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落幕|首届中国光谷人工智能艺术大会暨2024 ARTI Group 年会

文摘   文化   2024-11-01 19:58   湖北  

前言

10月26日至27日,首届中国光谷人工智能艺术大会暨2024 ARTI Group 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文创产业园举办。来自400+所高校的600+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成员代表出席活动。





嘉宾致辞

01

开幕式上,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谢正学,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钱德平,教授、博导、湖北美术学院校长周峰,武汉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李端阳,文旅部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尹寿松,中国动画学会会长马黎,中国工艺美术学院会长才大颖、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会长王建华出席并致辞,表达了对本次会议的支持与期许。


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段胜峰教授、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原院长陈汗青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品牌市场中心总经理吴骏华应邀参会,共同为推动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出谋献策。




实验室

揭牌仪式

02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才大颖会长与华中科技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蔡新元教授共同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AIGC 创意与表现重点实验室揭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AIGC创意与表现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是双方共同探索的深度融合创新模式,通过整合资源优势形成强大创新合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对新质文化力有重要助力。



文明一万年·智能社会体验馆

大型社会模拟器

03

会上,长江学者青年学者、教授、博导、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吕鹏发布了文明一万年·智能社会体验馆项目。“文明一万年·智能社会体验馆”是沉浸式VR大空间科普场馆项目。项目自2022年起进行超前谋划,占地面积近1500平方米,是VR沉浸式体验新业态的“先行先试”示范工程,也是“人工智能赋能社会治理,重构产业新格局”的重要探索。体验馆设有VR大空间体验、沉浸式CAVE、时光长廊三个展区,融合了国内最先进的AI、元宇宙、XR技术,带领观众沉浸体验人类文明的宏大变迁和社会治理模式的演进历程。

同期,吕鹏院长还发布了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承担建设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的重要成果——大型社会模拟器(唐代武汉古城复原模拟)。大型社会模拟器是通用人工智能理念与技术在社会层面的应用,是全球首个社会级的通用人工智能模拟器平台。它以城市规模的3D仿真环境为基础,将物理世界、信息空间和人类社会三者贯通,实现了对超大城市从物理要素到社会要素的全域模拟。这种高度逼真的场景模拟让平台能够全面支持智慧城市的决策与规划。它构建了个人、组织、社会三层的智能体架构,实现个体智能体与社会智能体之间的交互演化。智能体通过持续学习与优化,逐渐呈现出与现实世界相似的行为模式与动态演化,为模拟真实社会治理提供了强大支撑。




学术委员会

聘任仪式

04

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邀请各高校、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组建了“学术委员会”,共同推动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进步,扩大创新平台在业界的影响力。为进一步补充委员会力量,加强和完善平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教授、博导、中国传媒大学动画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黄心渊为大家宣布委员会新增成员名单

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学院院长、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朱松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导、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务院学位办设计学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鲁晓波,长江学者青年学者、教授、博导、南京艺术学院校长张凌浩,教授、博导、湖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原院长、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人可,教授、博导、教育部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林家阳学术顾问

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金江波为副主任。



2024年10月26日

会议主题

文化再计算

蔡新元教授主持,多位学者围绕“文化再计算”主题,针对人工智能对各类学科、科技成果转化与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生产内容(AIGC)的艺术设计场景应用等领域展开了精彩的发言和对话。


主旨演讲
 朱松纯 
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学院院长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演讲标题:《通感、同心、共振——探索人工智能艺术新范式》
朱松纯教授介绍,通用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是要构造能够匹配人类能力与智力、符合人类情感与伦理价值的通用智能体,赋予其思想认识(世界观)、价值取向(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人生观、社会观)。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开启了一系列合作,例如,尝试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捕捉指挥家的动作、手势以及手指等身体部位的紧张程度,就能生成一段音乐,也尝试给生成式人工智能输入一段视频,希望它输出符合视频内容的配乐。力求打造“通感、同心、共振”的新艺术形式。




 鲁晓波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导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国务院学位办设计学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教育部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演讲标题:《AI艺术的双刃剑》

鲁晓波教授在演讲《AI艺术的双刃剑》中探讨了人工智能与艺术教育的融合。艺术不仅是情感的表达,也是精神审美的体现,而科学则是理性逻辑的判断。他强调了科学与艺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是如何达到一种坚韧的和谐。在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创作门槛降低,创作方式和范式正在经历变革。AI技术通过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和算法等手段,生成或协助生成艺术作品,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鲁教授还提到,AI艺术可以定义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艺术作品或创作过程,它是一种跨越科技与艺术边界的新兴艺术形式。艺术在文化传承、保存、选择、批判、交流、融合以及更新与创造功能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人工智能艺术也有其局限,技术无法取代人类的情感和创造力,如何在冷静的科技环境中保留情感和人类共情能力是未来的一个关键问题。



