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

文摘   2024-11-16 12:02   陕西  



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

学习时间(十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主动应对复杂风险挑战、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对提高公共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科学部署,对应急管理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推动建立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创造了新的机遇。


(一)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是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科学谋划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不断推动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层层推进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系

2015年5月29日,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放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来思考,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来把握,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要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是习近平总书记从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治理立体化、精细化水平作出的全局性谋划;是针对我国公共安全复杂严峻形势,特别是影响公共安全的各种风险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相互加强的实际,对传统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进行整体性、系统性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

(二)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是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亟需加强的领域。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理念及相应的体制机制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制度体系。应急管理能力是国家拥有的应急管理资源及对其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的能力,是一个国家应急管理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

一方面,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必须在涵盖各类突发事件、统一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实施,既包括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也包括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和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应急管理事业改革仍处于不断深化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力度偏弱、综合性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不完善、统一应急指挥调度机制仍需健全、基层应急能力和社会共治体系短板明显等绕不开,躲不过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打破条块分割、部门独立、地方割裂的传统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加强全方位全要素协同联动,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合力,从而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三)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亟需完善制度发挥应急管理综合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深化改革要强化完善制度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我们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要把深化改革攻坚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加强制度创新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提升改革综合效能”。

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从顶层设计上对进一步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作出的制度性安排。公共安全无处不在,应急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各行业各领域。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全局观念,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

通过健全支撑和保障大安全大应急的制度框架,更好地实现应急管理的统分结合、防救协同、上下联动,衔接好各环节的责任链条,汇聚各方合力,具体做到“五个综合”强化综合管理,更加注重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针政策的拟定工作,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组织编制和实施国家有关规划,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强化综合应对,履行国务院安委会、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等议事协调机构职责,统筹自然灾害防治,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强化综合救援,建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统筹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构建多元化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立国家应急指挥总部机制,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更好适应“全灾种、大应急〞要求;强化综合保障,加强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应急救援、远程空运、网络通信、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大先进适用装备配备力度,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及配套信息平台,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强化综合服务,牵头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健全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深化拓展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模式,支撑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管理工作。


- END -


来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
编辑:袁依瑶 | 责编:王军贤
审核 | 徐海军
西安报业融媒出品



海报轮播

↓↓↓


延伸阅读

学习时间 |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下)

学习时间 | 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应急管理干部队伍

学习时间 | 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系统党的建设

学习时间 | 党的领导是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学习时间 | 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应急管理的战略举措


应急之声


视频号音频

应急映像













西安应急管理
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