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六集,被这群守护人感动哭了!为了这座千年瑰宝“保存得再长久一些”,拼了
文化
2025-01-07 16:31
北京
敦煌,不管是壁画还是彩塑,留下了无数奇观。作为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往今来,中西方多种文化在此交汇融合,沉淀出了一个无与伦比,独一无二的艺术宝库。这座艺术宝库在时代的更迭,岁月的变迁中不断的被侵蚀。因此,如果说一生中必去的目的地,敦煌一定是排名前位。为了让这些奇观能够与时间同长,无数专家学者来到敦煌,成为这座艺术宝库的守护者,为之奉献一生。今天朵朵为大家介绍的纪录片《我守敦煌日月长》,便聚焦于敦煌守护者。纪录片以六集的体量,通过不同主题,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可爱与可敬。“没有可以永久保存的东西,莫高窟的最终结局,是不断毁损,我们用毕生的生命所做的,就是与毁灭抗争,让莫高窟保存得长久一些,再长久一些。”为了这个愿望,很多人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在了这片神圣的土地。比如在美术所工作的黄留芳和张元元,他们是夫妻档,在这里临摹、研究,已经有十多年了。而他们参与第172窟的复原临摹,也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了。第172窟是莫高窟盛唐时期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东壁背景中用线描晕染出的山水画,还有南北壁处的《观无量寿经变》,皆精美绝伦。黄留芳和张元元以及同事们要做的,便是通过分析推理,还原当时的线条和色彩。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他们需要透过时间长河,去感受古人的在创作时的心态和思维,甚至连古人在作画时的呼吸、心情也要有所揣摩。这一切都是科技无法代替的。所以第172窟的复原临摹很繁琐,大家用了五年的时间,按照窟顶、四壁等拆分成不同的部分,再由六个小组分头进行。线条的整理是第一项工作,他们会根据残片的线条,结合同时期其它洞窟,还原初始图案。而那些看上去普通寻常的线条,只有落笔临摹,才能真切体会到千年前古人的心境。不仅线条,壁画的颜色也需要精心的复原。在时光的磨砺下,壁画原有的色彩,只有在特定的光线下才能隐约呈现。再加上壁画绘制使用的矿物颜料,即使是同一种矿石,仅仅是研磨颗粒的粗细不同,便会变化出十多种不同的颜色。所以要从氧化变色后的现状倒推出原始色彩,便需要临摹者很大的耐心。还有雕塑的复原,更是一个在限制中创作的过程。修复者需要放下自己,倾听千年前作者的内心,然后找到塑像当初的样子。因为第172窟窟内的塑像曾在后世经过多次重修,而历代工匠技艺工艺水平等并不相同,这便让塑像和最初的造像有了很大的差别。雕塑工作室的付祥波和郑荣国便需要对所有的彩塑进行全面复原。在这一复原过程中,他们会参考同时期其它洞窟的彩塑造型来推断和还原被改动的部分,也会悉心听取前辈的意见。而塑像还原之后,有时候出于对展览需求,还要经过翻模,转换成轻便的玻璃钢材质。对于敦煌守护者来说,壁画和塑像的还原,只是守护的一种方式,对抗环境问题,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早在1943年,留法归来的艺术家常书鸿来到敦煌,开始持续一生的莫高窟守护事业时,便是治沙放在首要位置。因为莫高窟地区风向复杂,沙源主要来自鸣沙山,经过实验发现,用1米见方的“草格子”治理流动沙丘最为有效。把草秆半埋在沙丘里,可以增大地表粗糙度,达到降低风沙移动的速度,让沙尘尽可能地落入方格中。不仅风沙,研究人员还试图从更多可能发生的环境损害中保护敦煌。比如在封闭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模拟出不同的气候,然后观察长期处于露天环境的土遗址,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以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像敦煌研究院管理的天水麦积山石窟,便面临不同于莫高窟的环境困扰。因为麦积山的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茂盛,这里便有很多复齿鼯鼠和岩松鼠等小动物,而给石窟造成危害的,便是它们富含油脂的排泄物。通过对这些粪便的研究和文献的查阅,研究人员最终发现,比起其他清洁溶剂,人工唾液的效果最好。不过,复齿鼯鼠和岩松鼠有着“千里觅食一处便”的习性,不管跑多远,总会回到固定的地方来排泄。所以清洗过的地方,很快就会被污染。为了让复齿鼯鼠和岩松鼠不再回到石窟排泄,贺东鹏的任务便不再是单一的“铲屎”。他还想办法捕捉到这些小动物,然后对它们的习性进行研究,再查文献、请教当地养过松鼠的人,最终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下,选用红外触发式的声光趋避设备和大蒜素趋避剂,在不伤害动物的前提下保护石窟。不过,贺东鹏的工作并没有停止,他还打算再建一些复齿鼯鼠和岩松鼠喜欢的巢穴,找到一个人和自然之间的平衡点。莫高窟的保护一直都进行着,但作为艺术,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也是敦煌守护人的心愿。所以从1979年开始,莫高窟真是对外开放,从一开始全年接待游客不到20000人,到如今,游客已经翻了100多倍。作为耳博游学的经典路线之一,每年我们都会和亲子家庭一起去到敦煌,在淡季也和大朋友们走进敦煌,深度体验敦煌之美和博大精深,让更多人感受敦煌爱上敦煌。不同于其他的博物馆的参观,游览敦煌莫高窟,如同走进艺术天地,和这份文化瑰宝融为一体。而因为石窟空间有限,游客过多会让窟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状态和寿命。这种特殊性,让莫高窟在开放和保护之间,便要有一个巧妙的点。比如在莫高窟现存的735个洞窟中,每年能向社会开放的只有80多个;同时,为了不影响窟内文物的保存,每个洞窟的游览时间只有大概五分钟,一批只能进入大约25位游客。为了对客流高峰进行分流、缓冲,2014年,在距离莫高窟13公里远的地方,还建立了数字展示中心。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参观体验,莫高窟的讲解员也分为八组,轮流带领游客参观。因为讲解员带游客参观的路线有12条可以选择,所以讲解员不仅要熟记不同朝代的洞窟位置,还要调节参观节奏,避免在狭窄的栈道“撞车”。尽管要培养出这样一名优秀的讲解员需要十年的沉淀,敦煌莫高窟的讲解员团队也从不会拒绝新人的加入。比如每到旺季,敦煌研究院便会招收一批在校学生,担任实习讲解员,然后进行耐心地培养。而为了让莫高窟的文化和艺术被更多的人看到,让它们更好地传承下去,敦煌研究院还首创了“复制窟”。比如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刚刚展览结束的莫高窟第45窟的复制窟,很快就可以出现在下一个城市,让人们不去敦煌,也能领略到它的风采。敦煌守护人便是如此,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守护这份艺术,“一生只为一件事”的坚守精神和这份艺术一起,永存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