 张凌浩 
教授,博导
长江学者青年学者
南京艺术学院校长

演讲标题:《人工智能推动设计思维的深刻变革》

张凌浩教授从工业设计的视角出发,围绕“AI是否会改变设计原则与思维”、“AI如何影响设计过程和实践”“AI将如何重新定义设计理论”等热点议题,阐述了人工智能在创新设计中的应用。张教授指出,AI设计不仅提升了设计迭代的速度,还带来了数据驱动的决策能力,推动了跨学科和文化的设计创新,同时在数据洞察、构思与迭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AI的进步,使传统的设计思维向算法思维转变,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上使设计更贴合用户需求。他强调在AI技术引导下,设计不再只是形式的变化,而是更深层次的意义创造。AI驱动的设计实践旨在理解和满足人类需求,创造出更具社会和文化价值的解决方案。张教授的分享展示了AI在设计行业中的应用潜力,为未来设计实践的变革提供了新视角。




主题演讲

人工智能艺术创意与设计

 学术主持:田少煦 
万人计划专家
教授,博导
广东工业大学特聘教授
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郝凝辉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中央美院设计学院院长


演讲标题:《幻像智慧:人工智能时代的认知困境》

郝凝辉教授首先以“候世达的恐惧”引入,指出在AI时代下人的特征例如智能、创造力、情感,甚至意识都太容易被算法产生了,肤浅的算法就可以破解人的特质。具体来说,AI时代是一场针对脑干底部的军备竞赛。每一个技术弊端对应一个人类弱点,信息过载对应认知局限,成瘾性对应多巴胺,极端化对应愤怒情绪等等。AI技术加剧了信息茧房的形成,放大了信息过载和深度造假下的新闻扭曲,是一种环境放大器。最后,郝教授强调设计师要做的是确保AI技术在提供解决方案与维持利润之间实现平衡,并帮助用户实现最高价值观。



 何人可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原院长

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演讲标题:《文化与人因数据驱动的智能设计》
何人可教授引人入胜的演讲立足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展示了一幅由文化与人因数据驱动的智能设计愿景图。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由人类自身、物理环境、智能设备及虚拟信息构成的“四元世界”,我们正利用数字化手段收集信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何教授致力于构建一个多模态人因数据库,涵盖压力、神经系统、肌肉及软组织分析等各个层面,这一系统不仅提高了人体研究的精确度,还揭示了设计与人的内在联系。在湖南大学的设计艺术学院,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设计大数据架构正在形成,它融合了多模态人类情感与心理特征。何教授的研究特别提到了已故民间艺术家覃奶时清,她精湛的剪纸技艺通过现代技术得到了再现,并成为了一个可供学习与应用的典范。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未来设计教育和研究方法的一种启示,在这个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何教授的研究成果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知识财富。



 吴小华 
教授,博导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原院长
国务院学位办设计学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演讲标题:《探索·实验·创新:探讨人工智能艺术领域“国美式”专业建设发展之路》

吴小华教授以“我们的设计应该借助艺术审美发展还是借助科技来发展?”发问,结合国美设计学科体系的建设成果与大家探讨了人工智能艺术发展的背景下设计学科的未来。“ 何为经典?何为有为?何为创造?学院要有自己的主张,团队要有自己的方向,教师要有自己的专长,学生要有自己探索,在每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始终寻求突破。”在探讨技术与内容的关系时,吴教授强调,尽管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艺术带来了新机遇,但内容始终是核心。国美在2018年成立创新设计学院,2018年创新设计学院成立,聚焦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艺术,向大数据智媒体时代下的"包豪斯"和“呼特玛斯”发展,重新整合知识体系,培养多元能力。最后,吴教授指出,国美通过跨学科、技术驱动和协同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人工智能将继续引领艺术领域的变革,而国美人将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永远为艺术而战。





 曹楠 

教授,博导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院长


演讲标题:《智能创意设计》

首先曹楠教授提出了创意与计算机结合时的狂野想象,指出了计算创意学作为新兴研究方向的诞生,强调了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年度十大突破中的显著位置。这一学科专注于探索计算机如何增强创意的生成,通过大数据的搜索与分析,推动了创意过程的智能化。他提到,在同济大学等机构,计算创意学的研究与实践已取得了一定成果,虽然具体细节未完全披露。整体上,他强调了计算创意学对未来创意产业和科技发展的深远影响。



 孙凌云 

教授,博导

长江学者青年学者

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院长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演讲标题:《智能体工作流:应对复杂设计》

