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可持续发展
#TOP10
全 球 资 讯
2024.10.30-11.06
#本期资讯
10、需加速行动以保护地球面积的30%
09、清华大学气候院携手施耐德电气发布洞察报告
08、中科环保与华为签署战略协议
07、蒙牛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绿洲计划”
06、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上海举行
05、滨海盐沼等四类生态减灾修复手册发布
04、我国首次发布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
03、中美气候行动工作组甲烷小组会议召开
02、COP16通过多项成果性协议
01、六部门发文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10
需加速行动以保护地球面积的30%
《2024保护星球报告》11月6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Protected Planet Report 2024)
国际社会在“到2030年保护30%的地球”的承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进展必须加速。全球17.6%的陆地和内陆水域以及8.4%的海洋和沿海地区位于有记录的保护地内。保护地并不总是建立在最需要保护的地方。在被确定为对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地区中,只有五分之一得到充分保护。保护地不能完全代表生物多样性。尽管四分之一的生态区域已达到30%的保护地覆盖,但有些仍然没有,这意味着物种和生态系统只得到不均衡的保护。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保护地被公平地管理。仅有0.2%的陆地和不到0.01%的海域报道过管理评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09
清华大学气候院携手施耐德电气发布洞察报告
《中国2060年碳中和:社会转型与绿色发展路径》11月4日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施耐德电气
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需求侧蕴藏着巨大的减碳潜力,是能源转型的重中之重。到2060年,中国约55%的脱碳总量将由能源需求侧的转型贡献。技术创新及代际转变是加速需求侧转型的两大引擎。技术创新带来了可扩展性、高度分布式特性及持续提高的回报率。同时,新一代人群更具创新精神、更具个性,以及更具有公益性,这将重塑整个消费者的行为和社会的政策。该报告基于未来的社会发展变革,对建筑、交通、工业等重点领域开展了丰富详实的定量研究,认为,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将推动脱碳进程,电气化和数字化是实现需求侧转型的两大途径。(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
08
中科环保与华为签署战略协议
11月4日消息,近日,中科环保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积极响应国家数字化转型的号召,牵手合作,通过“AI+环保”的创新模式,助力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智能化升级。双方还将在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联合创新、企业文化与管理合作以及人才交流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此次合作不仅加速了中科环保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智慧化转型,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将为华为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和技术创新机会,共同推动环保产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07
蒙牛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绿洲计划”
10月27日,蒙牛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正式发布“绿洲计划”生物多样性公益倡导项目,未来将通过“植绿、科普、再生”三大行动板块,参与自然生态修复、传递绿色价值理念,依托先进技术设备聚焦乌兰布和地区开展生物多样性调研监测,并持续开展绿色包装专项行动,协同产业链合作伙伴及各品牌,策划开展各类深入人心的循环经济消费者倡导活动。(东南网)
06
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上海举行
10月31日,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主题为“共建人民城市,共享美好生活”。本次活动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包括开幕式、系列论坛、展览展示及主题考察等内容。活动上,发布了2024版《上海手册》中文版及《上海指数综合指标使用指南》,并首次在国外颁发第二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中国建设报)
05
滨海盐沼等四类生态减灾修复手册发布
11月6日消息,近日,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2024中国—岛屿国家海洋合作论坛上联合发布滨海盐沼、牡蛎礁、砂质海岸和海草床等四类生态减灾修复手册(中英文版)。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风险加剧,严重威胁着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滨海盐沼、牡蛎礁、砂质海岸、海草床等海岸带生态系统能有效防潮御浪、固堤护岸,是天然的“海洋卫士”,也是众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可以实现防灾减灾、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供给食物等多种功能。(中国自然资源报)
04
我国首次发布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
11月6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这是我国首次以公报形式全面反映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公报主要包括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国土空间自然生态评价、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行动、绿色地球中国贡献五部分内容,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生态治理发展历程,发布了陆海一体的自然生态基本国情,展现了生态保护修复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显著成效,彰显了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自然资源部)
03
中美气候行动工作组甲烷小组会议召开
10月31日,中美气候行动工作组甲烷小组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会议回顾了本年度双方的工作,对顺利开展的三次中美甲烷小组研讨会等工作予以肯定。中方指出,发布《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以来,中国积极开展甲烷控排工作,期待同美方,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探索甲烷排放控制的新路径、新方法,携手推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美方表示,中美甲烷小组对加强甲烷控排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愿与中方继续在甲烷控排进行对话合作,开展更多线下活动,并希美国环保署与生态环境部继续在生态环境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财联社)
02
COP16通过多项成果性协议
11月2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官网发布消息,大会通过多项成果性协议,其中一项是设立一个全球基金——卡利基金,该基金专注于公平和公正地分配利用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所产生的利益。此外,大会还通过了关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以及岛屿生物多样性的L17号文件;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力建设和发展、科技转让、清算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机制需求文件。(央视新闻)
01
六部门发文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对外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目标,包括“十四五”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积极进展,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十五五”各领域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有力支撑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央视新闻)
以上就是本期资讯的全部内容了,我们下期再见!
组稿|李思楚,西交利物浦大学:李涛屹、王一鸣、赵翰影
统筹|李思楚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合作推广、投稿、转载可在后台留言,或加官方微信(ID:sdg-china)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号|新浪微博
百度百家号|微信视频号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可持续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