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伟胜:出海东南亚,是一首冰与火之歌

创业   2024-09-14 19:07   江苏  

短短数年,中国的教培行业经历了繁华似锦、烈火烹油,到一朝按下暂停键,又到政策放开、缓慢复苏的过山车行情。
行业阵痛的同时,有一批行业的先知者却悄悄将眼光投到了海外,尤其是当下中国企业出海最热的目的地——东南亚。

纵览众多教育市场,东南亚凭借优越的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等优势,成为适合教育科技行业发展的大市场,让许多国内教育创业者看到了机会。

那出海首选,到底是选最发达的新加坡还是人口体量最大的印尼?

是做K12学科培训,还是素质教育抑或职业教育?

吕伟胜老师,深耕教培行业达30年之久,曾担任新东方集团副总裁,东南大区总裁,获得“新东方集团20周年功勋人物”殊荣;他也是高途集团(跟谁学)联合创始人、乐言英语创始人,现在是新加坡首家专注于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机构——泰坦科技学院(Titan Tech Academy)董事长,中国教培人出海东南亚的先锋创业者和投资人。

在混沌十周年系列直播中,吕伟胜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新加坡、印尼创业投资的心得,

吕伟胜老师曾经说:“出海东南亚,是一首冰与火之歌”。

到底何谓冰?何谓火?

出海人如何䠀过这冰与火的旅程,坐上自己的铁王座?
分享嘉宾 | 吕伟胜 高途集团(跟谁学)联合创始人 Titan Tech Academy 董事长

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国内又经过了双减政策和疫情,因而留下来的企业都是相对优秀的企业。
比如现在已经存在于市场上的教培类公司,无疑既合规又大有发展前景。这完全映衬了一句话: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才见砥柱中流。

也就是说,要想测量一个人的决心,就要看他身处低谷时的反弹张力。

双减之后的教培行业出现了四种心态象限,分别是有心无力、无心有力、无心无力和有心有力。其中的“心”,指的是对行业的信心,“力”则指的是“能量”。
俞敏洪虽然后面转战直播带货了,但他属于有心有力的范畴,因为他不仅没有放弃教培行业,还真把直播间做得风生水起。

我非常佩服他的定力,因为他亲自下场做直播,但凡失败就会成为他人的笑柄,但他还是硬着头皮上,且真有所成就。
虽然距离我离开新东方已经有9年时间了,但俞敏洪的心态和能量让我心生敬佩。因为原本60岁的他可以退休过很滋润的生活了,但由于放不下集团里几万名员工及其家属,于是带着大家进行转型。

以新东方为例,双减之后转型有四种类型:

  • 转型新赛道,比如新东方转型直播带货;

  • 新瓶装旧酒,把以前的学科培训重新包装一下,换汤不换药;

  • 转攻其他教培赛道,比如成人教育、艺术类等;

  • 出海。

这些转型存在着三个变量:

  • 市场和赛道不变,从客户身上挖掘更高价值,抢夺更多市场份额;

  • 市场不变,改变赛道,比如做老年人市场、艺术培训市场等;

  • 赛道不变,改变市场,比如出海;

这些方向没有一个容易做,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减少变量。
所谓的减少变量就是不要冒着风险做太大跨度的转型,比如我从原本的教培行业直接转型去做人工智能,肯定会遭到很大的质疑,但如果我从国内的学科培训转为新加坡学科类培训,就是减少了变量。

接下来我讲一下教培行业的出海之路我们是怎么走的。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到底要不要出海?