孙凌云教授首先介绍了ComfyUI、Coze等实例图像工作流,随后指出智能体的概念。在大语言模型领域,智能体是指利用大语言模型作为核心计算引擎,能够自主执行任务、做出决策并与环境交互的人工智能系统,并分为软件智能体和具身智能体。智能体的结构由记忆、规划、行动、工具组成,孙教授以GPT趋势分析、造物云DesignGPT、扣子Bot为例展开讲解。最后总结复杂设计中要应对问题为设计信息问题、设计过程问题、设计方法问题。




主题论坛

人工智能艺术创意与设计

嘉宾们针对人工智能艺术的创作构想作出以下感想。其一,当面对人工智能范式不断涌现和更替时,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精简和优化。其二,使用适合人工智能艺术项目的创作工具,需要明确项目期望达成的目的以及最终呈现的效果。其三,在中国传统绘画表现形式中,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构图与布局、风格迁移与模拟、内容创作与辅助。其四,以人工智能赋能高校艺术教育,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艺术创作人才。



 学术主持:梁岩 

教授,博导

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院长

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论坛嘉宾:

罗礼平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余春娜

天津美术学院影视与传媒艺术学院副院长

邵恒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铁钟

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副院长



主题演讲
人工智能创意产业与发展

 学术主持:周越 

教授、博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黄向东 

教授、博导

西安美术学院动画学科带头人

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演讲标题:《AIGC数字艺术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
黄向东教授提出了人工智能生成艺术的概念与技术的快速迭代促使数字艺术创新及应用面临的各种变革与机遇,直至最后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现实问题。虽然技术的进步使得图像生成更为精美,但在追求视觉效果的同时,却容易忽视最基本的设计把控。生成式艺术有时会出现的错误和不完善画面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涉及到创作者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观念的问题。艺术工作者应当回归艺术的本质,从想象力出发去创作作品,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设计技巧本身。在人工智能日益渗透到创意领域的今天,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艺术不应被技术所束缚,而是应该激发无限的创造力,让技术成为辅助工具而非主导力量。只有当技术与艺术真正融合时,才能创作出既富有美感又不失真实性的作品。



  金江波 

教授、博导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

教育部全国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演讲标题:《文化遗产与数据叙事》
金江波教授主要介绍了文化遗产数据叙事的实践分享,分享者所在项目团队在数字化方面进行了多维度虚拟现实交互体验、AI大数据可视化和非智能设计、沉浸式行为原因和地方发展等三个方向的研究,以满足社会、行业和地方政府的需求。团队在传承复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参与国家非遗传承人群研究、提升传承人能力等,并创新性地将传统文化故事融入游戏。此外,从2016年起,团队开始进行数据可视化研究,将传承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模型,这一技术不仅应用于体育领域,还扩展到文化传承中,如藏族文化与汉字书法的数据分析。这些创新方法增强了文化传承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为艺术、教育等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可能。



  于朕  

副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

AI中心常务副主任
演讲标题:《幻觉制造者》
数字艺术不但建构起一种“人文科技双向会通“的创新领域,而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视听体系和幻觉工业。于朕教授从以幻制幻入手,首先分享了幻觉制造涉及的身体现场、虚拟场域营造与交互感知三大要素,指出只有三者相互作用,并结合空间计算、裸眼3D、模拟全息、沉浸声等技术,才能真正制造出幻觉,最终实现混合现实。于教授还分享了团队在幻觉制造方面的诸多尝试,通过展示名山胜迹、秒相化演、八项成道、“后人类·赛尔”3.0版本、未来出行舱等作品,深入探讨了对以幻制幻的思考。





2024年10月27日
会议主题
人工智能艺术教育:
创新、融合与发展

多位人工智能艺术家和行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创新、融合与发展”主题,以人工智能对高校人工智能艺术教育方向作分享,探讨了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和关联产业的创新与成果转化。


  王建民  

教授、博导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演讲标题:《AI助能艺术疗愈媒体创作》
王建民教授探索了如何利用AI工具协助艺术疗愈,特别是在构建命令、模型和界面设计方面。王教授带领团队利用软件、脚本思维和模型工具来创建模型,并探索角色与环境的互动,如在虚拟环境中漫游和社交距离的考量。在AI应用中,团队关注光的设计和语言交流的实现。同时,团队也在研究AI如何帮助解决现实问题,以及探索AI在认知和自我认知方面的应用。此外,团队还关注到AI在艺术创作中的社会责任,如关注自闭症儿童等社会问题,并思考如何利用艺术和科技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王教授带领的团队在艺术学院内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基金支持的项目,持续推动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孙晓勇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分会秘书长

