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院人物 | 奖学金专访:苏行健

教育   2024-12-05 18:00   北京  


蒋南翔奖学金

苏行健


个人简介:苏行健,共青团员,2022年进入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学习。现任软件23班团支书,软件学院学生会学习发展部干事。曾任校团委文体部干事。曾获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蒋南翔奖学金等荣誉。


脚踏实地,追求卓越

————————

苏行健同学的大学生活起步并不顺利,大一时,他在微积分、离散数学等课程的学习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并未取得理想成绩。尽管如此,他经过总结,很快发现自己在大一学年时间选择的课程过多、参与的活动较为冗杂从而导致时间安排的失衡的问题。进入大二后,总结过去的经验,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术目标。


苏行健认为,首先需要合理安排课程。例如考虑到大二下学期的专业课较多,他将培养方案中的大二下学期必修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安排到大二上学期。其次,及时的反馈也很重要。大学课程较多,单个课程间隔较久,知识点很容易遗忘,需要多创造回忆和反馈的机会,例如合理利用平时的作业,形成规律的复习时间;此外,苏行健认为,合理使用大模型对学业有利,大模型可以加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辅助完成困难的项目,但是不可形成“不会就问GPT”的依赖,面对课程要求需要掌握的知识,务必要深入思考、保证掌握。


在教师午餐会上,左数第四为苏行健


在不断努力下,大二学年,苏行健同学完成了49学分的课程,均绩3.98。在与同学们的学习交流中,他不断提升自己,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还追求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通过两年的系统学习,他意识到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发展的一大热点,而作为一名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他的专业技能在AI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他在学习中不断寻求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认为未来无论是在软件开发中为AI的普及搭建平台,还是在推动AI的研究进展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都能尽自己微薄之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成绩的取得固然重要,但学科知识的运用与专业认知的提升才是我真正追求的目标。”苏行健同学提到。在专业选择上,他并没有单纯地追求成绩,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在学术上进行拓展。他主动选修了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提升自己的专业认知,同时也积极阅读有关文献,深化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助人为乐,服务社会

————————

除了在学业和科研方面的努力,苏行健同学在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中同样展现了积极的态度和出色的能力。大二以来,他加入了校团委文体部,参与 “一二·九”合唱等校级活动的筹备工作。同时,他也加入软件学院学生会学发部,参与了生权周报的制作以及教师午餐会的组织工作。在新学期,他成功当选为软件23班的团支书,积极服务同学,组织班级活动,推动班级事务的发展。


“在学发部组织教师午餐会、报验交流会等活动时,我越发意识到同学们需要一个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差的影响非常大。这也让我认识到担任班级职务的意义和责任。”苏行健同学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搭建一个桥梁,促进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让每个人都能更充分地获取资源和信息,共同成长


此外,苏行健同学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2023年夏季,他成为清华大学暑期招生志愿者,参与“合肥英才营”的招生活动。在活动中,他不仅帮助学弟学妹们了解清华大学的学术氛围,还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寒假期间,他还参与了“情系母校”志愿活动,回到自己的高中母校进行软件工程专业和清华大学介绍的宣讲,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了解大学生活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情系母校”支队中,左数第一为苏行健


我认为,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不仅能够帮助他人,更能够提升自己。通过志愿服务,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自己。”苏行健同学说道。在志愿活动中,他不仅获得了帮助他人的满足感,还不断提升了自己的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大学经历。



全面发展,锻炼体魄

————————

除了学业、科研和社会工作,苏行健在文体活动方面也表现积极。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他对羽毛球和长跑有着浓厚的兴趣。例如,他参加了院系组织的“码杯”羽毛球比赛,并与班级一起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对于体育,他认为这是一笔对自己的“长远”投资。



在“码杯”羽毛球赛上,左数第三为苏行健


“体育活动让我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中得到放松。”苏行健说道。他始终认为,大学生应该全面发展,学术与体育并重,身心的健康和学术的成就同样重要,二者结合,才能真正“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行健不息,含章可贞。”苏行健总结道。他坚信坚持不懈、不断进取,同时含蓄地处事,保持美好品德,将能创造辉煌的未来。



供稿 | 苏行健

编辑 | 葛冠辰

审核 | 张之远 林敏芝 陈植

软小宣
同步软院最新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