这是一个决策问题,也就是推力和拉力,拉力是前方愿景的诱惑,推力是驱使你行动的恐惧。

内部的推力最主要来源于过度内卷导致的成本上升。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做任何事情都得买流量,没有流量就没有关注。
比如直播卖货,不买流量就没有曝光,但是买流量的成本又非常高。原本随着公司的发展,供应链逐渐完善,团队也越发成熟,收益应该也稳步提升,但现实是今年通过直播带货挣到钱的公司并不多。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经济不景气,大家都在缩减消费,其次是因为等直播间稍微盈利了,平台立马就会提升流量费。最终你的整个团队忙活一阵,只能拿到跟搬砖的基本工资持平的钱。

这时你可以看一看外面的机会,看看外面的拉力强不强劲。

东南亚是全世界唯一有人口红利的地区。东盟十一国,有十国来自东南亚,其中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印尼陆地面积19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8亿,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国,人均GDP为4900美金,国内经济形势也是一片欣欣向荣。
目前印尼的人力成本和房租都特别低,成本是中国的1/5或者1/10,但是培训行业的收费是中国的2/3。

印尼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虽然经济不是特别高,但却很愿意消费。因此在那边做餐饮或娱乐业相对容易一些,可以作为一个可以开拓的市场。

我觉得要不要出海得结合推力和拉力,如果你的公司现在在国内发展良好,且前途一片光明,其实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冒风险背井离乡。但如果公司经营难以为继,且很多问题是无力更改的,不妨把目光投向海外。

疫情三年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现在市场风险太高了,资源分散才能较好地规避竹篮打水一场空,就好比如果你在教培行业工作,最好就不要买教培行业的股票,因为你把个人精力已经投入到某家公司了,再买它的股票的话,一旦行业受到巨大的冲击,那你的身家财产和个人前景就会全砸进去。

还有另一个启示是,凡事要趁早。就拿出海来说,现在的机会还比较多,越晚可能就越少有资源了。比如新加坡头几年还没有网约车、移动支付,现在应有尽有;澳洲也实现了一部手机解决所有问题,甚至很多网约车是中国人做的。

在小国家开发市场比在大国家开发市场容易的一点在于,在中国如果有一件事情你想到了,很可能别人也想到过,只是没有做到,可能是这件事条件不成熟、方法不正确,但是在新加坡这样的面积很小的国家还有很多隐形商机未被开发。

比如我有一个同学在新加坡开了一家河南饭店,结果生意火爆。因为新加坡虽然人口不多,但其中有5万多河南人,因此如果在那里开一家河南饭店,应该会有很多河南人前来吃家乡菜。

最近,马来西亚的一家兰州拉面火了。因为马来西亚的3000万人口里面,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穆斯林,他们吃清真食品,因此兰州拉面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
从一家到无数家,现在的马来西亚几乎随处可见兰州拉面的馆子,深受当地穆斯林的喜爱。

根据这两个案例,我在想,印度尼西亚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其中穆斯林站绝大多数,那么兰州拉面是否可能也在那里广受欢迎呢?我认为这里面很有商机,不过还需要充分调研。
如果看准了,就立马行动,就像我说的那样,凡事要趁早。很多时候机会倏忽而至,一转眼就会被他人抢占。

《繁花》是今年的一部爆款剧,这部剧其实可以给创业者带来很多启示。

在这部剧里,智慧超群的爷叔反复对宝总说:“这是你的逃生通道。”因为宝总炒股风险很大,必须时时刻刻有一个逃生通道。在剧里,爷叔叮嘱他不要把20万条苹果牛仔裤的外贸订单移交给汪小姐,结果重情重义的宝总还是交了出去。爷叔知道后特别生气,直接跟宝总闹掰了。因为自行把逃生通道关闭相当于断送了绝境里的希望。

这告诉我们创业和投资需要多元化的布局,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其实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各有各的好。我们的劳动人民善良勤劳,还有政府的政策兜底。海外有人口红利,经验成本较低。因此需要根据对未来大势的判断进行选择。从本质来讲,选业务就是选国家,选国家就是选未来。

我认为在未来的10年间,深圳将成为中国最棒的城市。根据我的实地考察,深圳的产业政策非常完善,年轻人的精神面貌也非常鼓舞人心,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另外,上海、浙江和北京这些地方也很开放开明。我认为选择城市需要看它未来的大势,因为选城市就是选未来。

其实,思考“要不要出海”的问题是一个黑天鹅与灰犀牛的问题。
黑天鹅代表着极小概率的事件,但它一旦发生影响就会很大,比如疫情、大地震。
灰犀牛代表着大概率的事件,甚至你确定它一定会发生,但就是拦不住,比如房价下跌。而化解黑天鹅和灰犀牛的方式就是多元布局,包括业务的多元布局和地点的多元布局。

