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在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在这声震惊世界的“东方巨响”背后,有一位以身殉国的南开人,他就是郭永怀,一位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为“两弹一星”元勋的科学家,他也是唯一一位同时在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三个领域均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
56年前的今天,他因飞机失事壮烈牺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死死地保护关键试验数据。
郭永怀
郭永怀导师顾静徽,第二任南开大学物理系主任
郭永怀在南开的成绩单
郭永怀在西南联大的注册卡
为了探寻科学救国道路,郭永怀在1929年考取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师从中国最早的女博士之一顾静徽教授。1931年预科毕业,他转入南开大学本科做光学和力学研究,从此开启了努力探求科学真理的历程。1933年他考取北京大学插班进入物理三年级,并于1938年以半工半读的形式进入西南联大学习物理。
1940年8月,第七届留英公费生在“俄国皇后号”游轮上留影(后排右三为郭永怀)
1941年,郭永怀前往美国,和钱学森成为同门师兄弟,突破了“声障”,解决了飞机跨声速飞行的世纪难题,并取得了一系列傲人成就,成为了闻名世界的力学专家。
新中国成立时,郭永怀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月工资高达800美元,在当时可以买一座北京四合院。但科学无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为了建设新中国,他放弃了国外的优渥条件,毅然归国。
郭永怀在送别会上当众烧毁书稿
面对同事、好友的挽留,他坚定地说道:“我当年出国,就是为了学成后回国!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近几年来,我国在共产党领导下所获得的辉煌成就,连我们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建设我们的美丽山河。”
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和钱学森一样,都是美国万般阻挠,不肯放走的人才。为了顺利回国,更为了表明自己要回国的坚定决心,在一次午餐会上,他当众将自己十多年来积累的书稿和笔记,一页一页地投入了火炉之中。
周恩来总理接见郭永怀
1956年,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郭永怀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国。在钱学森的引荐下,他刚刚回国,就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接见。当同样出自南开大学的周总理问他有什么想法和需要时,他回答道,“请让我尽快投入工作吧!”就这样,他在几天后进入了中科院力学所担任学术秘书,不久后升为副所长,成为了我国众多领域的开拓者、奠基人。就连钱学森后来都说,“郭永怀同志归国后奋力工作,是力学所的主要学术领导人,他做的比我要多得多 ”。
工作中的郭永怀
1957年《光明日报》刊登郭永怀的文章《我为什么回到祖国》
1958年,郭永怀指导学生
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和维护世界和平,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战略决策。钱三强找到了郭永怀,说我们的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组织上决定调郭永怀去做这项工作。郭永怀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不用考虑,我愿意”。钱三强对他说,从事这份工作,就意味着,从今以后,你郭永怀的名字就要在公开场合消失了,隐姓埋名,可能要几年,也可能是要一辈子。几乎是牺牲个人的所有东西,名声、荣誉、引同行瞩目的成就,包括与妻儿的团聚、家庭的天伦之乐,甚至生命,“郭永怀同志,你愿意吗?”郭永怀回答道,“我愿意!我郭永怀,愿以身许国!”
就这样,郭永怀临危受命,与王淦昌、彭桓武形成了我国早期核武器研究的“三大支柱”,开启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一生。经过艰苦卓绝的科研攻关,中国人终于迎来了“争气弹”炸响的这一天!
20世纪60年代初,郭永怀在现场查看爆炸成形试件
郭永怀一家三口
郭永怀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
但非凡的事业往往需要非凡的付出,由于长期从事绝密工作,郭永怀和家人聚少离多。年幼的女儿郭芹过生日,向他讨要生日礼物,工作劳累、忘记给女儿买礼物的他,满怀歉意地指着天上的星星,对女儿说道——你看,这天上有那么多的星星,但是却没有一颗属于我们中国,爸爸答应你,以后天上会多一颗星星,那就是爸爸送你的礼物。到时候,爸爸一定回去看你,带你一起看星星!但郭永怀带女儿看星星的梦想,最终还是没有实现。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发射,当东方红的乐曲响彻太空时,郭永怀与家人却已天人两隔。
郭永怀牺牲时的遗物:被火焰熏黑的手表、眼镜片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携带着直接关系到我国第二代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与否的关键数据乘坐飞机返回北京汇报,不料飞机失事坠毁。作为一名党员,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做出了令人震撼的无悔选择。据搜救人员回忆,抵达事故现场时,他们看到飞机残骸散落一地,十几具遗体面目全非,通过残破的手表,人们辨认出了郭永怀,只见他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了一起,人们费了很大力气才将二人分开,赫然发现装有绝密数据的公文包就夹在两人中间,数据资料完好无损。
凭借着这份数据,在22天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发射成功,我国终于拥有了远距离高强度的核打击能力!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爆炸,美国用了七年零四个月,苏联用了四年,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的时间,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郭永怀,“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一位烈士
这位南开人用生命践行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为内涵的“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伟业,造就了共和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丰碑。如今,“两弹一星”精神依然熠熠生辉、不断发展。
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在新时代大力传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沿着先辈的足迹,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NANKAI UNIVERSITY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