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大家是不是已经在为收到的年终奖、压岁钱考虑去处了呢,是不是既想要钱生钱又怕投资亏了?
盲目入市当然不可取,想要“钱生钱”,学会理财,做好配置是关键!
“全球资产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曾通过大量数据的研究得出过这样的结论:在影响投资收益的因素中,资产配置的因素占到了惊人的91.5%。这是因为资产配置可以利用不同资产之间的低相关性,来降低整体波动、提高投资性价比。
通常来说,资产配置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是要把资金合理分配在股票、基金、债券等大类资产上,兼顾组合的收益性和安全性;第二层是在每一类资产的内部也要合理分配,不要集中在单一行业或品种上。
那么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又该怎么做呢?这篇文章,手把手教你,让你轻松学会资产配置,投资更胜一筹!
总的来看,2024年,黄金、美股领涨全球资产,A股止跌反弹。其中,黄金和美股以超20%的涨幅领涨全球资产,其次是日股和港股,而大A(以沪深300为例)以14.68%的成绩位列前五。
图:2024年各类资产涨跌情况
数据来源:Choice,统计区间为2024/1/1-2024/12/31,不作投资推荐,不作投资推荐
固收资产方面,以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衡量的债券在2024年取得了5.15%的收益率,其走牛程度仅次于2018年(近十年以来);而美债由于经济数据和降息预期的反复,表现相对较弱。
另类资产方面,REITs虽然可能相对小众,但却由于长期资金的稳定流入而取得了超过10%的涨幅。
01 A股市场:跌宕起伏的一年
2024年的A股市场,是一个投资者经历“过山车体验”的年份,行情演绎非常极致,板块轮动速度也很快。
数据来源:Choice,统计区间为2024/1/1-2024/12/31,行业为申万一级行业,不作投资推荐
风格上,价值整体跑赢成长,不过成长风格也在9月末强势反弹,缩小了两者之间的差距。
数据来源:Choice,统计区间为2024/1/1-2024/12/31
行业方面,银行作为高股息行业,2024年以来获得许多稳健资金青睐,全年录得超40%的收益率;相比之下,医药一直未能受益于主题投资的轮动行情,而消费则被内需数据不足所持续拖累,两个板块均表现较差。
数据来源:Choice,统计区间为2024/1/1-2024/12/31,不作投资推荐
02 债券市场:近乎单边上涨行情
2024年的债市可以说是“一路高歌”,期间长债风险提示、政策转向股市反弹等因素对债市形成了一定扰动,但并未改变利率下行的趋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在年末下探至1.7%,持续刷新历史新低。
这一年,债市的行情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数据来源:Choice,统计区间为2024/1/1-2024/12/31,其中到期收益率下行,对应的是债券价格上涨的牛市,不作投资推荐
总体而言,虽然债市受到事件影响、“股债跷跷板”效应而出现过若干次快速下跌的调整行情,但基本上每次调整后,都会慢慢修复并持续上涨。不过,就目前来看,债市基本面、风险偏好和货币政策导向,对其还是有着比较强的支撑的。而正是资产之间的波动和轮动,才让资产配置有了意义。
最简单的资产配置,就是“股票+债券”的组合,对于没有时间和精力盯盘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偏股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进行配置。
偏股型基金在获取收益的能力上具有较强的弹性,回顾2019、2020年的牛市行情,偏股型基金的年收益率都超过了40%,高于偏股宽基指数。
图:偏股基金VS宽基指数在牛市中的表现
数据来源:Choice,统计区间为2019/1/1-2020/12/31,用中证偏股型基金指数(930950)代表偏股基金表现,不作投资推荐
但收益与风险并存,高仓位的股票基金在熊市时也容易面临比较高的回撤风险。比如在2018年,偏股基金指数的最大回撤达到了28%。
而以纯债基金为代表的债券型基金,投资标的以利率债和信用债为主,具有“低波动、低收益、高胜率”的特征。从2017年至2024年期间,纯债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约为3.71%,最大回撤仅有1.75%。
图:纯债基金VS宽基指数2017年以来的表现
数据来源:Choice,统计区间为2016.12.31-2024.12.31,用万得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885008)代表纯债基金表现,以1000作为基准数据进行对比,不作投资推荐
我们可以将偏股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想象成两种不同的调料,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搭配出符合自己口味的组合。
这里的喜好,就是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偏好。例如,对于难以接受本金亏损的投资者,自然会偏好于配置更多的债券基金;而对于有一定收益追求的、有一定风险容忍度的投资者,就可以考虑适度多配偏股型基金。
在不同的配置比例下,股债基金组合应该达到怎样的收益风险水平呢?我们使用指数的历史表现进行了相应的测算分析,从理论上来说:
图:不同股债配置比例下的基金组合表现
数据来源:Choice,用中证偏股型基金指数(930950)代表偏股基金表现,用万得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885008)代表纯债基金(下同),统计区间为2018.12.31-2024.12.31,不作投资推荐
从图表可以看出:
如果完全买入股票基金,虽然收益率较高,但本金损失的风险也很大,每单位风险所能得到的收益其实并不高;
如果完全买入纯债基金,虽然风险很小,但同时又失去了收益的弹性;
如果适当搭配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则能在风险和收益上都取得较好的平衡。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权益比例在5~10%之间的固收类组合,其风险和纯债基金较为接近,但是收益性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对于追求“投资性价比”的投资者来说,这一比例区间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数据来源:Choice,统计区间为2018.12.31-2024.12.31,不作投资推荐
那么,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具体该如何配置呢?
