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的“伪名媛”之路

体娱   2024-06-08 16:50   江苏  
1
1983年,6月6日,郭敬明在四川自贡出生。
父亲在国企工作,母亲在银行上班,虽然不是非常富裕,但也是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家庭。
在他四岁的时候,得了一种类似于败血症的病,导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度过。
在这段寂寞的时光里,他喜欢上了阅读,也爱上了写作。


上学后的郭敬明,几乎承包了每次考试的第一名,他非常好强,努力,除了身高上的一点点缺陷外,他几乎就是个别人家的孩子。
对写作很感兴趣的他,从高中时期,就以"第四维"为自己的笔名,在文学网站榕树下发表了很多文章。
2000年的冬天,还在为高考埋头苦干的郭敬明,忙里偷闲,翻起一本《萌芽》杂志,看完之后觉得里面的文章,还不如自己写的好,刚好当时《萌芽》杂志正在举办新概念作文大赛,郭敬明产生了参赛的想法,为此,他做足了准备工作,写了十几篇文章,参加比赛。
然而,通过初赛的稿子却是他写的第一篇《剧本》。


2001年,还是高中生的郭敬明,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决赛之旅,以《假如明天没有太阳》一文,荣获三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2002年,他再次参加了第四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拿下了第一名的头衔。
连续拿下两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让郭敬明初露光芒,但他的志向并不在文学这条道路上。
当时的他,一心要考取厦门大学广告系,成为一位广告人。
然而,顶着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的光环,却没有得到额外的帮助,厦门大学并没有录取他,阴差阳错,郭敬明考上了上海大学影视专业,
多年之后,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过:
"我最想做的是广告人,被调剂到影视专业是个不小的挫折。现在回头来看,是件很妙的事,我的后半生因为这次调剂被改变。"


确实是很大的改变,但这份改变,不仅仅是命运,更多的也是郭敬明自己的选择。
2
在上海读书的郭敬明,第一次感受到了彻彻底底的自卑。
来上海之前,他唯一的自卑只有身高,毕竟,除了这一点之外,他的家庭、成绩,各方面都很拿得出手。
但,来到上海之后,他的心态越来越不平衡了。


全班,只有他一个外地人,其他同学包括老师,都是上海人,连上课都用上海话说,他根本听不懂,为了能听懂课,他只能买上海话的磁带,练习说上海话。
他的同学们只去餐厅吃饭,永远在用最新款的手机,衣服都是名牌。
而他,只能用老土的手机,只能在食堂吃饭,连一碗蒸蛋,一杯奶茶,都要算着钱。
他们和他,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根本就融不进去。
当时,因为专业课程需要,他要买笔记本和DV拍短片,打电话跟母亲说了这件事情,电话那端的母亲沉默了很久。


之后,过了一段时间母亲才把钱打给他。
他不知道母亲是怎么凑到这笔钱的,但他知道,一定要赚钱。
课余时间,他都在拼命写稿。
2002年,还是大一的郭敬明,在《萌芽》上连载了小说《幻城》,被春风文艺出版社的编辑一眼看中,从沈阳赶到上海,跟郭敬明谈下了小说的出版。
合作定下后,郭敬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将原本两万多字的《幻城》整理扩写成长篇小说。
2003年的1月,《幻城》正式出版发行,一经问世,就吸引了无数青少年的追捧,当月小说销量就突破了十万册,累计过百万册。


春风文艺出版社在这本《幻城》上,至少盈利过千万,但当初郭敬明跟春风文艺出版社,签的是一次性买断合同,所以,他只获得了几十万的稿费。
如果按照小说销量的版权费来算,郭敬明至少能获得百万的版税,对金钱无比渴望的郭敬明,自然心如刀绞。
吃一亏长一智,有了这次如刀割般的教训,郭敬明在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上,用足了心思,不仅签了版权税,赚到了百万的小说版税,同时,也惹上了抄袭官司。
2003年11月,郭敬明的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问世,再次火爆校园,当年的销量就过百万,郭敬明也成为了很多学生心里的偶像作家,收获了大量年轻粉丝。
然而,作家庄羽却一纸诉讼,将他告上了法庭。
郭敬明的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跟庄羽的小说《圈里圈外》,在故事情节、人物设置、性格特征等方面,多处相似。
简单来说,就是郭敬明抄袭了庄羽。
这两本小说,我都看过,负责任的说,绝对抄袭了。


