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剪刀、一把梳子、一张围布,她坚持义剪20余年,每一次剪刀与发丝的交错,都诠释着她对公益事业的执着与热忱。她,就是2024年第三季度“涪陵好人”、罗云镇老龙洞村党支部书记向仕花。
在老龙洞村,有一处特殊的存在——爱心理发室。这里是村里老人与留守儿童的温馨港湾,也是爱心凝聚与传递的地方,其创立者正是向仕花。
“大叔,胡子给您刮一下吧!”“大娘,我看您常戴帽子,我就给您剪短点儿。”在爱心理发室里,向仕花一边亲切询问着老人对发型的要求,一边娴熟地操持着剪刀,还不时与大家唠唠家常,屋里充满欢声笑语。
向仕花为敬老院老人理发
老龙洞村距离罗云场镇约13公里,距离最近的赶场点罗云镇狮子粱村约3公里,村民往返一趟需步行1个小时,爱心理发室因此成了老人们理发的不二之选。只要老人们有需求,向仕花总会挤出时间。虽是义务理发,但她对服务质量毫不含糊,每次都认真仔细。
“剪完还帮我们洗、吹干,就像自家闺女一样贴心!”村民李朝高理完发后,满是感激。
向仕花的义剪之路始于2003年。当时,她在罗云镇狮子粱村经营理发店,遇到特殊困难的孩子便免费服务。2012年,向仕花到涪陵一所中学担任保安,接触到许多困难学生,她便利用周末为学生们理发。“对我来说就是花点时间,可孩子们能省下饭钱买学习用品或零食,我也开心,觉得手艺有了价值。”这一年,她正式开启了更广泛的爱心义剪之路,利用闲暇之余前往乡村小学、敬老院,为老人与孩子送去免费理发服务,一把剪刀,结下无数温暖情谊。
2019年,因党委政府人才回引,向仕花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回到罗云镇老龙洞村,并担任当时的村党支部副书记一职。由于之前义剪的经历,她格外关注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我回到村里上班后也陆续帮村民理发,但是没有固定场所,就是一条板凳,洗头发也不方便,我就想能不能弄一个专门的地方。”向仕花看到村民们的实际困难,心中便萌生出一个想法——建立一间爱心理发室。
向仕花在爱心理发室为村民理发
但建立理发室并非易事,资金、场地、设备等问题都摆在眼前。可向仕花没有退缩,她积极奔走,向党员们诉说自己的想法,寻求他们的支持。同时,她也与辖区企业沟通交流,希望能得到企业的援助。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老龙洞村爱心理发室终于在2021年1月正式建成,并由她担任理发师。
爱心理发室面积约10平方米,虽然空间不大,但内部设施一应俱全,配备了充足、性能可靠的理发设备和工具,所有器材都严格符合安全标准。爱心理发室的服务对象十分广泛,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留守儿童、困难人员及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都可以在这里享受免费理发服务。而对于其他群体,则实行10元/人次的低偿理发,所得收益放入“捐款箱”,专门用于慰问因大病致贫的困难家庭,并且每一次使用这笔资金都需要经过党员大会同意,确保公开透明。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部分村民出行不便,向仕花还主动提供上门理发服务。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只要村民有需求,她都会背起理发工具,踏上充满爱心的行程,将爱心理发室的服务延伸到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
截至目前,向仕花共开展爱心义剪5000余人次,“爱心理发室”共为500余人次村民提供服务。
向仕花上门为行动不便老人理发
在理发时,向仕花如同老人的女儿、孩子的妈妈。而在工作中,她却摇身一变,成了整个村子的大家长,时刻将村民们的生活挂在心上,事无巨细地关心着每一个家庭。她曾组织志愿者街头理发,为原蔺市街道堡子小学白血病患者陶明波筹款3000多元;组织志愿服务队为癌症患者家庭收庄稼,并自掏腰包给患者慰问金;通过微信帮困难农户销售农产品,年累计超2万元……
“向书记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而且经常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帮村民剪头发,总是把村民的事情放在首位,是我学习的榜样。”老龙洞村党支部副书记邓俊说。
“我将充分利用爱心理发室这个平台,绝不止步于理发本身,而是以此为基石,拓展更多帮扶途径,向那些身处困境、亟待帮助之人伸出援助之手。尤其是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这两大群体,我定当竭尽全力给予他们支持与关爱。”向仕花说,未来她将继续在老龙洞村这片土地上,用爱心书写更多温暖篇章,让老龙洞村成为充满爱与希望的幸福家园,用自己的行动激励更多人投身公益,将爱心传递下去。
记者|刘雷
总监制:谭小科|监 制:田 涛
责 编:孔祥忠 孙 洁|编 辑:廖爱伶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回顾:
敢闯敢干、唯实争先|涪陵区级部门“一把手”这周在干啥(第1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