率先在全市开展了绿色电生理技术。

继多年前室早,室上速0射线之后,此次“房颤零射线消融”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滨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也为更多特殊心律失常患者带来了福音。



守护健康  从“心”做起


滨州市人民医院

鲁医广【2024】第0119-001-3716号



文字 | 王宁

编辑 | 郭庆花

审核 | 赵新英 刘洪恩 贾荣波 刘永选






费用线上交,预约少排队,报告早知道……欢迎使用滨州市人民医院“网上医院”微信小程序↓↓↓


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滨州市人民医院官微
新闻发布,科普知识宣传,健康常识。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