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市民与游客的日常生活便利,更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在香港,厕所不仅仅是解决生理需求的场所,它们以独特的设计、人性化的服务和高效的管理,展现了这座城市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公共卫生的重视。
从历史悠久的地底公厕,到现代化的高科技厕所,香港的厕所文化经历了从简陋到精致、从基础到完善的华丽蜕变。
香港公厕历史
在19世纪中期,香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其公共设施相对匮乏。据史料记载,1860年代已立法禁止在大街随地便溺,但当时公厕数量有限,许多人仍选择在隐蔽处解决生理需求,导致环境卫生问题严重。
香港开埠早期
到了19世纪末,为了改善环境卫生,香港开始在中环区建设公厕。由于当时的社会观念认为厕所并不适宜公开讨论,且为了节约土地资源,这些厕所大多被建在了地下。
同时,由于当时的社会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女性较少外出工作,因此许多地下公厕仅设有男厕,没有女厕。这些地底公厕使用煤油灯照明,且由于早期香港的下水道设施不足,需要人工清理粪便(俗称“倒夜香”)。
加之建造时未考虑通风问题,这些厕所的臭气问题甚至比“屙屎巷”还要严重,未能有效解决随地大小便的问题。
在20世纪初,一些地产商看到了公厕的商业价值,开始在他们的地产社区中修建公厕,并收集粪便作为肥料出售。这一做法在当时是一种常见的商业模式,但随着社会对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这种模式逐渐消失。
1904年,香港为了通过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来对抗鼠疫,就建造了首个带淋浴的公厕——磅巷公厕!
在1940年代初,香港市政局计划提升公厕标准,将当时的公厕改建成水厕,并规定全香港所有酒楼茶室必须在1941年6月前安装水厕。
然而,这一规定引发了酒楼老板的反对,他们因下水道不足而难以实施。港府随后开始大规模兴建下水道,但工程因日军侵占香港而中断。
1920年干诺道中的公厕
二战后初期,香港公厕开始采用水槽式设计,存在卫生、清洁和节水方面的问题。使用者有时会在粪槽上铺上报纸以避免被溅污,但这种做法容易造成淤塞。
随着抽水马桶的普及,水槽式厕所逐渐被改建。区域市政局于1990年代起对新界地区的水槽式厕所进行了改建,至1998年11月完成。
如今,这类厕所已较为罕见,仅能在一些旧式工业大厦内找到。
进入2000年,香港中西区的地底公厕大多已被关闭,仅剩下威灵顿街与皇后大道交界的地底公厕仍对公众开放,且设施已经现代化。其他地底公厕,如位于鸭巴甸街的旧公厕,已被列为二级历史建筑进行保护。
随着下水道系统的逐步完善,水厕逐渐普及。此外,公厕的设计也开始注重美观和实用性,如采用玻璃砖间隔、加强通风设备等。
2000年开始,一项庞大的公厕翻新计划开始实施,涉及全港大约800个公厕。这些公厕在翻新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卫生条件,还增加了许多人性化设施,如残疾人士厕所、婴儿换尿布区等。
近年来,香港的公厕在设计上更加注重高科技与艺术化的结合,不仅注重实用性,还体现了人文关怀。
香港公厕分类
香港的公厕分类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人群和不同时刻的需求,以下是对香港公厕的分类!
1
地底厕所
地底厕所是早期香港城市规划的产物,它们巧妙地利用地下空间,为周边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厕所服务。虽然位置隐秘,但设施维护得相当不错,是了解香港历史变迁的一个小小窗口。
地址:
中环威灵顿街与皇后大道中交界地下公厕
鸭巴甸街及士丹顿街交界地下公厕
2
淋浴公厕
在香港路边,你仔细留意的话,其实能发现有不少带淋浴的公厕,里边的环境也很明亮、干净:
一般这种浴室是给露宿者,或者居住条件很差的市民用的,也是香港人文关怀的体现:
香港带有淋浴的公厕不在少数,而这种带淋浴的公厕甚至可以追溯到120年前!
地址:
磅巷公厕及浴室:上环磅巷及太平山街交界
华兴里公厕及浴室:上环城皇街及华兴里交界
水街公厕及浴室:西营盘水街及薄扶林道交界
3
流动厕所
香港许多区域人流量较大,开展活动或节假日时更是繁忙至极,然而公厕的数量却跟不上需求。为此,香港政府很早就开始设立流动厕所,并为了保证它们的质量下了大工夫。
1990年时,新一代塑胶制流动厕所就被引进,这种厕所设有化学循环运水式冲厕系统,其便器与粪缸之间有活门间隔,能够减少臭味外溢,还装设了洗手盘,极大地改善了流动公厕的卫生。
4
无障碍厕所
为了方便行动不便的乘客,香港地铁系统内的许多站点都设有无障碍厕所。这些厕所不仅宽敞,还配备了扶手、紧急呼叫按钮等设施,确保了乘客的安全与舒适。
香港的厕所文化以其多样化的形式和特色,展现了城市对公共服务的重视和人文关怀。无论是地底厕所的历史印记,还是现代化厕所的便利设施,都成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
香港人气公厕
香港有专门的厕所协会,每一年都会有“最佳公厕选举”,以下是2024年香港最新公厕评选结果!
1
金奖:荃湾海兴路公厕
位于海滨长廊,环境优美,符合香港公厕设计及管理指引的CASH + ME 要求。公厕内部光线充足,并设饮用水设备。
公厕内部光线及厕格数量充足,并有清晰指示,巿民使用体验佳。
2
银奖:欣澳公厕
位于欣澳公共运输交汇处,由食环署管辖。虽然位于交通繁忙的地段,但整洁程度和卫生环境良好,尽管日常使用频繁,但公厕所依然保持无异味。
3
铜奖:佐敦觉士道公厕
位于九龙佐敦觉士道儿童游乐场,由康文署管辖。曾是2021 年选为最急待改善公厕之一,经过最近的改善及翻新后,整体设施状况良好,公厕的地面保持干净。公厕更设有专为儿童设计的厕所设施,满足了小朋友的需求。
怎么找厕所
人有三急, 外出着急上厕所,却又怎么都找不到洗手间,就会令人感到很焦急,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厕所地图”来指路!
1
厕宝Toilet Buddy
厕宝Toilet Buddy是一个帮你快速在香港找厕所的手机软件, 覆盖全港超过8,000间厕所、公厕及育婴室资料,App内还提供导航服务及预览设施, 直接能帮你随时随地筛选出最接近的洗手间位置。
此外,你还可以查看厕所的入口图片,以便更快地找到目标。
2
Toilet Rush 冲厕
这款APP也提供找公厕、育婴室、洗澡间及饮水机的功能。比较特别的功能在于,冲厕APP可以查看实时轮候时间功能及取钥匙功能。
用户可以了解相关厕所的实时轮候情况,如人流过多,就可以去其他厕所,减少浪费时间!
而通过取钥匙功能,用户可了解相关厕所是否需要取钥匙,APP也提供取钥匙的方式和地方,同样实用。
香港的厕所文化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变迁和公共卫生意识的提升。通过了解香港公厕的历史、分类和排名,以及使用便捷的找公厕APP,你可以在香港更加顺畅无忧地解决内急问题。
希望这篇攻略能为你在香港的旅行或生活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