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中考结束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在省实的学习生活十分愉快。一次闲来无事刷公众号时,我无意看见了初高君一篇分享自己没能考上省实经历的文章,于是决定也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中考故事。
在开始讲述之前,我想先对所有中考备考生说一句: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只要自己付出的汗水足够多,结果即使不能称心如意,也终究不会辜负自己的努力。
01
初一的努力
我的初中是番禺区一所常年霸占该区公办学校中考成绩第一的学校,校史不到20 年,还出过一个市状元,能被分到这里,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初一时,我的成绩并不拔尖,政治和历史我从来都不背书。凭借着一点课外阅读基础,历史还能考到 75 分左右,而政治却一度处于不及格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成绩自然好不到哪里去,第一学期的期末考比入学测退步了 100 来名。
不过,下学期开始后,身为语文老师的母亲一直告诫我要沉下心来好好学习。她不仅监督我背书,还开始给我做一些语文阅读练习。
在她的督促下,我的政治成绩终于能达到起码 70 分了,而历史则是因为我对 b 站某蜀黍的视频感兴趣,后来将这种兴趣延伸到了课内,成绩自此几乎没掉下过 80 分。于是,从下学期开始,我的整体成绩上升到了年级 100 名左右。
02
物化的救赎
作为一名物理化学在现在的学校里都能进入年级前 50 的大理选科生,我在初中刚接触物理和化学时,就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成绩也基本一直保持在 90 分以上。
特别是物理,进入力的学习阶段后,身边的同学们还都一头雾水,被受力分析弄得团团转时,我已经开始学习下学期的电学内容了。到中考前两三个月的时候,我对初中物理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甚至和老师争论题目时,往往都是我对,我感觉自己当时已经完全理解了初中物理命题的底层逻辑。
相比之下,化学稍稍差一点,但依然是稳定在班级第一的水平。总之,进入初三,学科完整后,我可以说是完全吃到了物化的红利,成绩从初三期中考开始几乎就再没掉出过年级前 20,到这个时候,广州的各大名校对我来说基本是任选了。
03
数学之花的绽放
04
走出短暂的低谷
05
意料之外的结果
中考第一天,当时被许多人吐槽的语文,我却觉得并不难,现代文长而易懂,作文题也没什么创新,传统文化部分更是轻松应对。下午的物化虽有创新,但对当时已经摸索出一些底层逻辑的我来说,也没什么困难。
然而,第二天的数学却出人意料的难。我一路做到 23 题都很顺利,按照策略先做了两题压轴题的 1、2 问,但 25 题的 2 问却一时难倒了我。时间如沙漏中的沙子一样飞速流逝,我只好重新看回 24 题的 3 问,但是直到最后也没能把这题的情况讨论完。
交卷时,我的心里非常忐忑,毫无疑问,这是我近 3 个月做的最差的一份卷子,但是…… 也无可奈何。在同学和老师的安慰下,我迅速平复好心情,准备迎接下午的政史考试。
然而,当我下午考试之前,打开涂卡铅笔时,我惊呆了,我的涂卡笔是尖的一段朝外(当时没有正常铅笔,于是我把涂卡笔一端削尖了用来做 23 题的作图)。
这时,记忆开始浮现,我猛然发觉,自己当时想着做完 23 题再回去涂卡,但是 24、25 题的难度却让我阵脚大乱,一时之间或许忘了涂卡。我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直到发答题卡的铃声响起时,我才回过神来。
很快,我心算了一下,发现自己只要正常发挥应该就能上第一梯度线去仲元。我告诉自己绝对不能慌,反而要沉下心来考好剩下的三科。很高兴我的理性思维发挥了作用,我没有被这件事影响,剩下的三科发挥得还算可以。
最后考完英语的时候,同学们都欢呼起来,只有我脱力瘫坐在座位上。紧张的复习和考试结束后,压迫自己情绪的力量消失了,不安与慌乱又重新涌上心头。不过,我心里清楚,最次我也不会下第二梯度线,我不断重复着分数的计算和无意义的安慰,直到监考老师把我叫离考场……
不知不觉,沉浸在玩乐中的我迎来了分数公布的时候。查询自己分数的时候,最先映入眼帘的无疑是 75 分的数学,发挥极差,还没涂答题卡。但是,定睛一看,736 这个数字却赫然出现在 “总分” 一栏。
说实话,当时我真的很安心,除了数学,其他科目都很完美,语文 114 分可能更是我再也回不去的巅峰了。或许那时我真的相信了 “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一定会打开一扇窗” 这句话吧。最后的结果是低空飞过,非常惊险,我比分数线高出一分进了省实。
06
结语与一些建议
时至今日,回头望去,中考备考奋战的那段时间似乎已经在记忆中渐渐淡去,变得极不真实,仿佛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样。但是,我却始终难以忘记发现自己没涂答题卡时的震惊,考完英语合笔时的脱力以及录取时的欣喜。
不过,这件事我或许会后悔一辈子,但现在我却已经不再执着了。在省实结识到的人和参与的班级活动,都是无可替代的美好回忆。
倘若我当时涂了卡,我就会第二批去二中,就会错失现在结下的人际关系,失去省实的校园生活。尽管那条未经历过的世界线充满了未知,但我也有充足的自信会选择当下的世界线。因而,相比起悔恨,我想这件事更适合成为饭后的谈资而一直留存下去。
…… 写在最后的碎碎念:初中的物理老师曾说过:“人生的选择诸多,高考也不过是小小一环,更何况中考呢。” 中考的确重要,但也希望大家记住,无论自己最终的结果如何,在新的高中所结识到的同学、经历的生活、创造的回忆都是独一无二的,大可不必让自己不断内耗、怨天尤人或是自怨自艾。
而在备考路上,我们也要知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事在人为,相信只要自己付出的汗水足够多了,结果即使不能称心如意,也终究不会辜负自己的努力。
并且,给自己施加的压力不宜过多,一个人如果全身心寄托在学习上而全无自己的爱好,是很容易崩溃的。适当的追追星、看看动漫或是进行打球等体育运动,都是非常有利于放松身心的。
希望已经中考结束的高一新生们能不局限于中考成绩,享受独属于现在的校园生活!而尚未中考的备考生们,要劳逸结合,激流勇进,在来年中考绽放出独属于自己的花朵!
有奖征稿:我的中考故事
声明:本文章由粉丝原创投稿,不经授权,严禁抄袭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