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宁夏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银川经开区企业宁夏赛马科进混凝土有限公司同宁夏中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全市新一笔用水权交易,这是银川市用水权改革以来第100笔用水权交易,不仅标志着我市在推动水资源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也折射出银川经开区用水权改革迈出了新步伐。
据悉,水权交易是通过市场调节,使用水效率低的水权人考虑用水的机会成本而节约用水,并把部分水权转让给用水边际效益大的用水人,使新增或潜在用水人有机会取得所需水资源,可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优化水资源配置结构和配置格局,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一个愿卖、一个愿买,这只是用水权交易最初达成的双方意愿。从“水权转让”到“市场化交易”用水权改革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制度和机制的长久引导。近年来,银川经开区始终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宗旨,以深入推进节水控水为目标,加快实施了水资源结构优化、深化用水权改革、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开展节水载体创建等重点任务,有效缓解了园区水资源短缺状况,切实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园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新突破。
“在用水权改革上,我们按照自治区、银川市各项工作要求,通过建机制、立规矩,积极开展用水调查、建立用水台账、推进用水权确权等,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再生水循环利用效率,全力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转变,切实让水资源充分‘活起来’,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提供坚强的水资源支持和保障。”银川经开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园区获评全区第一家国家“水效领跑者”,累计创建自治区级节水企业10家、银川市级节水企业30家,其中年用水50万立方米以上企业创建率达到60%,火电企业建成率100%。
着力推进工业水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银川经开区打好改革“组合拳”,出好创新“关键招”,逐步破解用水权改革所面临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并积极组织顶津食品、中欣晶圆、天通银厦、宁夏中环等多家企业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用水权量,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用水权改革开展以来,银川经开区主动与企业对接,靠前服务,帮助我们完成了跨县区、跨行业的用水权交易,有效缓解了企业用水不足等问题。”中欣晶圆半导体相关负责人说,晶棒切片和截断、滚膜工序需要大量用水,以前每天的用水量为1200立方米至1500立方米,随着用水权改革的推进,企业对各工段水质进行确认,并尝试引进设备自行处理废水,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现在每天可节约300立方米水,不仅节省了成本,也实现了绿色生产。
把宝贵而有限的水资源用到关键处、用在刀刃上,切实将水资源转化为“水资产”。下一步,银川经开区将进一步深化水资源领域改革创新,通过科学调配园区企业闲置用水权指标,激活企业间点对点水权交易。同时,不断加大对用水权交易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园区水资源配置体系整体性重构,努力为更多有用水需求的企业提供帮助、为全区工业园区节约用水、循环用水、科学用水提供经验。
END
本文由银川经开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