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党中央决定组建应急管理部,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风险挑战、赢得战略主动的重大举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组建应急管理部门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必须把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加强应急管理和能力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摆到重要位置。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和国办、公安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中国地震局涉及应急管理的职责,以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整合,组建应急管理部。主要负责国家应急管理及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防灾救灾减灾工作,承担国家应对特别重大灾害指挥部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转制后,同安全生产等应急救援队伍一并作为综合性常备应急骨干力量,由应急管理部管理。发生一般性灾害时,由各级政府负责,应急管理部统一响应支援。发生特别重大灾害时,应急管理部作为指挥部,协助中央组织应急处置工作”,“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科学设定党和国家机构,正确定位、合理分工、增强合力,防止机构重叠、职能重复、工作重合”。在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涉及职能、机构、人员调整多、任务重,是一次全新的再造重建。
在国家层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要求,组建应急管理部,整合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务院办公厅、公安部、民政部,水利部等11个部门的13项职能,包括5个国家议事协调机构职能,将原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20万官兵转制成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2018年4月16日,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7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应急管理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在地方层面,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8年度全部组建应急管理厅局,市县级应急管理部门2019年底全部完成挂牌,全国省、市、县三级全部组建应急管理部门,基本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急管理机构职能体系。
(二)组建应急管理部门是科学的制度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巩固和深化这些年来我们在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实践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组建应急管理部门,实现了应急工作的综合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应急力量资源的优化管理,增强了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应急准备更加充分、能力建设更加集约、应急救援更加高效,提高了国家应急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应急工作综合管理。组建应急管理部门体现了 “—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优化、协同、高效原则,改变了 “九龙治水”的工作格局,将分散在多部门的应急管理职责调整由一个部门综合管理,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重救轻防、重短轻长、各管一段、资源分散等问题。组建应急管理部门能够发挥综合应急管理职责,统筹推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标准建设并抓好实施,能够强化责任,推动工作落实;急时迅速调动救援队伍并牵头协调各方面力量开展抢险救援,大灾发生后协助中央指定的负责同志开展综合协调工作,能够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水平。组建应急管理部门能够统筹协调形成应急管理工作合力,围绕“全灾种、大应急”,利用安委会、减灾委等议事协调制度机制,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相关部门专业优势,与有关部门合理界定“防”与“救”的职责,加强“统”与 “分”的衔接,建立重大风险研判、灾情会商、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置多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一体化能力。
实现应急工作全过程管理。组建应急管理部门,专职谋划推动事前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强化应急准备,事中快速指挥调度、强化协同应对,事后及时总结评估、强化改进提升,做到了更加有力有序有效的预防和应急。事前防范准备更充分,通过加强源头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强化应急准备做好灾害应对处置,做到预案随时在手,力量随时集结,装备随时调用,确保一支力量始终厉兵秣马、控箭在弦。事中建立 “扁平化” 应急指挥模式,构建全国应急救援 “—盘棋”指挥机制,健全区域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重大风险联防联控,强化军地协同,推动应急抢险救援更加科学高效。事后及时客观开展事故和灾害调查,系统复盘总结,强化举一反三,从力量布局、基础建设、综合保障等方面补齐短板,做到处置一次灾害事故能够推动解决一类问题。
实现应急力量资源优化管理。组建应急管理部门将分散资源整合为综合资源,将低效资源整合为高效资源,解决长期以来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提升应急救援专业化水平和国家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在物资装备保障上,更好履行整合优化应急资源和统筹应急物资的职能,加大物资统筹力度,加强救援装备特别是重型装备升级配备,着力改变以往物资多头储备、多头调度,大型和特种装备缺乏等问题。在队伍能力建设上,整合了改革前分散在各部门、军队、企业等应急救援力量,“攥指成拳”,强化专业化、正规化建设,砥砺战斗意志、提升专业素养、锻造实战能力,打造了面貌一新的应急管理队伍。在信息科技支撑上,全面推进与水利、自然资源、林草、气象等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共享,推进应急 “—张网”上下贯通、“—张图”持续升级,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储备建成,地震预警速报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在社会共治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引导安全应急产业快速发展,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三)组建应急管理部门是顺应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组建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家移民管理局等,都是既考惠了解快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也考虑了顺应形势发展需要。这是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部署,既着眼于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又为一些战略目标预置措施,以适应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要求。”
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安全需求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恩想〞,“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受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影响,地震、地质、台风、洪涝、森林火灾等各类灾害交织,经济增长、人口集中、城镇化的推进,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复杂性、衍生性、严重性,给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更加广泛和深远。我国虽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仍处于脆弱期、爬坡期、过坎期,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群众在安全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加强对灾害事故防范处置,以更高的标准、更有效的工作体系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提供了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强保障。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很多文明、很多国家都遭受过自然灾害威胁,有的甚至因重大自然灾害而消亡。我国历史上因灾害导致社会动荡、朝代更替的例子不胜枚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总体还比较弱,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大事,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必须抓紧抓实。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来,面对山东寿光严重洪涝灾害、2020 年全国严重汛情、河南郑州特大暴雨、西藏林芝森林火灾、重庆多发重大森林火灾、贵州水城特大山体滑坡、云南漾濞和青海玛多相继强震以及多个超强台风等重大灾害,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斗,夺取了一场又一场胜利。事实证明,我们党将长期以来积极探索形成的应急管理宝贵经验固化为新的体制机制,是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加强和发展,不仅可以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在重大灾难面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可以做到更加集约高效、更加有力有序有效防控风险,更加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