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领域再生波澜。
1月7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活性阳极材料(Active Anode Material)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简称“双反”)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针对美国海关编码2504.10.5000和3801.10.5000项下的产品,迅速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据悉,此次调查源于美国行业协会the American Active Anode Material Producers在2024年12月18日提交的申请。该协会声称,2024年前9个月,中国输美活性阳极材料金额超2.6亿美元,占据美国进口市场份额超60%,并认定中国进口产品存在828.14% - 920.95%的倾销幅度。
按照调查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预计最晚将于2025年2月3日就反倾销和反补贴作出产业损害初裁。若ITC裁定涉案产品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美国商务部将进一步深入调查。其中,反补贴初裁预计在2025年3月13日作出,反倾销初裁预计于2025年5月27日公布 。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双反”调查一旦成立,对中国相关企业冲击巨大。中国作为活性阳极材料的重要生产国,一旦被裁定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相关企业将面临高额的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这将使产品在美国市场价格飙升,严重削弱其竞争力,导致订单大幅减少,营收下滑,甚至可能被迫退出美国市场。同时,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声誉与地位也将受到负面影响。
对美国而言,其相关产业可能因原材料供应短缺或成本上涨而面临困境。
对行业发展而言,全球产业链的协同性与稳定性或将遭到破坏。
活动预告
往期热点推荐
加入锂电行业交流群
长按二维码,备注“姓名-公司-岗位”申请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