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是万家团圆的时期,也是非法金融活动的高发时期。在这喜庆的时刻,我们也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防范不法分子利用节日氛围进行非法金融活动。
1
什么是非法金融活动?
非法金融活动,是指未经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从事货币、支付、吸收存款、放贷、保险、证券、基金、期货、外汇等各类金融业务活动的行为。这些活动破坏金融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2
非法金融活动常见形式
1. 高息诱惑的非法集资。春节期间,不少人会收到各种投资项目的宣传,承诺高额利息或快速致富。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承诺超过正常市场回报的投资都可能是陷阱。非法集资往往利用亲情、友情进行扩散,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将血本无归。
2. 虚拟货币的骗局。打着“区块链”、“数字货币”的旗号,虚构项目,夸大收益,诱骗投资者购买不存在的虚拟货币或参与虚假交易平台。
3. 金融诈骗短信和电话。冒充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以各种理由要求您提供个人信息、银行卡密码或验证码,进而盗取资金。
4. 电信诈骗: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
5. 套路贷诈骗:以“低门槛、零风险、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款”等为诱饵,通过虚假APP或网站实施贷款诈骗。
6. 虚假网络投资平台诈骗:搭建虚假网络投资平台,谎称可投资股票、期货、基金等金融产品,通过虚假操作和指导骗取投资者资金。
3
如何有效防范非法金融活动
1. 提高警惕,不贪小便宜。面对各种投资诱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投资建议,切勿因贪图小利而陷入非法金融活动的陷阱。
2. 核实信息,选择正规渠道。在参与任何金融活动前,务必核实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客服电话或官方APP等正规渠道进行查询,避免通过不明来源的链接或二维码进行交易。
3. 保护个人信息,谨慎泄露。个人信息是诈骗分子的重要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要妥善保管好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密码等敏感信息。遇到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电话或短信,要仔细甄别,切勿轻易泄露。
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利保本是陷阱。警惕打着康养服务、区块链、虚拟货币、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科技、云养殖、绿色经济、新能源、跨境电商、影视投资等旗号的非法集资手段,共同守护幸福生活;选择合法机构,远离非法主体,谨防上当受骗。
在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濮阳开州农商银行祝愿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在新的一年里,财富稳健增长,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守护好自己的钱包,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欢乐的节日氛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