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杂志,这本很好!

财富   2024-12-13 20:23   北京  

第1期:《让我成为我自己》:“我是谁”,自我认知和实现。
第2期:《和爸妈的冒险指南》:亲子沟通,又爱又恨的关系怎么处理。
第3期:《可以共同灿烂,也能独自美丽》:社交(下面会详细举例)
第4期:《去休息咯!脑袋放假,全身放松》:会学习更要会休息
第5期:《二次元驾到,用热爱定义自己》:以二次元为引子,带领孩子们探索兴趣背后的各种职业可能,从项目管理到游戏策划,从交互设计、游戏美术、游戏营销到游戏测试工程师……
第6期:《我们与手机的距离》:帮沉迷手机的孩子理性分析,自己最舍不得手机里的什么东西,上网冲浪的时间都花在了什么地方,为什么我们停不下刷短视频的手,那些碎片化信息又在如何吃掉我们的大脑…
第7期:《艺术何以疗愈我们》:如何让艺术成为生活中一个小小的锚点。


无论孩子还是大人,现在压力有多大,我觉得不用我再啰嗦。
但大家不要一提到心理读物,就想到“防抑郁”等负面方向——健康积极的心理建设,对自己的认知探索,如何和各种压力和“变化”相处——才是一辈子的功课。
这本杂志的合作伙伴之一是西南大学——根据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它的心理学被评为A类学科,在全国排名前五。《商界少年》也是同一个杂志社出的,也是我娃很喜欢的杂志,理念比较现代,行文方式也很受孩子的喜欢。


来一些内页让大家看看话题,是不是都很贴近娃。

用一本举例哈,这本讲友情,标题是《可以共同灿烂,也能独自美丽》


首先有个卷首语,写得不错。
友谊是恒久不变的,也是流动的,可是流动并不代表失去。
三段式+转折,妥妥给娃示范一个议论文写法。



接下来有这样的小测试,和朋友一起做的,虽然就是个小游戏,但我记得我自己年少时最爱做这样的测试了。


接着就开始围绕友谊,进行方方面面的话题讨论——七十多页,我没有全拍哈。
比如我们为什么需要友谊?
社交中的心理学效应。


社交中,我们是否需要人设?
怎样的才能算“真朋友”。


在友谊中产生嫉妒的心理怎么办?
你会不会默默降级好友?
如何接受不完美的朋友,和不完美的关系?


万物有始有终,如何面对“绝交”?


互联网交友的注意事项。
可以和朋友一起做的事儿。
如何“看见”朋友。



以及一些名人的友谊故事。
关于友谊的心理学理论。


是不是?涉及到友谊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帮助你积极建设友情,一方面帮助你科学面对友情的流动,友谊可能带来的失去和创伤。
文笔也很不错,很多可以用到作文里的事例和金句,尤其是初中生


来看看附赠的家长刊,红圈部分是家长刊中会讨论的问题。


比如如何面对和处理孩子的“内向”——当心境的稳定与平和被频频打破,内向孩子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去修复它,这样的消耗,外人几乎觉察不到,但却真实存在。


如何好好地和孩子讨论同伴关系的问题,在社交问题这件事上,处理孩子的情绪,往往比化解问题更重要——这个我也有感受,其实孩子有时候就是一时的愤怒伤心,并不到创伤、绝交的程度,而成年人很多时候会进入“解决问题”的思路,有点“过度反应”。


如何正确认知孩子的社交。
如何解决自己面对孩子社交问题的焦虑。



多一次点赞  多一分鼓励
多一次分享  多一分力量



【广告】
▼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鸿学院!

宋鸿兵观天下
国际金融学者、《货币战争》作者、《鸿观》主讲人宋鸿兵先生与大家的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