稳健型投资者:回撤容忍度在5个点以内,建议选择以20%以下的仓位来参与权益市场,这样可以在控制回撤的情况下,争取比单纯投资债券基金更高的收益水平。
平衡型投资者:回撤容忍度在5~10个点,建议以20~30%的仓位参与权益市场,以争取获得比银行理财产品稍高的投资回报率;回撤容忍度在10~15个点,建议以30~50%的仓位参与权益市场,以争取获得中期维度较好的风险收益比。
激进型投资者:回撤容忍度在15~20个点以上,建议将权益仓位提高到50%以上,这类型的组合风格会更为激进,收益率和风险都进一步提升,收益水平越来越接近于偏股型基金,但也要做好可能遭受20个点以上回撤的心理准备。
在了解了股债资产怎么做搭配后,下面,介绍两个进阶版的资产配置策略,一起看看吧。
做资产配置,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是从资金端入手。我们可以把手中的钱等分,然后分别将每份资金投入到不同的资产中,来实现组合的均衡配置。
这种配置方式比较直观且便于操作,它能够均匀地让资金投资在各类资产中,以确保当某类资产行情来临时,组合内总是具有一定比例的对应资产,尽量不错过任何一段行情。
01 大类资产等权
以国内市场为例,我们用中证800指数、中债综合指数和上金所SGE黄金来分别指代股票、债券、黄金三类资产,构造一个“三资产等权组合”。
根据三个指数在2013~2024年期间的历史表现,测算出该组合的表现如下:
在收益层面,该组合的长期收益率约为6.49%,虽然低于股票,但高于债券和黄金;
在回撤层面,该组合自2012年以来的最大回撤约为20.85%,虽然回撤控制能力不及债券,但相比股票和黄金的55.99%和36.18%,还是有着显著的风险控制优势。
因此,从收益风险比的角度来看,“三资产等权组合”的配置性价比是较高的。
图:“三资产等权组合”历史表现
数据来源:广发基金,统计区间为2012年12月3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以1000元作为初始资金进行测算,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投资需谨慎
02 资产内部等权
其实,不止在大类资产中,在资产内部也可以同样采用资金等权策略,进一步实现均衡配置。
例如,在股票资产中,我们可以依据上市公司所属的不同行业、板块或者风格,通过资金等权配置的方式来构建一个均衡组合。
图:股票资产内部的风格均衡配置
同理,我们在债券配置中,也可以依据债券的具体券种、发行人行业、债券剩余期限等因素,进行均衡配置。
在实际投资中,各类资产的投资风险往往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A股自2010年以来的最大回撤可能达到50%以上,但同期的债券指数却可以控制在3.6%左右,股票的整体投资风险要远远高于债券。
如果采取资金等权策略,虽然每种资产的配置比例相同,但组合的整体风险仍然主要由股票所决定。也就是说,资金等权的均衡配置,并不意味着投资风险也是均衡的。
如果想均衡地配置风险,风险平价策略是不二之选,而这种策略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全天候策略和等风险贡献模型。
01 全天候策略
这一策略的核心,是强调各类资产的波动主要受到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两大因素的影响。
我们用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划分为四个维度,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受益的资产类型也不一样:增长超于预期,利好股票和大宗商品;通胀超于预期,利好大宗商品;增长低于预期,利好债券;通胀低于预期,利好股票和债券。
图:四种情景假设和利好资产情况
考虑到预判经济形势的难度较高,很多投资者会选择均衡地把资产配置在上述4种可能发生的情形中,进一步分散风险。
简单来说,全天候策略采取的是均衡化风险的投资模式,它不对未来的宏观经济状况做出判断,而是均衡地押注在所有可能出现的场景中。那么,无论未来的经济周期如何,投资者都可以借助这一策略来控制风险降低整体波动。
02 等风险贡献模型
这个模型是从资产自身的特征出发,通过波动率和相关性来衡量资产的投资风险,并通过数理方法计算出最优的配置权重,实现各个资产对组合的风险贡献相等,从而达到风险平价的目的。
我们同样以股、债、黄金构建的“三资产组合”为例,测算其资金等权组合和风险平价组合在2013~2024年期间的历史表现,可以看出:在等风险贡献模型下,风险平价组合的整体表现明显比等权组合更为平滑。
具体来看,风险平价组合的长期投资回报率约为5.31%,虽然收益和资金等权组合的差距不大,仅有1%左右,但前者的最大回撤仅有3.58%,比后者的20.85%优化了近17%,风险收益比显著提升。
图:三资产等权组合VS风险平价组合历史表现
数据来源:广发基金,统计区间为2012年12月3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以1000元作为初始资金进行测算,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投资需谨慎
进一步对比这两个组合的资产配置情况,还可以发现:风险平价组合内的债券占比更高,股票和黄金的合计权重在多数时候不超过20%;而在资金等权组合里,股票+黄金的权重约占到组合的2/3。
这是由于风险平价策略考虑到股票和黄金的波动比债券要高很多,因此只配置了少量的股票和黄金仓位,就已经达到了和配置大量债券相同的风险水平。
图:三资产风险平价组合结构
数据来源:广发基金,统计区间为2012年12月31日至2024年12月31日,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投资需谨慎
2024年是投资市场跌宕起伏的一年,2025年,我们依然不预测、只应对,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寻找“鱼多的池塘”,用多元和均衡的资产配置来追求“行至千里”。
不管是工作还是投资,都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最后,正值新春佳节之际,祝大家平安喜乐,顺遂无虞,皆得所愿,账户长红!
本文作者:广发基金投顾团队 朱坤、张希蕾、仲忆
文章来源:公众号“二鸟说”
↓ 长按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2025年优选基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