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大家好。
最近,农夫山泉的创始人钟睒睒一改之前低调的行事作风,对社交媒体算法和带货的企业家一顿“炮轰”。
他指出互联网平台算法的公正性问题,并强调“我们都身处‘野蛮人的丛林法则’之中,明亮的天空下,总有阳光无法照射到的角落。”
的确,当下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的谣言和虚假信息,甚至连前首富都沦为舆论的受害者。
算法把我们带入自媒体蓬发的时代,大家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
然而真相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刷短视频,总能被一些让人愤怒的消息牵着鼻子走?
这些消息可能是耸人听闻的谣言,也可能是颠倒黑白的阴谋论。
你想停,却发现自己越刷越上头,心跳加速,愤怒难平,甚至遇上特别“对胃口”的内容还要留下自己慷慨激昂的评论。
愤怒、冲突和极端反差的内容的确比正能量、理性思考更能抓住人心。
而这种愤怒的情绪一旦形成,算法会不断向目标群体推送充满冲突和极端情绪的内容,以此“钓”住用户的注意力,让大家上瘾。
这时候,内容的真实性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只要能博眼球就行。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在采访中谈到:“人工智能让我们进入‘后真相时代’,但是人们过度依赖感觉,对真相的漠视已经达到紧急状态。”
越来越多的谣言、言语攻击进入公众视野,这到底是算法的锅还是人性本恶呢?
事实上,社交平台的算法初衷并不是传递真理,也不是传播仇恨与愤怒,它的目标只有一个:
就是提升用户参与度。
让越来越多人的停留在平台上,收集更多的客户资料,卖出更多的广告;
同时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对其投资,提升公司市值。
实验表明,能提升使用者参与度的办法就是——愤怒,尤其是充满仇恨的阴谋论绝对能引起关注。
所以为了追求极致的用户参与度,算法还会试图引流有相反情绪的用户刷到同一条内容。
曾经一个朋友向我抱怨,他觉得现在网上的社交情况有些莫名其妙。
在刷某红书的时候,他根据自己的经验随手回答了帖子里的问题,语气很平和也没有敏感和攻击性内容。
没想到评论区突然出现大段且语言极具攻击性回复,甚至开始扣帽子,正当他准备回复的时候,发现对方已经把自己拉黑了;
并且后面又有源源不断的用户挑起言语攻击,某红书不停跳出收到评论的提示;
最后不得已拉黑博主,这场“骂战”才得以结束。
很明显,该平台获取流量的方式之一就是“引战”。
社交平台的算法里往往会奖励人性里某些卑劣的本能,反过来惩罚我们善良的特性,最终创造出互联网上的这种暴民。
如果大V和主播们一心想要博关注,他们就会发布满是谎言和让人愤怒的视频,这样反而能受到算法的青睐,把视频推荐给更多观众,让自己人气飙升。
而对于比较中庸理性的内容,平台给的权重往往比较低。
即使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说,算法应该传播愤怒、仇恨、冲突,但它会自己决定让人感到愤怒。
算法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却没有好好的管控。
更重要的是,这些阴谋论并不是算法发明的,而是人为创造。
不过算法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奖励那些制造冲突与矛盾的博主,把他们推向流量顶峰;
反过来冷落那些坚持理性与事实的创作者,让他们的声音被淹没。
于是,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恶性循环:
平台鼓励算法传播激发情绪的内容;博主趋于偏激,追求关注度;更多观众被吸引,平台流量暴涨。
愤怒式的信息茧房就这样诞生了。
这种“放火”式的增长,牺牲的是社会理性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有对真相的漠视。
社交媒体负责人纷纷推脱,认为这是“人性”导致的问题,还美其名曰“言论自由”。
但实际情况是,算法在无形中塑造了舆论生态。
它不是被动地传播,而是主动选择“什么内容值得被看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优化技术、加强伦理引导还有增强自身判断能力。
从平台的角度来说,应该重新定义算法目标:
从单纯的参与度转向关注用户心理健康与内容价值。
同时加强监管,为人工智能算法设置伦理红线,对极端、虚假的内容进行有效管控。
最后,作为用户应该学会识别谣言与情绪操控,不做情绪的奴隶。
我的公众号、视频号一直不追求顺人性的流量,多会给大家一些虽然逆人性,但有助于成长的内容,坚持宣扬正能量和理性的思考;
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流量,但是可以长久的走下去,也积累了一些铁杆的粉丝。
在这个算法驱动的社会中,真正能改变局面的,不仅是技术的调整,而是每个人对理性与真相的坚持。
如果你也厌倦了偏激与喧嚣,何不试试“慢下来”,关注那些脚踏实地、坚持初心的内容。
流量滚滚的时代,也许只有少数人,才能看到真相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