总结上诉内容,要决定是否出海,就需要考虑多方要素,包括必要性、紧迫性、可能性。同时,切忌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找到自己的逃生通道,并掌握好未来的大势。

首先是选地区和国家,通常的选项有北美、欧洲、东南亚、南亚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从五大资本要素来看,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和数据。
美国是全世界最强的地区,但近两年华人在那边的位置越来越尴尬,很多美国企业不接受来自中国的资金,也不投给中国的基金,因此很多中国公司既投不了资也募不到资,处境十分艰难。
在这个时候我们如果投身其中,想要凭借赤手空拳杀出一条血路,可以说极为困难。

澳、新离中国较近,没有太多自然灾害,整个社会十分和平。那边的生活环境很舒适,但过于平淡,如果你想投身于AI之类的高科技行业,那边可能不太适合,因为他们并不追赶科技潮流。

日本的话,是中国出海的热门国家之一。那边的经济形势虽然这两年有所缓和,但还未走出泡沫破灭之后的阴霾。日元最近下跌得厉害,很多企业受此影响很大,因此市场的不稳定性是需要考虑的方面。

东南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那边总人口约7亿,面积为500万平方公里,目前正在稳步发展中。接下来我一一说一下其中几个主要的国家。

前面介绍过印尼的基本情况,其实它的人口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出生率很高且平均年龄非常年轻,为28岁左右。由于穆斯林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他们的生育能力很强,所以导致印尼的人口稳步提升。

越南也是一个人口超1亿的国家,他们跟中国在很多方面有点相似。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他们与中国的联系一直很密切,劳动者也十分勤劳肯干,这吸引了很多中国企业在那边开设工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发展得相当不错。

接下来是泰国。泰国是东南亚地区里与中国关系最好的国家,明年即将迎来建交50周年纪念日。在这几十年中,泰国和中国从未针锋相对过,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泰国的华人为泰国作出了很大贡献。不仅曾经协助他们击退了侵略者,还掌握了泰国的经济命脉,是泰国的重要经济支柱。
其次,泰国与中国不接壤,没有边境争端。并且泰国是中国人最爱去的旅游国家之一,旅游业推动了两国的文化交流。

再来说新加坡。新加坡的总人口为591.8万,政府计划在2030年让人口突破690万。为了迎接新增的人口,政府大建组屋,预期在十年内新建70万套组屋。
组屋是新加坡人民主要的住宅类型,约容纳了80%左右的人口,它由政府修建,价格十分便宜,是作为新加坡公民都可以享受到的福利。
可以说,新加坡是世界上少有现实了“居者有其屋”的国家。

在新加坡的591.8万人口中,公民和永久居民约415万,其余的176.8万非居民中大多数是外来劳工。
对于这样的人口构成来说,70万套组屋完全能够容纳下未来新增的人口,但是华人并不愿意生太多孩子,为了缓解人口过少的问题,政府决定吸引大量的外来移民。

在政策方面,中国的优势在于它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整个国家的规章制度趋于一致,但东南亚每个国家都各有不同,且差别很大,因此在出海东南亚之前一定要深度了解那个国家的法律政策。

美国和新加坡的劳动合同与中国差别很大。他们没有期限,一直续签,除非中途解雇。如果企业要解雇员工,提前一个月或三个月通知就可以,不用像我们一样给N+1,这跟他们的雇用市场情况息息相关。

除了了解国家的经济形势、人口构成以及法律政策,还需要了解气候环境。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多难兴邦的地方,我们获得宁静安稳的生活不过50年的时间。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同时,世界上其他地方依然充斥着屠杀、饥荒、战争等恐怖的灾难。我们成长在和平时代,习惯了国泰民安的景象,可能会忽略世界上很多地方还不够太平。
在选择出海国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那边的社会氛围,如果处在一个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国度,你的成功可能会立马付之一炬。

