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小菜场的第一代职工算起,只延续了三代。1956年,经“一化三改造”,上海小菜场里的个体户开始走上了一条类似农业合作化的道路。笔者姐姐的阿公,开咸菜豆芽作坊,被吸纳进菜场,和那些卖肉的卖鱼的贩菜的,都变成了集体所有制菜场的第一代职工。此为“菜一代”。
菜场开市铃声未响,顾客在门口等候(长宁副食品公司提供)
到了20世纪60年代,第一批有点文化的高小、初中毕业生分配进菜场工作。笔者的好友陆先生,1962年从长宁区财贸中学初中毕业后分配到西法华菜场工作。整个60年代不断有社会青年(当年中考、高考落榜生)被吸纳进菜场工作,此为“菜二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菜一代”进入退休阶段,其子女顶替进入菜场工作,包括当时知青返城后安置进菜场工作的回城知青,此为“菜三代”。
“菜三代”执业时期是上海小菜场的鼎盛时期。20世纪80年代,国家告别“短缺经济”,副食品供应由计划供应进入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轨制”时代,鸡鱼禽蛋各式副食品应有尽有。菜场职工随着供应的旺盛,个人腰包也鼓起来了。这样的好日子维系了十多年时间。笔者一位老同事1987年因受照顾夫妻分居的政策关怀,从安徽凤阳调入天山菜场工作。他告诉笔者,每月奖金超过工资收入。
1980年代的小菜场(长宁副食品公司提供)
1980年代后期,长宁副食品公司每年举办副食品展销(长宁副食品公司提供)
进入20世纪90年代,计划供应基本结束,进入市场供应的历史阶段。个体经营户的强势进入,份额越做越大,国营、集体的菜场渐渐失去竞争力。菜场方面掉转船头,与其自己经营,不如租赁经营,也就是摊位出租收取租金,还减少了劳动力成本的支出。以长宁区美天副食品公司为例,自2000年开始,该公司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改革。也就是笔者前述的摊位出租。承租的摊主几乎清一色外来人员。进入菜场,淮北口音、苏北口音、河南口音、山东口音不绝于耳。当年“菜一代”职工的后辈兴许还有个别人做这一行的。“菜三代”之后基本绝迹。上海人将这一“饭碗”拱手让给来上海讨生活的外省农民朋友。往深里说,这是市场的细分;往浅里说,上海人已经吃不起这份“苦”了。
猜你喜欢
这座哥特式“城堡”里,藏着多少长宁小囡的童年回忆?【看“宁”的】
作者:姚志康
编辑:张 理
责编:廖且为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