文旅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院副院长



演讲标题:《设计行业的趋势与AI人才及产业需求》
在孙晓勇老师的演讲中,建筑装饰行业的未来趋势和AI技术的潜力得到了深入探讨。他指出,尽管2023年行业营收有所增长,但整体利润率几乎未变,显示出市场的竞争压力和经济复苏的挑战。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老旧建筑的更新需求将推动行业的变革。AI技术的崛起为设计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它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还增强了消费者满意度。孙老师强调,现代工艺、智能化设计以及绿色转型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行业应加强产学研结合,培养具备AI技术的设计人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他还提到,国家政策将继续支持数字文化产业与沉浸式体验的融合,为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设计行业正面临着重大的转型机遇,AI将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为创造更智能、更具创意的设计解决方案提供助力。




  宋婷  

知名人工智能艺术家


演讲标题:《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文艺、文娱、文创新声》
国际知名AI与加密艺术家宋婷老师介绍了“算力珠宝”与AI数字艺术的创新应用,通过生成式AI技术,实现了独特的视觉效果。此外,她还提到她的“文本计划”,这是一个立足于女性佩戴者视角的设计项目,通过生成个性化文本赋予每件珠宝独特意义。随后,宋老师展示了AI实验短片,以及什么样的短片适合AI做。在游戏领域,宋老师探讨了AI在游戏行业的潜在影响。在AI文创之声中,宋老师分析了AI生成作品的版权与外观设计所有权问题。最后,宋老师介绍了她参与的AI教育合作课程和线下工作坊,她希望能为更多人提供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并应用AI技术,为文艺、文娱、文创领域注入新活力。




  税梦玲  

人民邮电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高等教育理工分社副社长



演讲标题:《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人工智能艺术精品教材建设》
在本次会议中,税梦玲老师讨论重点集中在邮电社的出版流程、营销推广能力、精品教材建设成果以及人工智能艺术处理教材的开发。邮电社通过近20年的积累,形成了完善的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包括线下书展和线上网络书展、电子书架以及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在教材建设方面,邮电社与多所高校合作,打造了多套精品教材,尤其在理工科和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此外,邮电社在数字艺术和信息技术前沿教材领域也有着市场上的优势,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税老师还介绍了其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材开发上的创新,以及为教师提供的全方位教学支持资源。最后,税老师提出了邮电社与蔡院长合作的人工智能艺术处理教材的开发思路,旨在通过内容、资源和平台的整合,解决艺术专业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教学难题,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完成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可以看出,税老师此次会议展示重在呼吁参会嘉宾和教师们提供反馈和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共同推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林家阳  

教授、博导

教育部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演讲标题:《培养有用的设计人才——艺术教育教材与课程》
林家阳教授在其演讲中深刻剖析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现状,强调了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批评了那些将AI技术仅视为年轻人领域的保守观念。
林教授还分享了编写教材的经验,并指出,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教材,往往只是知识的搬运工,缺乏实用价值。他强调,优秀的教材应由具备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全能教师编写,内容应简洁明了,案例应深入具体。林教授总结并分享了编写教材的结构,并指出其中需要重视的五大要素:1) 精确的课程概述和作业要求;2) 重视学生作业的积累与展示;3) 明确教材中的知识点,这是教材的核心;4) 作业的收集应包括过程而非仅结果;5) 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扩展和巩固。
他提倡教材编写应一气呵成,而AI时代的到来将使有思想的教师能够更快速地完成这一任务。林教授最后强调,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应引领科技发展,而非单纯追求外在的美观,遵循这一逻辑是教育发展的关键。



主题分享

高校人工智能艺术教育

在学术论坛上,几位发言人就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教育和文化发展进行了精彩的探讨。重庆大学的熊喜秋教授提出,教学领域需要拥抱AI,特别是AI生成内容(AIGC)技术的融入可以极大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广东工业大学的纪毅教授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探讨了如何将AI技术应用于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以推动国际化和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江奥教授则从设计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人工智能如何辅助交互界面设计,倡导回归设计的本源,并探索新的设计范式。
论坛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副编审许金霞主持,她有效地串联了各位专家的观点,使会议内容丰富而具有启发性。整体上,这次论坛不仅深化了参与者对于AI在多领域应用的理解,也为未来的教育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学术主持

许金霞

人民邮电出版社副编审

出席嘉宾:

税梦玲

人民邮电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高等教育理工分社副社长

熊喜秋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系副教授

纪毅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江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研究员、副教授

————————

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致力推动全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鼓励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作,打造中国人工智能艺术生态场,推动人工智能时代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观念、课程、工具与实践的进化,助力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和关联产业的创新与成果转化。

△会议团队合影

—end—





ArtIgroup

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


ArtIgroup
汇聚各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学术、专业、产业等资源,实现跨高校界限的紧密合作,打造一个“共创、共享、共赢”的平台,促使联盟成员群策群力,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