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解铝“北铝南移、东铝西移”,“中国绿色铝谷”在此诞生!

民生   2025-01-10 12:07   上海  


时隔6年,再次来到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目之所及,皆是变化。但在诸多变化之中,有一抹“绿色”格外亮眼——

“原来,这里都是荒秃秃的山坳,一片接一片。”站在观景平台上,砚山县工信商务局副局长李振用手在眼前画了个圈。圈内,一座座崭新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川流不息的卡车从这里驶上广昆高速,将“砚山制造”的绿色铝运往全国各地。

2019年,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落户砚山产业园区,抢抓国家产业布局调整重大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当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如今,文山州绿色铝产能已经跃居全国州(市)第一位,2023年实现绿色铝产业工业产值567.4亿元,其中砚山县产值达312.2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88.8%。在沪滇协作的助力下,一批高科技、高效能的企业到这里,为打造“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持续赋能。

“引得金凤凰”

园区建设之初,1000多台机器和3000多人每天同时施工;县里成立现场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专班,抽调300多名干部24小时三班倒参与项目建设……

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机会太难得了。”李振说。

摊开地图,砚山犹如一只张开翅膀的蝴蝶,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陲。2017年,砚山工业园区被认定为云南省级高新区,但缺少产业链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支柱项目,一直是砚山发展的一块“心病”。

2019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国电解铝“北铝南移、东铝西移”进程加快。在各方的通力合作下,砚山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合作共建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并成立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宏泰”)。

“‘链主’企业对于全产业链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沪滇协作,我曾多次前往上海调研学习,学到的最重要的一招,就是以商招商。”李振说,从洽谈到签约仅用28天,从签约到开工仅用65天,从开工到正式投产仅用195天,砚山把“西畴精神”融入工作实际,把不可能变为现实。

2020年9月,云南宏泰电解铝一期项目建成投产2020年11月,第一家下游企业云南创新合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公司”)建成投产。此后,链上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这片热土,其中就有创新公司的合作伙伴——中外合资企业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在沪滇协作的推动下,2023年3月底,云南创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格公司”)应运而生

“砚山工业基础好、绿色铝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且可以辐射东南亚市场,符合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创格公司人力资源与行政部经理陈瑞平说,对接过程中,沪滇协作给予了创格公司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除特殊资质申请外,企业只需要提供基本信息和基础材料,各种手续办理均由沪滇两地干部跑腿。

如今,紧挨着创新公司的186亩土地上,创格公司2条生产线正加紧建设调试。建成后,创新公司所生产的铝水可以直接运送至创格公司进行合金生产,省去了“从铝水到铝锭再融化成铝水”的中间环节,既节能减排,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在高端铝合金材料领域拥有一定话语权,因此,采用的技术和设备都是国际顶尖的,智能化程度非常高。目前,已经有不少客户向我们发出了订单,2025年预计产值达到30亿元左右。”陈瑞平说,公司共计划建设4条生产线,待全部建成投产,预计带动就业约200人。

“盼得人才归”

听说家乡来了一批大企业,杜富云决定回家“试试水”。

他是昆明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才生,毕业后进入云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工作。2021年底,为解决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的工业用电问题,在沪滇协作的牵线搭桥下,上海能科瑞盈能源有限公司来到砚山,成立文山宏烨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文山宏烨”),落地云南宏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022年6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杜富云也顺利通过应聘,成为一名班长。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分布式光伏发电,上海技术真是令我大开眼界。”杜富云说,不同于集中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以“自发自用,全额消纳”为特性,可以在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的同时显著推动节能减排。

因为表现出色,很快,杜富云成了项目运维站长。“压力更大了。”他说,由于存在大量交叉作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非常考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前只要带好几个人,现在需要管理一群人,还要负责对外协调、电量结算、设备排故等事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但一想到能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家乡建设作贡献,再苦再累我都不怕。”

“输出电压650V,电压稳定,启动程序开始。”2023年12月19日,随着调总的指令,云南宏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完成全容量并网,2024年上半年发电量达3667.8万kWh

近年来,像杜富云这样“回流”的人才还有很多,许多周边县市的务工者也因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的蓬勃发展而选择扎根砚山。在此过程中,砚山加速推进产城融合。现在,只需要花费500元即可在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租到一间6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房,离产业园约10分钟的车程外,医院、学校等设施一应俱全,有效减少人才的后顾之忧。

王冬也找到了自己的机会。从工商管理毕业后,他一直从事行政文职工作,却始终按捺不住一颗“投笔从戎”的心。看到创格公司在招聘,他想都没想就投出了自己的简历。

“我身边不少朋友都从事铝产业相关工作。得知我想要当一名熔铸工,他们就问了我一句话:你能吃苦吗?”王冬说。

跨界之路异常艰辛,“所幸有一位耐心的好师傅”。“抹盘,要先抹油,再抹粉,再压油,一步都不能错;铝棒,表面必须光滑,需要细心观察,辨别‘问题棒’中的杂质成分……”在师傅的帮助下,王冬已经能够独立完成部分操作。他说,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真正读懂“写满化学天书”的配料表,去上海公司参加培训,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才。

“奔向新未来”

为进一步推动砚山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人才技术等方面提质增效,上海市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管委会与砚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签署了共建合作框架协议。

“上海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都说上海效率、人员素质高,可到底高在哪儿?”2023年4月,当时还在砚山县投资促进局工作的农斌带着问题,前往市北高新挂职担任招商经理助理,一上来就被“飞一样的节奏”震撼了。

“在云南,一个项目通常会进行责任分解并明确指派。在上海,责任分解后,每个人几乎都在‘抢活干’,积极性、主动性非常高,单兵作战能力也很强。”农斌说,第二天,当他还在思考时,上海工作人员的成果已经提交。

短短4个月的时间一闪而过。这期间,农斌参加过招商引资,也参与了市北高新与蚂蚁集团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全球产业区块链高峰论坛。他说,学到的东西“一天一夜都讲不完”。

回到砚山后,他调岗至搬迁安置办,但依然被任命为砚山县多晶国际水晶科技示范园区项目综合协调组专职副主任,并服务至今。通过“企业承诺+容缺受理”的方式,他进一步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实现“拿地即开工”。

“‘上海效率’已经深深印刻在了我的行为举止中,也让我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即使在不同的岗位上,这段经历依然让我受益匪浅,打开了我解决问题的眼界和思路。”农斌说。

在沪滇协作的推动下,市北高新与砚山产业园区共建的轻资产运营公司已经落地,正为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并培养更多具有现代园区管理能力的人才。“绿色铝产业,未来可期。通过沪滇协作,我们有信心不断延伸铝产业发展链条,向千亿级绿色铝产业集群稳步迈进。”李振说。

来源:上观新闻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图片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只为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如您有铝锭、铝合金采购、销售需求,请加微信,备注“加贸易群”;如需探讨铝价、铝股票、期货,请备注“加铝价群”;如有技术探讨需求,请备注“加技术群”;如有求职、招聘需求,请加QQ群:619214817 

电解铝
电解铝原创文章,铝行业政策、行业趋势分析,铝行业招聘信息,新产品、新技术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