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日”是联合国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也是第一个由中国政府倡议并成功设立的国际日,总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世界城市日起源于 2010 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发表了《上海宣言》,倡议将世博会闭幕日10 月31日定为“世界城市日”,以使上海世博会的理念与实践得以永续。
2013年12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 2014 年起将每年10月31日设为世界城市日。根据全球城市热点问题和全球可持续城市化的重大挑战,2023年度主题定为“汇聚资源,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
世界城市日是我国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唯一国际日,该国际日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有利于提升国际社会对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关注,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促进相关国际合作。设立世界城市日可以搭建一个更加坚实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为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和协商解决城市问题创造条件。借助这一平台,不同国家、组织之间,相互分享交流,相互学习借鉴,携手建设更加绿色、宜居、便利、和谐的城市。
首届世界城市日,这一年度主题旨在唤起世界各国政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关注,借助世界城市日平台,开展国际性研讨,以应对人类进入城市时代后面临的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它既贴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总主题,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城市设计问题的共同关注,也体现了城市管理者、设计者和市民之间的互动关系,表现城市与居民共生的人文关怀。
这一年度主题与人居三大会通过的《新城市议程》中突出强调的“包容型城市”和“包容性目标”相一致,关注经济包容共享、社会保障融合,以及民众参与城市共治等核心内容。
这一主题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的《新城市议程》关于“城市治理”的相关内容相对应。主题强调,作为一个开放、多元的系统,城市的创新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提出创新城市治理应探索采用多方面利益相关者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应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从而实现包容性的城市管理。
这一年度主题呼吁各方通过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理念及行动,打造面向未来的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包容、安全且有韧性的生态城市,促进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年度主题聚焦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创新驱动及其成效,呼吁各方通过数字创新提供城市服务,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改善城市环境。
面对城市发展中产生的新挑战,从社区和城市维度入手,以社区治理、社区更新、城市韧性、城市安全和包容增长为核心议题,研究如何提升社区与城市治理能力、发挥可持续和有规划的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环境改善带来的积极影响,建设包容、安全、韧性的高品质生活家园。
城市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载体,通过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韧性和社会包容性,将有利于减少灾害风险,增强应对气候灾害等抵御能力。
交流和展示中外各个城市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政策、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