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 | 岁末温粥,暖待新春

文摘   2025-01-07 08:41   辽宁  

腊八节





中/国/传/统/节/日


腊八来历

朱元璋落难:朱元璋小时候给财主放牛,因牛腿摔断被财主关在一间屋子里,三天没给饭吃。朱元璋饥饿难耐,在屋子角落发现一个老鼠洞,从中挖掘出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他将这些食材煮成粥吃,觉得十分香甜。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为纪念此事,便把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

腊八美食


腊八粥


腊八粥的食材丰富多样,有红枣、桂圆、莲子、红豆、绿豆、花生、大米等,每一种食材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红豆寓意着红红火火,绿豆象征着平安健康,红枣代表着甜甜蜜蜜,桂圆则有着团圆美满的含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香甜的腊八粥,感受着浓浓的亲情与温暖,也开启了对新年的期待。


腊八蒜


除了腊八粥,腊八蒜也是腊八节的特色美食。将蒜瓣用醋浸泡,在时间的作用下,蒜瓣逐渐变得翠绿如玉,蒜香与醋香完美融合,吃饺子时蘸上一点,别有一番风味。这独特的味道,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的体现。


腊八面


腊八面是腊八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主要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腊八面的面条细长,寓意着长寿、长久,人们在腊八节食用,希望家人健康长寿,生活幸福长久,日子细水长流。多种食材汇聚而成的臊子,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富足,体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物质丰裕的期盼,也蕴含着在寒冬中对温暖、充实生活的向往。

腊八习俗


腊八节的由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神灵的感恩。在这一天,寺庙里会举行盛大的法会,施粥祈福,将这份温暖与善意传递给更多的人。一些寺庙和慈善机构会在腊八节这一天举行施粥活动,向民众免费发放腊八粥,以此弘扬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传递爱心和温暖,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腊八节的氛围和意义。


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日祭祀,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活动,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兴旺,感谢神灵赐予丰收和福祉,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庭和睦、国泰民安。如今,腊八节已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纽带。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不应忘记这些古老的节日和习俗,让腊八节的温暖与美好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流淌,代代相传。

腊八谚语

• 过了腊八就是年。

• 腊月初八,冻死寒鸦。

• 腊八下雪,收麦不缺。

• 腊八无雨,碓头无米。

• 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 腊八晴,无收成;腊八雨,粮食吃不及。

• 腊月初八,冻死寒鸦;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腊八是一年的终幕,也是新春的序曲,是岁月的节点,也是梦想的起点,一家一粥一香甜,一年一岁一团圆。用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一起迎接新的春天,新的一年。

—END—

撰稿 | 孙玲晶

排版 | 籍郡琦

三审 | 宋佳音 潘希霖 贺苗苗

三校 | 宋佳音 潘希霖 贺苗苗

辽传管理学院
发布管理学院信息,联系广大青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