2004年12月7日,一审判决郭敬明的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剽窃了庄羽的小说《圈里圈外》,赔偿庄羽损失20万。
之后,郭敬明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但并没有改变结局,还追加赔偿庄羽1万元精神损失费。
自此,这场争议纷纷的抄袭大案,终于落下了帷幕。
对于抄袭这件事情,郭敬明很少去做回复,虽然赔了钱,但坚决不道歉,这一点,后来的于妈,青出于蓝。
不过在他之后的小说《夏至未至》中,似乎影射了当年的抄袭事件。
小说中的天才画家傅小司,却被恶毒画家冯晓翼冤枉,栽赃陷害,扣上了抄袭的帽子,傅小司的挚友陆之昂,为了傅小司,将冯晓翼打了个半死不活。
傅小司对应了郭敬明的外号小四,冯晓翼对应了庄羽。
小说中还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画了香樟就是抄袭《香樟树》啊?那是不是画了梧桐就抄袭了《梧桐雨》啊?要是他还一不小心画了白鸽和橄榄枝,那是不是还要告他抄袭了毕加索啊?你有没有脑子啊?"
从这段话,就可以看出,郭敬明的诡辩一直如此,好像很有道理,但根本经不起琢磨。
首先,小说跟画不同,相似,不可能整本一样;其次,就算是都画鸽子,也不可能画同一个角度,同一个动作,同一只鸽子。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个人推测,但,可以想象,抄袭与庄羽,都是他藏在心里的刺。
3
虽然,郭敬明抄袭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但并没有改变粉丝对他的追捧和热爱,依然无底线地支持他。
用郭敬明粉丝的话说:抄袭怎么了,有本事你也抄,人家能红小说销量好,就是他的能力,书好看就行了,管那么做什么!
果然,粉随正主,一脉相承,不知道那些爱过郭敬明的粉丝们,离开校园,走入社会,在职场上被同事前辈抢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是不是还跟当年一个想法。


不过,粉丝以后怎么样,他一点都不关心。
他在乎的只是当下。
抄袭事件之后,郭敬明也跟春风文艺出版社分道扬镳。
虽然郭敬明的名声,不太好,但黑红也是红,毕竟在利益面前,脸面是不值钱的。
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与副社长,主动找上了郭敬明,三人一拍即合,洗白、炒作、成立公司,创办杂志《最小说》,举办了"文学之星"大赛,挖掘培养有潜力的青年作家,将自己的文学商业版图越画越大。
其中,最引发热议的就是,郭敬明在文坛老前辈王蒙老师的推荐下,加入了中国作协会,用行动给那些坚持原创的无名作家一记耳光。
然而,除了王朔,几乎没有一位文化圈大佬出声,似乎,对于郭敬明抄袭事件,已经成了过去式,没有提起的必要。


2013年,郭敬明从作家、商人、一跃成为了新晋导演,开始了他的《小时代》四部曲。
其实,这部小说很早之前就被改编成电视剧,但因为很多因素,导致郭敬明跟电视剧导演闹翻。
这件事让他明白,只有掌握绝对的权利,才能掌握绝对的话语权。
为此,他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完成了他的电影《小时代》,虽然豆瓣只有4.8,虽然剧情凌乱,人物性格矛盾浮夸,但是,这部电影收获了4.8亿的票房,共计票房20亿。
保守估计,郭敬明赚了好多个亿,继续批发奢侈品,老洋房,大豪宅了。


功成名就后的郭敬明,终于过上了他理想的生活。
至于过程如何,谁会在乎呢?
毕竟,历史,从来只属于胜利者。
4
成功,确实很重要。
但是,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失去人格与诚信,是否值得呢?
从商业的角度看,他可说是中国最成功的作家。
毕竟靠写作,赚得盆满钵满,在上海那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买下豪宅,满屋子的奢侈品,真的,只有郭敬明了。
他的粉丝,崇拜他,追捧他,也是这一点。
他成功了。
不仅他成功了,还有很多跟他情况类似的作家、编剧,都成功了。
抄袭,无所谓,烂剧,无所谓。
有市场,有收益,赚到钱,就够了。
但是,真的就足够了吗?
即使满身名牌,名利双收,郭敬明的欲望依旧没有满足。
在电影《爵迹》票房失利后,又被作家李枫指控性骚扰,让郭敬明寂静了一段时间。
但,并没有多久,他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线中,继续用他的诡辩和强大内心,面对一切争议。
"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存在。你可以继续讨厌你讨厌的东西,但请允许别人对它的喜欢。"
因为有人喜欢抄袭,所以请允许抄袭继续存在?
因为有人喜欢拜金,所以请允许拜金继续存在?
因为有人喜欢无底线的喜欢,所以请允许无底线的喜欢继续存在?
可笑又空洞的诡辩,或许可以迷惑人一时,但是,不可能迷惑人一辈子。
回顾郭敬明的发展之路,在我看来,像极了那些伪装名媛。
靠写作抄袭,赚到了第一桶金,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炒作、营销,不断扩大自己的事业,再跨行转型,将奢侈品当成证明自己身份的标志,将金钱当成人生唯一的追求。
可是,又有多少人是真心尊重他的呢?
真的有人把他当成了作家,当作了导演吗?
曾经的郭敬明,也是个对名牌奢侈品一无所知的朴实少年,但因为没有钱,没有地位,而受到了鄙夷和伤害,这让他奋发图强,拼命赚钱,用赚到的钱,用豪宅用奢侈品,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与成功。


这是他的自由,但不代表所有人都需要认可。
当然,他也不在乎别人的认可,他在乎的只是新电影上映时的电影票,他的委屈与泪水,只会在利益受损时才会出现。
亦舒的小说《圆舞》写过:
"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再多的奢侈品,也填满不了内心的自卑。


鸭哥看八卦
小说、电影、名人分享与吐槽,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