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丨第十届全国BIM学术会议暨2024“数字孪生·筑梦未来”数字工程论坛——青年论坛

文摘   2024-10-24 22:56   湖北  

第十届全国BIM学术会议暨

2024“数字孪生·筑梦未来”数字工程论坛

青年论坛









关于会议

指导单位

中国图学学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图学学会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时间

2024年11月14日(周四)14:00-14:30

地点

杭州君尚云郦酒店(上城区临丁路1188号)

论坛简介

中国图学学会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委员会于2020年举办首届青年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本次论坛将与第十届全国BIM学术会议暨2024“数字孪生·筑梦未来”数字工程论坛同期举办,旨在助力学科及行业前沿知识的普及,为学科及行业相关青年学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成长与交流平台。

专家简介及报告摘要


康永君
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执行总工程师、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数字化分会理事、西南交通大学企业导师。主持和参与完成了长沙黄花机场等各类工程70余项,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企业科研项目30余项。工程项目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等各级奖项20余项,获中建集团科技进步奖2项。主参编各级标准10项,授权发明专利34件、软件著作权3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2部。
《基于数字化和AI的智能设计探索》
分享在智能设计背景下,数字化软件开发和AI模型训练的实践。重点介绍国产自研的自主可控BIM软件CSWADIEasyBIM的研发与应用,特别关注图形引擎、图纸交付及数据应用;同时探讨人工智能应用于建筑设计时,在数据集训练、特征提取及应用范围等关键问题。期望为智能设计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徐照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教授,博导。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德国 DAAD基金高级访问学者、中国图学学会BIM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BIM分会理事。作为主持人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基金课题等多项。获得首届中国公路学会“交通BIM”工程创新奖一等奖,江苏省建设优秀科技成果奖等。主要研究方向BIM技术,智慧建造与管理,智慧城市等。
《多尺度实景三维重建与BIM模型自动生成》
实景三维重建是将物体或场景数据,通过计算机算法,转化为可交互式三维模型的一项技术。常见的三维重建模式可以分为主动视觉重建与被动视觉重建,其核心是精准还原实体空间,将真实空间进⾏重现。然而,数据处理体量与表达精度、重建时效以及模型细节层次的冲突依旧是目前实景三维重建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报告将提出一种以任务为驱动的实景三维重建方法,针对不同尺度施工场景的常见需求,分别介绍城市实景GS重建、关键目标物切片重建以及小目标物亚像素级重建方法。对于大尺度的复杂施工场景,还将给出从中分割小尺度目标物,生成带语义信息的可供自动化计量的施工场景点云的方法。最后,将进一步探讨基于点云数据以及CAD图纸的BIM模型的自动生成方法。


余芳强
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上海建工集团信息总监兼任上海建工羿云科技董事长。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建造和智慧运维。曾负责上海市新华医院、上海图书馆东馆等工程的数字建造和智慧运维应用等工作,主持研发基于工艺数据链的智能深化设计、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智慧运维系统等产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15项,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0项,授权35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入选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智慧工匠”、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受聘为中国图学学会BIM专委会委员、上海BIM推广中心专家。
《从深化设计视角思考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
BIM应用的问题与发展路径》
现浇混凝土工程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但目前其BIM应用水平相较于预制混凝土、钢结构、机电等专业工程较低,从而导致施工总包BIM应用内在动力大幅下降。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混凝土工程BIM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比研究提出混凝土工程施工BIM应用的发展路经;并以二次结构工程为例验证发展路经的可行性。最后提出总承包企业推动BIM技术发展的技术路径。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官网报名系统

报名参加“第十届全国BIM学术会议暨2024“数字孪生·筑梦未来”数字工程论坛”




BIM高校学生联盟
促进高校学生了解BIM,提供BIM学习就业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