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迎来2025量产元年的人形机器人板块,已是二级市场投资主线之一。
01
量产消息接二连三
人形机器人热度不断提升
人形机器人本就属于强预期板块,主要是事件驱动,板块行情和行业内头部厂商进展高度相关。
2024年8月30日,1X推出专为家庭设计的双足人形机器人NEO的原型机NEOBeta。11月,公司发布NEO解锁厨房场景的视频,展示其在家庭场景中处理复杂任务的潜力。目前,公司正在挪威莫斯工厂进行批量生产的准备工作,公司研发日程下一步预计为快速移动能力。
宇树科技现有两款通用人形机器人,H1和G1。其中H1已面向市场销售,售价9万美元,截至2024上半年通过代理商等渠道已向市场销售出100多台,主要面向大学、科研机构。
5月13日,宇树发布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身高127cm,体重35kg,移动速度2m/s,续航时间约2h,搭载Dex3-1力控灵巧手,单手臂最大负载3kg,可实现较强的灵活性。G1机器人整合UnifoLM机器人大模型、AI深度学习技术、计算机视觉能力和语音识别系统,赋予机器人自我学习和环境适应能力。8月20日,G1量产版发布,9.9万元起售。
资料来源:宇树科技官网
智元“远征”、“灵犀”系列产品也将量产亮相,预计年交付300台。
据公司官网,8月18日,“智元远征商用启航”的2024年度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远征”与“灵犀”两大系列共五款商用人形机器人新品,包括远征A2、远征A2-W、远征A2-Max、灵犀X1及灵犀X1-W,并展示了其在机器人动力、感知、通信、控制四大领域的自主研发成果,分享了具身智能G1到G5技术路线图和AIDEA具身智能数据系统。
预估双足人形机器人远征A2今年发货量约200台,轮式人形机器人远征A2-W则在100台左右,其他型号暂未安排发货计划。9月25日,智元机器人开源高性能通信框架AimRT;10月24日,面向全球开源“灵犀X1”。
资料来源:智元机器人官网
10月14日,优必选正式发布的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1,已进入汽车工厂实训,包括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红旗、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奥迪一汽、富士康、顺丰等,已经在多家车厂实训中取得了超过500台的意向订单。WalkerS1也成为全球第一个可以与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工业移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管理系统的协同作业的人形机器人。
资料来源:优必选官网
02
2025量产元年将至
产业迎来转折点
人形机器人对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工业机器人和机械臂等更多在标准工业场景下使用,功能有限。现在社会的基础设施都是以人为服务对象建设的,设计人形机器人的意义在于机器人可以像人一样,使用各种基础设施。同时人形机器人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整合,相对工业机器人更具有通用性。
运控算法是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的关键要素。运动控制能力又称机器人的“小脑”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能力,在机器人执行具体任务时候,需要解决准确性和实时性问题,AI在机器人的任务和步态规划是其中最大的难点,其他的比如人形机器人行动的速度、步幅、稳定性和路径规划也都是难点。
不过人形机器人算法可供练习数据相对较少。人形机器人最终仍然需要往与人交互的层面上发展,要确保人形机器人在与人类做物理交互的安全不能仅依靠纯位置控制,最终能决定机器人人机交互能力的主要是AI算法及软件平台能力。相对自动驾驶和Chat GPT等人工智能算法,人形机器人的算法难度在于可获取用于练习的数据较少。
工厂环境相对高标准化、高流程化、高度封闭稳定,是人形机器人早期训练学习的理想真实场景。人形机器人发展早期阶段存在“不具备实用性→无法形成商业化规模→无法收集足够的学习数据→无法提升技能与性能→不具备实用性”的发展“悖论”,数据的缺乏制约了人形机器人算法模型的训练和进化。工厂具备高标准化、高流程化、高度稳定等特点,能够为人形机器人提供高质量、大规模的实际应用数据,再进一步泛化至更多通用场景。目前,已有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与汽车企业达成合作,将人形机器人部署汽车装配流水线中,执行搬运、质检等工作。
短期来看,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是为了训练与提升通用性;中期来看,工厂中的通用机器人可能会以更多形态出现。马斯克预测到2025年,或有超过1000台Optimus进入特斯拉车间。
Figure、1X、宇树、智元、开普勒、优必选等国内外机器人领先企业已经先后开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预示着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产业进入从0到1转折点。
那人形机器人的潜力有多大?
马斯克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表示,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未来数量将超过人类,可以替代人类完成无聊、危险和人类不愿意做的工作,成为工业主力,预计有望达到100亿台。专业机构表示当人形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00万台时,售价2万美元,对应市场空间可以达到2000亿美元,拥有超万亿人民币的市场空间。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0.17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1亿美元,2024-2030年CAGR将超过56%,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1.19万台增长至60.57万台。
资料来源:高工产业研究院
03
值得关注的产业链环节和企业有哪些?
目前海内外人形机器人产业主要分为3大势力:车企、机器人企业和互联网公司。
其中车厂由于拥有自动驾驶的算法积累和完整的生产体系,对于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较为独立,但部分车企也会选择与互联网公司进行软件技术合作;机器人企业和互联网公司则倾向于进行深度合作,互联网公司通过投资参股的方式进入人形机器人产业,为机器人企业提供资金和算法研发支持,而机器人企业负责机器人本体研发和底层运控算法的支持,并构建供应链进行生产销售,两者各取所长。
相较海外头部厂商,可以看到国内人形机器人厂商的特点是大部分产品的商业化落地速度较快,已经实现原型机的小规模销售。按照目前的商业化进度,可以分为:已经商业化落地实现销售(优必选、达闼、宇树科技、傅利叶智能、智元)和已经推出原型产品(开普勒、小米、小鹏)两类。
而结合产业链进度投资价值量高且有技术壁垒的关键零部件,将是资本市场重点关注对象。如执行器、灵巧手、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传感器等。此外可前瞻布局灵巧手、触觉皮肤和peek轻量化材料有技术进步可能性的环节。
其中减速器领域有谐波减速器龙头绿的谐波,行星减速器龙头中大力德,以及川渝地区减速器公司蓝黛科技、豪能股份、瑞迪智驱等;行星滚柱丝杠领域有北特科技、五洲新春、贝斯特、恒立液压、震裕科技等公司;灵巧手方面,鸣志电器和兆威机电为代表的空心杯电机和无刷有齿槽电机两类方案进展乐观;传感器有安培龙、柯力传感、奥比中光、东华测试、凌云股份等企业。
- END -
更多精彩视频就在全景财经视频号!
点击图片可直接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全景财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