我认为东南亚的气候十分宜居,比如新加坡,热的时候31度左右,冷的时候26度左右,也几乎没有自然灾害,生活在那边特别舒适。印尼有海啸和火山,但基本上影响的是偏远地区,对我们去那边创业的人来说基本没影响。

以上都是我们在出海前应该做好的背景调查,调查应该全面而多元,这样才能避开一些没必要的风险。

出海创业有三要素,分别是赛道、标杆和团队。赛道指行业,标杆指行业里的大公司,团队是做成事的组织。这三者缺一不可。
当你不清楚应该怎么做的时候,最便捷的方式是跟随客户的步伐。比如你的公司是给轮胎厂商生产轮胎的,你的客户搬去了泰国,你跟他一起搬去泰国,这样就可以有所保障。不需要自己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上从零开始。

选项目的话,要看这个项目的刚需、客单价、市场容量和客户周期四个方面。以教培行业为例,考试类的刚需一定高于非考试类,越是小众的考试客单价越高,中小学的市场容量最大,客户后期一般是2-6年。

很多人以为新东方依靠做留学市场才上市的,其实不然,新东方的业务里有70%以上是中小学业务。全国有2.26亿中小幼学生(2020年数据),中小学学科辅导市场一年有万亿规模,但是出国留学人数才40万人,相比之下,市场规模要小很多。

因此,学科辅导是一个持续不断且巨大的市场,会一直作为刚需存在。而一些兴趣爱好的培训课,他们的市场规模不仅小,客户周期也十分有限(很多客户上两三节体验课就不去了),很多企业只存活了两三年就关闭了。

因此,选择项目时一定要考虑我所说的四个方面,它们决定了业务发展的未来。

风险管理与反脆弱也是选项目时的重要工作。要做好风险管理,就不要贸然有资本性支出,也就是进行固定资产建设,当然每家企业的情况不同,有的人喜欢冒险,也有人习惯稳妥。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稳妥还是更好一点,因为有些时候一旦摔倒就会万劫不复。

比如你要在印尼开一个中文辅导机构,我建议你不要直接弄成几百平方米的规模。投入太大了,万一招不到学生,维持不到几个月就会倒闭。
但如果你先借个教室、租个酒店、会议室做辅导,等时机成熟了再投入较大的资金,这样风险就会小很多。

同时,人才不可或缺。要开拓海外市场,单打独斗十分困难,最好有两三个人组成一个小团体,每个人分担各自的工作。有的人负责营销,有的人负责产品,有的人负责后勤,这样才能保证方方面面的工作内容做好。

至于国内资产处理、海外资产购置、资产配置等问题,可以与本地的人才合作,让本地关系网比较强的个人和组织帮你。以此拿到新加坡工作签证或永久居民申请,以及创办公司需要的手续。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做市场时不要小看某个市场的规模。拿新加坡举例,虽然新加坡市场很小,但如果你的企业做到了赛道里的龙头位置,那也是巨大的营业额。
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因为在中国,你要是在培训行业做了5000万营业额,在一些省市都是位列前茅。如果这样的体量还不能满足你的野心,你可以以此作为跳板,辐射整个东南亚。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我有几点总结想要在此分享给大家:

第一点,敢为天下后。最好不要亲身试验一个商业模式是否会成功,而是尽可能在成功的经验里挖掘出自己的道路,成为“成功的第二次发生”。

第二点,至少扎根当地调研三个月。要充分调研之后再行动,并且不要贸然进行资本性的固定支出。

第三点,精益创业。经过他人验证后的经验再尝试,每一步都要有充分的把握。

第四点,本土化。不仅要做本土化的产品,还要让营销结合本土特色。另外,企业必须扎根本土,对本土的经济、就业和税收有所贡献才会得到政府的支持。

以上是我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是一个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或是想要出海做培训机构,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总思维导图,希望能帮你在思绪的乱麻中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

扫码链接新新浪潮!

*本文来源于混沌学园,作者混沌学园欢迎加首席交流官白帆微信(fan_062400),围观新浪潮朋友圈,深度交流资源对接,加入行业创始人社群。

【推荐阅读】

浪潮新消费
消费创新风向标,头部品牌聚集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