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菜疙瘩,不是熬小鱼

民生   2024-12-22 19:30   天津  

以载道 以传情 

《美文美声》把最美的文字读给你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陈维凤撰写,宗会娟朗读的作品《咸菜疙瘩,不是熬小鱼


咸菜疙瘩,不是熬小鱼

陈维凤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中,总有些美食与你息息相关,带给你不可泯灭的记忆和无可替代的情感。于我而言,辣疙瘩咸菜是我最情深意重的伙伴,十年寒窗,它给了我无与伦比的温暖。

(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农家的餐桌上,主食永远是地瓜煎饼、玉米糊糊粥,搭配的咸菜永远都是那盘经济实惠耐吃耐存的辣疙瘩。


平常,辣疙瘩咸菜都是切成粗条或细丝生吃,捞不着油炒,油炒辣疙瘩那是住校生的待遇。正因为辣疙瘩咸菜这样金贵,每家每户都要在有限的菜园里种几行辣菜以备常年所需,供学生的家庭更要多种、多腌辣疙瘩,才能保障学生有足够的咸菜吃。

(二)

我高中时住校,每周的伙食标配是一包地瓜煎饼、一罐头瓶子油炒辣疙瘩。长期吃干巴巴的清炒咸菜,会缺营养,出现牙龈出血、眼睛夜盲等疾患,我就因为干吃咸菜吃出些精彩故事来。



高三上学期的秋天,有个周末我原本打算不再回家,想学习迎接高考。但周五下午放学后,看见一拨一拨的同学背着吃光煎饼的破瘪提包三五成群地往校门外走,我的心登时又痒起来。克制了半天也没能战胜自己,最终是背起书包,独自一人往家赶。
我的高中学校离家十八里路,我这样的小矮个小短腿是要走上两个小时的。秋天天黑的快,刚开始,天还瓦蓝铮亮,走着走着天色暗了下来,我就不再低头看路,而是抬头看半空中的树梢,两侧的树中间可不就是路么!可是走着走着,到了离家还有六七里的那片栗子沟时,竟然看不清了!只能凭朦胧的光线和模糊的记忆努力往前摸,却不料一次次跌进路边的沟里,最后实在是跌得太疼了,生气干脆坐在沟里不走了,心想等天亮了再走吧。

就这样想着,刚摸索个舒坦点的位置坐下时,忽听“叮铃铃、叮铃铃”的自行车铃铛响,我急忙往下缩缩身子。

“谁在那里的?”一个中年男子的喊声。我大气不敢出,也不吭声,又往下缩了缩。

“蹲那儿干什么的?”声音再次响起。

“你说谁?我吗?”

“不说你,说谁?!”

“你能看见我吗?”我干脆站了起来。

“天亮堂堂的,怎么看不见你!你这个孩子怎么了?”

“我怎么看不到你啊?我怎么看着天乌黑乌黑的像扣在锅底下似的?”

“是不是学生啊?可能是夜盲了吧?”或许他看见了我的书包,“你哪个村的,家里人叫什么名?我把你送回去。”

我说了村名,以及父亲和大爷的名字。

“噢,你大爷住村东大路边上,是个老中医,看宅基风水都很好啊!”嗯,说的都对。我于是放心地听他安排爬上沟来,抓住他的自行车后座跟在后面走。

走到我家的村前时,遇见我村的一个大姑夫,他喊住我大姑夫让他把我带回家,并告诉他我夜盲了,要抓着我的手领着我走。

好容易到了家门口,大姑夫打了声招呼放心离开了,我循着如豆的昏暗灯光踱进屋,家人满脸的惊讶,我也忘了自己哭没哭。第二天,父亲让哥哥去给我买来鸡肝和一瓶鱼肝油。吃完鸡肝,眼很快就好了,灯光不再那么昏暗,天黑的也没有那么早。

