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素材,全部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本人承诺所有图片素材包括文章都是真实的。
在韩国博主眼中,选择来中国旅行似乎是一个"迫不得已"的决定。这位刚刚结束老挝之行的博主,仅仅因为中韩免签政策的实施,才勉为其难地决定来我国走一遭。带着满满的优越感和偏见,他进入中国后,选择昆明作为他探索中国的第一站。
刚一下车,这位博主就开始了他的"挑刺之旅"。地上的一个烟头就能让他大做文章,仿佛这个偶然的细节就足以代表整个城市的卫生状况。当他试图购买地铁票时,却因为无法使用在线支付而不得不掏出现金,这让他倍感不便。在他的认知中,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怎么在线支付如此麻烦?
走在昆明的街道上,这位博主的"批评视角"更是无处不在。街上密布的监控摄像头让他想起西方媒体的"中国监控社会"论调骑电动车的市民没戴头盔也成了他的批评对象。这种事无巨细的挑剔,让人不禁怀疑他是来旅游还是来找茬的。
不过让这位高傲的韩国博主始料未及的是,在青年旅舍遇到了会说韩语的工作人员。
这个小细节明显打破了他原本认为中国人“连英语都说不好”的那种固定看法。
不过这种惊讶很快就被他对昆明市容的挑剔所取代。
在他眼中,这座春城竟然"平平无奇",甚至还要拿来和越南做对比,说什么"还停留在20年前韩国的水平"。
这种居高临下的比较,不得不说是极其失礼的。
当这位博主遇到美食时,他的傲慢态度却出现了松动。无论是一碗普通的牛肉面,还是后来品尝的麻婆豆腐,都让他不得不承认中国美食的魅力。不过他买水果的经历却又让他重拾了傲慢的语气。3000韩元的柿子让他觉得被宰,而被小贩兜售手表的经历更是让他对中国的商业环境产生了负面印象。
这位博主在昆明的"探索"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抱怨在中国独自旅行太难,连基本的点餐都需要手脚并用的交流;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中国食物的丰富多样。当韩国网友声称中国火锅是抄袭韩日文化时,这种偏见更是达到了可笑的地步。
最后这位博主用一个十分好笑的方式结束了他的昆明之行。他通过给青旅工作人员买零食的方式,打探对方的工资收入。当得知前台月收入仅3000元左右时,他立刻得出结论说"我很幸运出生在韩国,中国年轻人的生活非常困难。"这种以偏概全的结论,完全忽视了不同城市、不同岗位的收入差异
整个旅程中,这位韩国博主始终带着一副"来考察落后地区"的姿态。他的每一个观察都透露着优越感,每一个评论都暴露着偏见。即便遇到让他惊喜的事物,也总是试图找出各种不足。这种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的态度,不仅让他错过了真实了解一个城市的机会,更暴露了他思维上的局限性。
这趟旅程最讽刺的是,他自认为通过几天的观察就能对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下定论,却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观察是多么片面和肤浅。或许这位博主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张去中国的机票,而是一副能够客观看待世界的眼睛。
像这样带着傲慢与偏见进行的旅行,不仅无助于增进国际理解,反而可能加深误解和偏见。这位博主的经历,恰恰印证了一个真理:带着成见的眼睛永远看不到真实的世界,而真正的旅行,应该是带着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体验和理解不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