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清代粮仓 岁月中的农耕文明印记

时事   2024-11-29 18:30   新疆  
修建于1727年的昌吉市清代粮仓遗址是我区修建最早、规模最大、整体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粮仓遗址。她用266年的历史,向人们述说着我国农耕文明印记。
位于昌吉市老城区的这座四合院式的建筑就是清代粮仓遗址,4700平方米的小院分布着三栋平房式建筑。虽然几经修缮,但房屋关键部分的骨架依旧是当初修建时的材料。
据昌吉市清代粮仓遗址博物馆讲解员介绍,遗址建筑结构是清代的抬梁悬山式,完全运用榫卯建筑结构,这也是它能够一直被保留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乾隆23年,也就是1758年,乾隆皇帝批准了蓝衣侍卫努三的奏请,拨兵3000人来到昌吉开始军屯,在这里修建了宁边城,主要表达乾隆皇帝希望边境安宁的愿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仓的建立为居住在这里的官兵和百姓提供了生活物资的保证。
据介绍,当时计量单位是升斗担,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担,一升约等于我们如今的1.5公斤。
虽然远在西域,但当年繁荣的商贸物流使得不少文人墨客汇聚于此。
“鳞鳞小屋似蜂衙,都是新屯遣户家。斜照衍山门早掩,晚风时枭一枚花。”就是当年清代官员、文学家纪晓岚描写宁边城的诗句。
据介绍,这首诗是纪晓岚1771年奉诏返京,途经昌吉时所留下的。他诗意地描写了当时昌吉一个鳞次栉比的屯田景象。由此可见,清朝时期,中原与新疆的交流便非常密切。
来源:新疆广播电视台

新疆广播电视台
新疆广播电视台办有汉维哈蒙柯五种语言12套广播节目和汉维哈柯四种语言12套电视节目,是全国省级媒体中语种最多、节目套数最多的广播电视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