那之后,家里每周给我一元钱的生活费,让我在学校加营养。

加营养的方法也多。春夏的时候,我就将辣疙瘩丝拌上白面炒,可以多吃点细粮白面;秋冬的时候,就可以多放白菜香菜了,与辣疙瘩一起炒满满一大饭盒,吃饭时抄上一大筷子,放在茶缸里用开水一搅,就自制了一道美菜,辣疙瘩咸菜因为有白菜香菜的加入而格外鲜香,同学们也看着好吃,大家一块抢着分享。特别是我上铺的兰,我炒的辣疙瘩比她的咸菜好吃,而她家的煎饼比我家的好吃,我俩常常搭伙吃饭,日子再清苦,我们也总能变着花样,过得活色生香。



转过年,到了高考前的冲刺阶段,家里卖粮给我在学校转了饭票,可以在食堂买馒头、买菜。回家吃饭时,嫂子也会给我带香油果子、油饼、煎包等,营养登时空前升级。但是每顿饭最爱吃、最离不开的还是辣疙瘩咸菜。

(三)

时光荏苒,新世纪的人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富足生活,鸡鱼肉蛋吃腻,山珍海味吃遍,辣疙瘩咸菜彻底退出了80后学生的餐桌舞台,家常饭桌上也少见辣疙瘩踪迹。倒是饭店里有了升级版的菜品,美其名曰“沂蒙三丝”,就是辣疙瘩丝外加瘦肉丝、辣椒丝炒制而成,外加豆瓣酱、香菜调味美颜而已。



辣疙瘩香,辣疙瘩亲。它于我不仅仅是一盘咸菜,还承载着我的青春过往,像生命中的贵人,身体里的一个器官、一个细胞,早已经融入我的血脉,与我荣辱共进,同悲共喜。

某个阳光静好的周末,不是很忙,有钱有闲有心情,我便潜心做一道拿手的硬菜——炒辣疙瘩犒劳自己。
取一枚呆萌可爱的辣疙瘩洗净切成细丝,用清水漂洗一遍以免太咸,白葱白、青葱叶斜切条,红辣椒、黄生姜切细丝,绿香菜切段,黑胡椒十来粒研末,当油烧至七八成开时放入葱白、生姜、辣椒、胡椒爆锅,再挑上一筷子黄豆酱翻炒均匀至油开后倒入辣疙瘩丝再翻炒,中间滴上三四滴巧媳妇酱油调色,两汤匙温开水让咸菜不至于太干巴,待香味辣味扑鼻时关火,放入葱叶、香菜翻拌一下随即出锅,一盘红黄绿、香咸辣、色香味俱佳的辣疙瘩硬菜便闪亮登场。若再熬上一锅金灿灿的小米粥,卷一个山东大葱煎饼,那就神仙也不换啦!


作者简介:

陈维凤,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有200余篇文章在《人民司法•天平》《中国审判》、人民法院报、法制日报、中国作家网、学习强国等发表,作品入选《法官诗文选》《山东散文家精短作品选》。单篇文章阅读量412万+。


朗读者简介:

宗会娟,蓟州区侯家营镇中心小学教师。擅长器乐、舞蹈、写作、朗诵等。用声音传递美好,用情感致敬人生。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说,那种做作出来美,反而不美,那种求流量的行善,反倒是丑恶。因此,《美文美声》呢,“美文”——不要求您是大作家,文章不必立意高远、文字不用惊世骇俗,只要有生活、质朴,感人,那就是美文(当然您也可以选读经典名篇);“美声”——不要求您的声多么华丽,朗读技巧多么高超,只要您诚于中、形于外、打动人,那么您的声音就是最棒的!

不论你身处何方?不论是否是蓟州人,只要你喜欢,《美文美声》都是你的舞台!蓟州区融媒体中心《美文美声》期待你的参与。

报名电话:022—82821719

投稿邮箱:

meiwenmeisheng2021@163.com

美文美声栏目

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和

蓟州融媒联合推出


声明:本栏目所用稿件,请投稿人对稿件内容的合法权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避免版权纠纷。敬请谅解与配合,谢谢。


往期推荐

野兔喜鹊和大黄

母亲做的布书包

故乡的月



转载请注明掌上蓟州

策划:刘永春 

文编、音频:潘津京 

编辑:李瑶

审核:郭爱宾

监审:侯爱民 


掌上蓟州
掌上蓟州,蓟州尽在掌握。提供权威、及时、全面的蓟州区资讯和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